潍坊南部绿色规划(走出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日讯 近年来,潍坊市峡山区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牢牢扛起“保护水源、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使命,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走出了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潍坊南部绿色规划?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潍坊南部绿色规划(走出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潍坊南部绿色规划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日讯 近年来,潍坊市峡山区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牢牢扛起“保护水源、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使命,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走出了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联防联控 持续推进污染防治

严格落实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不断深化环湖综合整治,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强化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筑牢生态安全防线,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系。

物防、技防、人防多措并举,做好水源地保护。建成80公里环库围网和视频监控系统,设置监控点105处,实现全封闭、全天候、全方位监控管理。成立水库联合执法大队,24小时不间断巡查,常态化开展环湖综合整治,取缔环湖饭店21家,累计增殖放流鱼苗4亿多尾,峡山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地表水Ⅲ类标准。

严守生态保护底线,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对重污染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僵尸企业腾笼换鸟。累计关停污染企业290余家,小铸造企业84家,拆除燃煤小锅炉72台;完成工业企业燃气锅炉低氮改造19家、涂装企业VOCs治理升级15家、铸造企业工艺提升18家。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环卫一体化水平。坚持以增绿涵养水源、净化环境,持续开展造林绿化,累计造林10万多亩。2020年,空气优良率为73.3%;2021年1-9月份,空气优良率为80.8%,优良天数21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稳居全市首位,且呈逐年向好趋势。

加快转化 构建完善生态产业体系

建区13年来,峡山区抵制住通过高污染、高能耗获得高效益的产业发展诱惑,构建起了现代农业、医养健康、文教旅游、先进制造等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峡山水库水域面积144平方公里,总库容14.0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6.03亿立方米,是潍坊市主要水源地、胶东半岛战略水源调蓄库和“蓝黄”两区战略水源地。近年来,峡山区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建成有机农业园32个,有机种养面积22.7万亩,注册有机产品商标20个,认证有机产品120多个,20个蔬菜品种通过欧盟、美国有机认证,10种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生态原产地产品。打造了全球首个热敏灸小镇,建成运营中国艾·大健康运营中心,被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授予“世界艾灸之都”称号。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动公办、民办教育一体两翼、协同发展。引进271教育集团等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吸引了1万余名外地学生来峡就读。

搭建平台 筑梦广阔发展前景

生态“家底”愈加殷实,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力持续增强,峡山区渐渐成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宜居宜业之地。峡山区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连续多年成功举办微电影和乡野马拉松等国际赛事。同时,为丰富周边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我们还组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消夏晚会和迎春灯会,知名度不断提高。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高端实验室、国家现代农业与食品前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山东蓝海农业科学研究院等高端科技创新平台相继落户峡山,集聚了一批人才,带动了一个产业,助推了一方发展。中铁国骏智造谷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先后招引了中科智能机器人、山东种业等一批优质项目入驻,为峡山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二次创业开新局,未来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步伐将在这里大步向前。峡山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会更加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生态化、服务平台化“三化”模式,着力打造“生态、开放、活力、幸福”的山水名城,继续争做“美丽中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先行者。

闪电新闻记者 刘蓓 潍坊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