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曾国藩一起的名臣(同镇同为曾国藩亲戚)

在湖南潇湘大地的双峰县荷叶镇(曾国藩的家乡)上,有着三位著名的女革命家,她们是从不同的地方嫁到荷叶镇的。这三人同为邻居、又是亲戚、都识文化、善于诗书,很快她们三就成为了好闺蜜。

在往后的日子里,她们相互努力和影响,都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号称“潇湘三女杰”,这三人分别是秋瑾、唐群英、葛建豪。

葛建豪

葛健豪原名葛兰英,她是三人中年龄最大,也是最晚参加革命的,但却是三人中最为传奇的一位,他的儿子是毛主席的好兄弟,是周总理的好朋友,她的女儿被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尊称为“大姐”,是新中国的“大姐大”,女婿是国务院副总理。

同曾国藩一起的名臣(同镇同为曾国藩亲戚)(1)

葛健豪的堂叔是曾国藩二弟的女婿,她的父亲曾是湘军的参将,秋瑾嫁过来之后,听说她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巾帼奇人,多去拜访,一来二去就成了好闺蜜。她从秋瑾那里得到启发之后,认为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于是就决定不仅要子女们学文化,自己也要学。

就出现了当时的重大奇事,年近50岁的葛健豪带着儿子蔡和森、女儿蔡畅、还有一个4岁的外孙女,一家三代前往县城求学。当时她去报考县城第一女校时,因年龄太大,学校不让报名。她十分气愤,让儿子写呈文去县衙评理,县令觉得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妇人,就让学校破格录取。

同曾国藩一起的名臣(同镇同为曾国藩亲戚)(2)

学成后她还自己回乡创办小学,让女儿蔡畅就读于自己的小学,还让年仅10岁的女儿兼任体育和音乐老师,那年头,女子无才便是德,他们母女还当上老师了,这让她的丈夫十分气愤。于是在1914年,葛健豪的丈夫私自接受了一个财主家的500银元,将女儿卖给了人家。

葛健豪极力反对,蔡和森在长沙知道也也极力反对,三人都认为只有“逃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她就带着女儿蔡畅到了省城长沙读书。

到省城之后,儿子蔡和森和毛泽东等进步青年们的关系十分要好,于是他们家就成了谈论时政、交流思想的聚会场所,大家都称她为:“蔡伯母!”

后来她又做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奇事,带着子女一起勤工俭学于法国,当时舆论界赞誉她为:“二十世纪惊人的妇人”。

同曾国藩一起的名臣(同镇同为曾国藩亲戚)(3)

在法国,因儿子蔡和森和女儿蔡畅的关系,有大人在的家中自然是聚会之所。葛健豪得以结识了赵世炎、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刘伯承等人。因李富春比蔡畅小了一个多礼拜,所以在初识蔡畅时,李富春就叫蔡畅为“大姐”,这一叫,所有的人都叫蔡畅为“大姐”了,连毛主席也称蔡畅为“蔡大姐” 。李富春后来和蔡畅结为夫妻,葛健豪的这个女婿成为后来新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蔡畅更是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被赞誉为:“一代伟大的女英雄。”蔡和森在革命中牺牲。

葛健豪也被赞誉为“革命之母”。

同曾国藩一起的名臣(同镇同为曾国藩亲戚)(4)

秋瑾

秋瑾是三人中年龄最小,但却是最早参加革命的。她的丈夫叫王廷钧,王廷钧的祖父喊曾国藩叫舅舅,虽然关系不是太近,但是秋瑾一嫁到荷叶镇之后,就拜了曾国藩的长孙曾广钧为师,学习诗文,他们二人师徒情深,一时传为佳话。

同曾国藩一起的名臣(同镇同为曾国藩亲戚)(5)

受到新思想的秋瑾不顾丈夫的反对,冲破封建的束缚,在1904年7月,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结识了大批仁人志士,比如孙中山、鲁迅、黄兴、宋教仁等。后来和孙中山等人一起参加革命。

同曾国藩一起的名臣(同镇同为曾国藩亲戚)(6)

秋瑾是中国女性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她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提倡女权女学、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曾国藩一起的名臣(同镇同为曾国藩亲戚)(7)

后来她的母亲去世回到绍兴奔丧,在浙江等地联络会党,准备起义。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之后,他的弟弟在供词中牵连到了秋瑾,以至于秋瑾起义的事情败露。7月10日,她已得知安庆起义失败,但还是拒绝离开绍兴,表示:“革命要留血才会成功”,他遣散众人,独自一人留守大通学堂,英勇就义!

同曾国藩一起的名臣(同镇同为曾国藩亲戚)(8)

负责处置她的县令李钟岳对她十分敬佩,仰慕她的才学。但是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能做什么呢?只能是违背上面,自作主张,对秋瑾不枭首、行刑后勿剥衣服等。

同曾国藩一起的名臣(同镇同为曾国藩亲戚)(9)

秋瑾被执行枪决后第三天,李钟岳就因“庇护女罪犯”被革职。李钟岳乘家人不备,在家中悬梁自尽,而此时距秋瑾遇难只过了百余日。

1912年,秋瑾墓和鉴湖女侠祠修建于西子湖畔,李钟岳的“牌位”也得以安放在祠中,以纪念李钟岳保护秋瑾和为秋瑾殉道的悲壮之举。

同曾国藩一起的名臣(同镇同为曾国藩亲戚)(10)

唐群英

唐群英的丈夫曾国纲是曾国藩的堂弟,而比她大三岁的姐姐唐希范比她早嫁入曾家,姐夫居然是属于曾国纲的侄儿。这有点乱,姐姐是侄儿媳妇,妹妹是婶娘,姐夫是侄儿,妹夫又是叔叔,这怎么称呼。

唐群英的命并不好,相继死了丈夫和女儿,一度让她想了结性命,在亲人和朋友的开导下,她决定“大归”(回到娘家,不再回夫家和嫁人为“大归”)。回到娘家的唐群英除照顾母亲和侄儿外,其余时间就读书。这促使她最终走向了革命的道路,成为中国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同曾国藩一起的名臣(同镇同为曾国藩亲戚)(11)

在娘家的她听说秋瑾到日本留学,她便义无反顾地远赴日本加入到留学行列中,在日本她结识了孙中山等革命领导人。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唐群英成了第一个女会员。

辛亥革命爆发后,1911年12月,她组织了女子北伐队并担任第一任队长。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她作为女界协赞会的代表,受孙中山接见并荣获“总统府二等嘉禾勋章",被孙中山赞誉为"巾帼英雄"。

唐群英自参加革命以后,一直自费办女学,女报,提倡和宣传女权,男女平等,是著名女权运动的先驱和教育家。唐群英于1936年病逝,享年65岁。

她病逝后,朱德夫人康克清为其题词,尊为"一代女魂"。

1995年,她与秋瑾,宋庆龄等被中央认定为"中华百年女杰"。

同曾国藩一起的名臣(同镇同为曾国藩亲戚)(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