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红薯香里忆流年(红薯香里忆流年)

作者:冰山雪峰

散文 红薯香里忆流年(红薯香里忆流年)(1)

棒子面粘粥是我最爱吃的,每天老伴都会给我熬粥喝。如果把粥里再加上点红薯,那更是又香又甜,回味无穷。

快九十岁的老娘每天也是喝棒子面粘粥,老人家肠胃不好,不能吃菜和油性大的食材,每次馇粘粥都会放上点红薯,以增加食欲。

离开老家几十年了,从部队到地方,行踪来去匆匆,身后拖着的长长的影子,大概也是寂寞如风。那天,从滏阳河遛弯回来,看到小区门口的大街上停着一辆小卡车,十几个老太太围在车旁,唧唧喳喳地说着什么,便凑了过去,原来小卡车上装了大半车的红薯,老太太们在讨价还价,实际人家都装好了塑料袋,每袋二十斤。我二话没说买了两袋,一袋就给自己吃,一袋给老娘拿过去。

有一些儿时的记忆生长在心田,像四处伸展着枝叶的树,稍一拈动就会给心田带来又一幕的潮湿;有一种记忆缠绕在心中,哪怕仅是一个名字,哪怕是有着淡淡忧伤,也能够泛起一片温情,让岁月化作永恒的美好。

散文 红薯香里忆流年(红薯香里忆流年)(2)

从小吃红薯长大。那个时候红薯是最好吃的,煮红薯,红薯粘粥,红薯干做的窝窝头。如今花样百出丰盛的食材,唯一不能忘怀的就是红薯,与它的感情已到矢志不渝的地步。如果让我评选这世界上仅有的美食,红薯当在我推举的首列。小时候,生产队里种的红薯,有春茬,有麦茬。春茬红薯吃起来干面噎人,麦茬红薯吃起来甜软。喜欢烧柴和的大锅灶堂里做熟饭后,放上几块红薯,慢慢的用那余火烫熟,就如现在的烤红薯。那丝丝粘粘的美味就像吃了一顿大餐,既解饿又解馋。每次品味,表层的汁液都把双手粘成黑黑的。至今我回味起来都会流口水。在我的眼里,怎么赞美红薯都不为过,它的长相就是朴实象征,更别说它长在沙土地里,这些赞美的词用在红薯身上都很贴切:待人诚恳,忠厚老实、至忠至孝,朴素无华。我喜欢红薯是由里及外的。

在所有食物中,红薯的地位不是低到尘埃里,也是低到泥土里的,它的身份似乎有点像平民百姓,永远不会高贵到开出花来,惹人娇怜叫侍弄。有句名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不知那不为民作主之官,真得去卖了红薯,会不会遇到“口刁”的官员。据说有些人吃红薯多了曾经得过病,也听说胃是最敏感的一个“防红”区,有许多人吃多了曾经把胃弄坏等等的例子。我倒以为,这不过是一种乏味的借口,多少有一点对富贵的崇拜,人最世俗的贪欲。

散文 红薯香里忆流年(红薯香里忆流年)(3)

我百度了一下红薯,据《本草纲目》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它含有大量的淀粉、红萝卜素等人体必需物质使人“长寿少疾”,还能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特别是红薯的叶子,经常食用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的作用。在许多国家,用红薯叶制作的食品,甚至摆上了酒店、饭馆的餐桌。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20种抗癌蔬菜“排行榜”中,红薯的名字位列榜首。不曾想到,红薯居然是如此有实用价值。

红薯是一个生命力级强的植物,把它从泥里刨出来,只要不霉,不烂,不被人类煮熟或者晒干,其生命就有再生的机会。一块完好无损的红薯,可以培育出十多枚红薯芽,一枚枚种在地下,再继续生长成一棵棵的红薯秧,薯藤蔓儿爬呀爬,地下呢在生成着根,根上就能生长出一只只的红薯来。如此往复,让人联想到世间万物,各有各的自然道法,不一而同,其生长规律繁衍生息是那么精彩繁复。

散文 红薯香里忆流年(红薯香里忆流年)(4)

红薯,可以不用离开根植的乡村,不用离开生命的泥土。不离开乡村的红薯更加香甜绵软,那颜色或红润或黄泽,永远都不会尘落风沙。它可以糖衣打扮,地瓜拔丝,媲美传统的“拔丝山药”。而懂饮食之道,又略有厨艺的人,秋天采下地瓜叶,精工细作出一锅小豆沫,不知满足了多少人的嗜好。将地瓜配以红枣、大米、南瓜、百合、莲籽,做出来的地瓜羹,不知盖过多少美味珍馐。以上是我在《食谱》这本书里查到了,你看,为了表彰红薯我也是下了功夫的。

光阴流转,转眼已过了花甲之年,无论贫富苦乐,吃过的酸甜苦辣可谓应有尽有,但让我说出各种食物的味道,还是难上再难。只有红薯,虽然普通,却可以让我一语道出它的许多好处来,并且可以从育秧、栽培,到收获、储藏,枚不胜举。甚至具体以它为原料制作出的精美甜点,制作出各种食品的整个过程。慢慢品味地瓜的清香,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而我曾经最惬意的,是在一个寒风凌厉的冬天,手捧一只热红薯尽情享受。

我小时候,我家后院宝林奶奶家,每年红薯下来都会切红薯干,切完后晾晒在房顶上、院子里,远远望去到处都是红薯干。宝林奶奶小脚老太太,她家我的光兴叔两口子生了五个孩子,在农村这么多孩子,家里比较穷,吃饭的多,就得想很多办法。红薯干晒干了就磨成面,蒸窝头,说来也怪,那窝头黑黑的,虽然有点甜味,长期吃口感就会下降,不如红薯好吃。当时的人们"糠菜半年粮",有了红薯的添补,家中不至于出现"断顿"的境地。孩子们就可以填饱肚皮。

散文 红薯香里忆流年(红薯香里忆流年)(5)

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但是我依然珍视红薯。对红薯,有一种特殊的朴素情感。对红薯,依然是不离不弃。小时候我种过红薯,吃红薯长大成人。

我买了两袋红薯,就像得胜凯旋一样,提着一袋红薯上楼,另一袋放车上,给娘送过去,哪天吃完了我还会再买。在我这个家里,这个冬天,因为有了它将暖意轻漾。我不知道,等我不能动了,这些经历是否能够成为心底里最为温馨的回忆,但是我知道,冬日的月光带给我的不只是独倚斜阑的寂寥,还有红薯的味道,以及一个名字的温暖,它根植在我的心里,并且有来自故乡的缕缕回忆,甜蜜,遥远。

散文 红薯香里忆流年(红薯香里忆流年)(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