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

2020对于买车的人来说,第一个关键词是安全——胎压监测成为标配!

胎压只关心有气和没气?错!胎压数值全面影响行车表现,我们早就做了专业全面的胎压测试,在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重新推送。关于胎压先挑重点说:

1、肉眼根本看不出1.2bar低胎压和3.2bar高胎压的区别;

2、胎压全面影响加速、制动、油耗以及操控表现。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1)

● 测试说明

本次测试我们将采用广汽三菱劲炫ASX 2016款 2.0L 两驱领航版测试。由于测试环境限制,将采用三种热车胎压进行测试,分别是3.2bar、厂家建议标准2.2bar以及1.2bar。将进行加速测试、制动测试、滑行测试、抓地力测试以及油耗测试。力求最真实的结果,而并不是如网上大部分文章那样空谈。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2)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3)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4)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5)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6)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7)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8)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9)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10)

● 加速竟然不是高胎压最快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11)

首先采用3.2bar胎压进行加速测试。测试时下着小雨,地面湿但无积水。3.2bar胎压加速凌厉,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只不过起步瞬间,轮胎有丝许打滑。整个加速过程较为稳健,动力能全数通过车轮传递出去。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0.98秒,百公里加速距离为176.45米。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12)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13)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14)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15)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16)

对于这个成绩,大家可能会有疑惑。为啥不应该是高胎压的加速更快吗?青山测试之前也是这么认为的。有时候都是经验主义害死人,尤其在现在人人可以当自己的媒体的时代,很多理所当然的认为都没有经过考究就拿来直接用。更多的用车养车知识还是要锁定PCauto用车技术频道。

回到主题,由于天气情况和档期原因,测试加速时地面还是湿的,但无积水。高胎压在加速的时候,起步瞬间容易出现丝许打滑,影响到加速成绩,标准胎压和低胎压则并没有打滑出现。高胎压由于气压较高,轻微增加了胎面的硬度,从而导致胎面抓地力轻微下降,特别是在加速时前驱车出现抬头现象,令前轮抓地力进一步下降,导致驱动力无法完全利用。不过三种测试成绩也相差并不大,无需过分紧张。只不过低胎压在加速时更人一种略为笨重的感觉。

● 标准胎压制动距离最短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17)

制动测试采用在110km/h时全力制动测试,测试环境为湿地路面。每种胎压测试进行五次试验,取最好的测试成绩,每次测试之间都进行行驶冷却制动系统。由于减少误差的存在,测试只计算100km/h-5km/h的测试成绩,以减少路面摩擦系数对轮胎的影响。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18)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19)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20)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21)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22)

制动测试并没有像如期那样低胎压有惊人的成绩。高胎压由于胎面硬度稍微提高,制动初期轮胎抓地力有些影响,特别是后轮,导致减速度先减少后增加,并不是个别现象,屡试不爽。低胎压跟标准胎压的制动成绩相当,标准胎压制动初期都快速达到最佳减速度,且保持稳定。低胎压总体减速度在后半段体现,且较为稳定-0.9g左右,也能瞬间达到最大的-1.087g减速度。低胎压的制动效果并没有因为阻力大而有所缩短,反而增加。由此可见,胎压高低也是影响着制动距离。(注:测试场地为湿地,数据仅作为湿地制动的参考)

● 低胎压减少20%的滑行距离

测试环境为干燥路面。测试方法采用熄火空挡直线滑行,车上仅为70kg的青山一名,最大可能减少机械损耗,让车辆尽可能只受轮胎滚动助力的影响。为了提升测试的精准性,减少路面摩擦系数影响,测试时空挡熄火速度在50km/h以上,计算50km/h-5km/h的滑行距离,探秘胎压是怎样影响滑行距离,从而研究胎压和滚动阻力关系。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23)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24)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25)

滑行测试的结果在预料之中,也是大部分人脑海中的结果一致。3.2bar高胎压滑行距离长达629.44米,2.2bar标准胎压滑行距离为625.02米;1.2bar低胎压滑行距离为515.08米。高胎压与标准胎压相差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忽略这一点点4.42米的差距。这更多的是高胎压与标准胎压接地面积相差并不大,所导致的滚动阻力没有明显增加或减少。相比之下低胎压有着明显的差别,减少了近115米的滑行距离,足以说明低胎压接地胎面接地面积稍微增大,增滚动阻力,这一点足以影响日常行驶。

● 低胎压油耗上升近10%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26)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27)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28)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29)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30)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31)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32)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33)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34)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35)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36)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37)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38)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39)

油耗测试上高低和标准胎压之有着明显的驾驶感受差异。高胎压偏向路感明显,振动传递较多,行驶后温度升温不严重;标准胎压还原劲炫ASX本来的驾驶感受,转向偏轻盈,细微滤振还是存在;低胎压有着质改变,悬架似乎变得更为舒适,所有细微的振动不翼而飞,转向助力明显变沉,收油拉扯感明显。高胎压与标准胎压油耗相差不大,甚至可忽略不计,这滑行测试中也有着相同的结论。低胎压油耗有稍微的增长,但幅度不大,增加了0.4L/100km,没有达到滑行测试的近乎20%差距。除此之外,高低标准胎压胎压驾驶有明显的细致感受,高胎压整车很硬;标准胎压整车感觉很Q弹;低胎压很笨重。这驾驶感受也适合大部分车辆。

● 高胎压竟然操纵稳定性最高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40)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41)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42)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43)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44)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45)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46)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47)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48)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49)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50)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51)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52)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53)

测试结果呈现阶梯式布置,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轮胎胎压越高,操纵稳定性越好。低胎压轮胎支撑性不足,拐弯就会出现严重的形变,本来应该是轮胎支撑的部分却需要悬架进行支撑,从而影响车辆重心转移,导致测试成绩下滑。因此,操纵稳定性上并不是接地面积越大越好,这一点打破大伙固有的思想。

● 总结:不作死不会死

胎压与轮胎速度指数的关系(轮胎只关心有没有气)(54)

经过数项严谨测试结果来看,胎压真的能影响到行车安全。测试过程中经历过暴雨、积水、暴晒等天气条件的考验,各种胎压下都能安然无恙行驶,没出现传说中的高/低胎压过热爆胎。胎压影响行车不仅应该只在行进中的突然爆胎,而是在各种性能上,加速、制动、油耗、操控、舒适、安全等方面。高胎压对车辆操控性、油耗上有着积极的影响,操控更加利索。低胎压则令操控、油耗、加速、制动更加槽糕影响。

高胎压往往出现在新车提车时。工厂为了长途运输或存储,商品车的胎压都会打的比较充足,以防长时间停放的漏气。低胎压容易则出现在车主长时间(1个月以上)停放后。这两种情况也是最为常见和疏忽的。高/低胎压对车辆驾驶性能安全性有影响,但若想操控性好一些,可以稍微比标准胎压01-0.3bar也未尝不可;想要舒适性高一点没有颠,那么稍微调低0.1-0.3bar。偏离标准胎压一点影响并不大,切记过高或过低。(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 赖达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