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建筑地基基础验收资料(一建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一建建筑地基基础验收资料?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一建建筑地基基础验收资料(一建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一建建筑地基基础验收资料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

考点一:

换填地基适用于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的地基处理。素土、灰土地基。土料要求黏土或砂质黏土。石灰要求新鲜的消石灰。灰土体积配合比2:8或3:7。砂石地基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当使用粉细砂或石粉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卵石。

考点二:

夯实地基分为强夯和强夯置换处理地基,有效加固深度3~10m。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每个实验区面积不宜小于20×20m。地下水位较高时,宜人工降水至坑底面以下2m。地表土软弱,铺填一定厚度的砂石材料。

考点三: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方法分为锤击沉桩法和静力压桩法。锤击沉桩法注意以下六点:

(1)强度达到70%后方可起吊,达到100%后方可运输和打桩。

(2)接桩接头高出地面0.5~1m。接桩方法分为焊接、螺纹接头和机械啮合接头等。

(3)沉桩顺序: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先密后疏。

(4)对于密集桩群应控制沉桩速率,宜从中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5)终止沉桩应以桩端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控制为辅。

(6)当桩终端达到坚硬,硬塑黏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土及风化岩时,可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控制为辅。

静力压桩法,施工前进行试压桩,数量不少于3根。静压桩应以标高为主,压力为辅。

考点四:

施工时,钻孔内泥浆液面高出地下水位0.5m。水下混凝土强度应按比设计强度提高等级配置。水下混凝土超灌高度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1m以上,充盈系数不小于1。

考点五:

桩基检测技术,桩基施工后,进行工程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桩基检测开始时间应满足以下条件:

(1)采用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检测,受检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70%且不应低于15MPa;

(2)采用钻芯法检测,受检桩混凝土龄期应达到28天,或者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验收检测时,宜先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后进行承载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应在基坑开挖后进行。桩身完整性分为4类:Ⅰ类桩(桩身完整),Ⅱ类桩(轻微缺陷),Ⅲ类桩(明显缺陷),Ⅳ类桩(严重缺陷)。

考点六: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可以选择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

采取振捣棒振捣;在振动界限以前进行二次振捣。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保湿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14d。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30℃,最大温升值≤50℃;浇筑体表面(以内约50mm处)与体内(1/2截面)温度差值≤25℃;结束养护时,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最大差值不应大于25℃。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温度差值≤25℃;降温速率≤2.0℃/d。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包括:

(1)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如矿渣水泥)。

(2)掺入缓凝、减水、微膨胀的外加剂。

(3)及时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4)留置变形缝、后浇带或采取跳仓法施工。

(5)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

(6)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压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