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

#理想照耀中国征文#

1962年,中国刚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上下粮食紧缺,物资匮乏,很多人都吃不饱饭,各地建立起了公共食堂,不允许各家各户在自家做饭,必须跟随大部队吃“大锅饭”。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1)

而大锅饭也从一开始的干饭慢慢少油少盐变成稀饭,又从稀饭慢慢变成清汤寡水的菜饭。

不少人又从能敞开肚皮吃饱,到最后的饥肠辘辘,饿的头晕眼花。

而邓稼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研发出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2)

01

1924年,邓稼先出生在安徽怀宁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六世祖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邓石如,五世祖邓传密也是一名书法家,太公邓绳候是近代书画家,爷爷邓艺孙是民国的教育家,父亲邓以蛰则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曾担任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哲学系教授。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3)

这个家族背景,放在古代真的算得上是百年书香世家,祖祖辈辈在文学上的造诣都不小。

邓稼先出生在这样一个满是墨水香气的家族中,为什么他最后却弃文从理了呢?

这还要从当时的社会环境说起。

邓稼先出生的年代正是中日关系紧张的时刻,从小在动乱中长大的他,深知国家正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件时,年仅13岁的邓稼先得知消息后,十分愤怒的当众撕毁了一面日本军旗,扔在地上后还狠狠的踩了几脚,啐了几口唾沫才作罢。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4)

除此之外他还跟随校友民众自发的参加过多次抗日游行,他是真的热爱这个国家。

但因为撕毁军旗一事闹的太大,家人担心邓稼先的安危就让邓稼先的大姐带着他从北平迁到了昆明。

临别时,邓稼先的父亲对他说:“稼儿!你以后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学文学,科学才对现在的国家有用!”

只有十几岁的邓稼先对于父亲的这番交待虽然懵懂,但也记在了心里。

02

1939年,邓稼先和大姐为了躲避日军的追查,绕路从上海到香港再转去越南,最后进入昆明,一路舟车劳顿十分艰辛。

到昆明稳定下来后,邓稼先修完了自己落下的初中课程,就马不停蹄的赶去了四川学习高中课程,在1941年考入了西南联大。

1945年,抗日胜利时,邓稼先刚好拿到自己的毕业证,此后他选择了回到北平成了北京大学的一名物理助教。

在教书育人期间,邓稼先从来都没忘记过父亲“科学救国”的叮嘱,但国内能交给他的科学知识已经没有了,他渴望进步,于是他选择了去科学更发达的美国学习。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5)

1947年,邓稼先通过了美国研究生的考试,成功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进修。

在学习期间,他向外国友人展示了自己绝佳的天赋和刻苦的努力,不到两年年时间他就修完了别人四年的学科,并全拿满分,被称为“娃娃博士”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6)

而在没学习的这段时间,的确也是他最苦的一段时间。

异国他乡,没有钱的他吃饭都成问题,没有奖学金时他都是数着身上的钱吃饭的,这期间他还发生过一见特别囧的事情。

那就是他和留学生洪潮生一起吃饭时,因为看到洪潮生的牛排比自己的大,就像个小孩子似的跳起来说:“我这块儿小,你那块儿大。”

惹得洪潮生哭笑不得,最后把自己的那一份牛排让给了邓稼先才作罢。

因为邓稼先的成就实在是太厉害了,所以在他博士毕业后美国政府开出了10万美金的月薪想要留他为美国发光发热。

10万美金在那个年代真的是一笔不小数字,就算是放在现在也是一笔巨款,但如此高的月薪并没有打动邓稼先。

因为在邓稼先的心中,祖国才是他发挥才能的地方。

于是面对金钱的诱惑邓稼先想也不想的拒绝了,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祖国。

03

1950邓稼先带着200多名科研人员回国了,在回国的欢迎会上,有人好奇他从国外都带了些什么新鲜玩意回来,于是问他:“你都带了些什么东西回来?”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7)

邓稼先自信的说:“我带了几双目前国内还没有生产的尼龙袜子给我的父亲,还带了一脑袋的原子核知识。”

一句话堵住悠悠众口。

是啊,他可是科学家,科学家最值钱的就是脑子里的知识,只要他不愿意别人怎么都偷不走。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都把科研学者们当成是珍贵的宝藏,因为他们能给国家带来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

回国后,邓稼先没有任何耽搁,带着老师王淦昌教授和数十名核心科研人员,开始没日没夜计算研究。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8)

因为当时中国在原子核方面的知识几乎是空白,而且国内没有计算机,想要开头就只能向其他国家学习。

于是中国向苏联求助了,但苏联派来的专家们只带了很短的时间,留下一个数值后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9)

国内的研究重任全都放在了总指挥邓稼先身上。

04

当时的科研条件很辛苦,大家不仅要隐姓埋名不能和外界联系,还需要克服大环境的苦。

从1959年开始,大饥荒就席卷全国,虽然在集体吃饭都政策下有所好转,但因为食物太过短缺,根本不足以供给6亿同胞吃,所以食堂的大锅饭也在日渐减少。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10)

就连邓稼先等科研人员都无法避免,每天在食堂里能吃到的只有水捞饭和菜汤,且每人都只有一碗的量。

这样的饭菜其实吃了和没吃没什么区别,没有油水,份量又少,吃进去了又马上排了出来,所有人都被饿得饥肠辘辘。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11)

这时候有两种疾病开始蔓延开来。

一个是低血糖病,一个是浑身水肿病。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12)

邓稼先和众多科研人员都成了低血糖病中的一员,时常头晕眼花,站不起身来,当时最有效果的缓解办法就是在嘴里含上一小块儿冰糖。

一小块儿冰糖有多小?小指甲盖儿那么大一块儿,且薄薄的一小块儿。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13)

冰糖在那个年代的宝贵程度,就如同现在上千元一小块儿的巧克力一般。

那时候国家是发糖票给每个家庭,但因为经济萧条,粮食紧缺,每个家庭能拿到的糖票也是少之又少。

当邓稼先在科研基地还剩下最后一小块儿冰糖时,他写了一封信给妻子,诉说了对妻子和孩子的思念后,在信的最后一句中写道:“冰糖没了,可否再买些送来?稼先。”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14)

看到这封信的妻子许鹿希沉默了。

许鹿希和邓稼先的父辈是世交,俩人也算是青梅竹马了,虽然在战乱的年代里邓稼先多次离家,四处求学,但缘分该来的总是挡不住。

俩人的重逢是在抗战胜利后,那时候邓稼先是北大物理系助教,而许鹿希刚好也考进了北京医学院,于是俩人从青梅竹马成了师生。

后来邓稼先出国留学,留学归来的第三年,俩人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

当时邓稼先还没有被调去秘密研发基地,俩人就如同正常的夫妻一般,日日粘在一起恩爱5年,俩人在这段时间里生下了女儿邓志典和儿子邓志平。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15)

那时候的邓稼先很浪漫,会对许鹿希说很多感人的情话,会和许鹿希经常约会游园。

不过这一切都在1958年,戛然而止。

1958年,邓稼先工作变动,他回到家中沉声说:“我工作上要调动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许鹿希沉默了,邓稼先也沉默不说话。

在短暂的沉默后,邓稼先率先开口,语重心长的对许鹿希说:“我今后恐怕都照顾不了这个家了,以后家里只能靠你的!”

这对于许鹿希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一个家庭没有了顶梁柱,一个女人要独立养两个孩子和照顾四位老人,想想都觉得难。

但许鹿希却没有任何反对,而是无条件支持邓稼先的事业。

05

为了给邓稼先买到冰糖,许鹿希四处找别人借糖票,才换来一小包冰糖。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16)

冰糖拿回家打开时,两个孩子双眼放光,他们渴望糖,一直拍手嚷嚷着要吃糖。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17)

许鹿希看到这个情景,只能掰下一小块儿冰糖喂给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在甜蜜的滋味中欢呼雀跃。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18)

当儿子吃了嚷着还要吃时,许鹿希沉着脸对儿子说:“这些冰糖啊,是给爸爸准备的。”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19)

儿子这才安静下来,不再嚷嚷。

但第二天许鹿希打开抽屉时,却发现一大张牛皮纸中,只剩下一小块儿冰糖,而家中只有三人。

许鹿希认定是被孩子们吃了,于是把孩子们叫来问话,但两个孩子除了哭,什么都不说。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20)

怒火攻心之下,许鹿希动手打了两个孩子,最终儿子从阳台外,端进来一个花盆,从花盆里掏出了所有的冰糖。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21)

儿子天真的说:“把冰糖种在土里,到了秋天就会长出更多更多的冰糖给爸爸和其他叔叔阿姨们吃。”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22)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23)

许鹿希泪目,孩子这是好心办了坏事儿,她一句话责怪的话都说不出来了,但她也无法原谅冰箱被毁的事实。

于是她哭着把冰糖拿去仔细擦洗,两个孩子也看着她的背影不停的哭泣。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24)

另外一边,邓稼先的研究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苏联科研人员给了一组数值给他们,但他们经过了8次核算,最终的数值都和苏联给到了数值不同。

一个数值,他们算了整整三个月,距离最后的模拟爆炸时刻也仅剩三个月。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25)

这让本就吃不饱饭,身体状态不行的科研人员们日渐焦躁,身为主指挥的邓稼先更是压力山大。

因为所有的决定权都在他身上,他能力越大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

一次偶然间,他看到科研队的一名女同胞投篮,成功投进了篮筐后,被一旁的人吐槽:“又进了,就是姿势太难看。”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26)

女同胞不以为然:“难看是难看,但是进球了啊。”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27)

这句话让邓稼先犹如醍醐灌顶般瞬间理清了很多一直想不通的问题。

他召集主演研发人员,对他们说了自己都想法。

他认为大家核算了8次,最终的数值都是52,错的不是大家,而是苏联的专家们。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28)

因为当时中苏交恶,苏联不希望中国研发属于自己都核武器,于是故意给了一个错误的数值。

因为他们深知,只要中方算出来的数值和他们给的不一样就会一直算下去,科研也就永远不会继续推进。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29)

打开这个思路后,邓稼先再次召集所有科研人员,进行了第九次核算,最终的结果依旧是52。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30)

这一次邓稼先没有否认这个数值,而是斩荆截铁告诉所有人,52就是对的。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31)

最终按照这个数值,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1964年爆炸成功,中国人最终用自己的智慧和思考能力破除万险迎来了成功。

1986年,邓稼先因为核辐射患癌去世,在临终时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继续努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太远。”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32)

邓稼先用自己整整36年的年华为国家研发出了原子弹和氢弹,在这段时间中,他没有陪伴过家人,去世前一年才和妻子许鹿希见面。

邓稼先在美国的经历(邓稼先放弃10万美金月薪)(33)

去世13年后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成为人人瞻仰崇敬的为人。

06

关于邓稼先和冰糖之间的故事,是最近热播剧《理想照耀中国》中的一集特辑。

在这集故事里,并没有讲诉邓稼先的丰功伟绩,而是用小小的冰糖,和所有科研人员最日常的一面,给大家看到他们的心酸和不易。

为了科学研发,他们“抛家弃子”,隐姓埋名,他们默默的做着利于国家发展的研究,却从来不追求名利。

一小块儿冰糖就足以让他们喜笑颜开。

这群可爱的人儿,伟大的人儿,才是最值我们追星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