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宝妈的心声(一位宝妈的心声)

文|秘籍君

前两天去见一位老友,发现她容光焕发,跟上一次见她时的黯淡无光完全不同。询问她秘诀,她淡淡一笑,说只有几个字——我变得自私了。

“自私”在我们国人的词典里,可并不是个好词,它意味着心胸狭隘,损人利己。但我理解我这位老友,她说的自私肯定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等她将自己的经历和盘托出,我发现,她的这一转变其实适合所有的宝妈。

一个宝妈的心声(一位宝妈的心声)(1)

因为宝妈群体是社会人群中最“无私”的了,可也是相对而言活得比较焦虑、郁闷的一个群体。

那些“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伟大的母爱”这些词眼,无一不是在歌颂已经为人母亲的女性的奉献。可宝妈也是人,一味地付出会掏空了她。

当她专注到自己的利益,不再将家庭里每个人都考虑得面面俱到,而是先学会爱自己时,她会发现,不仅自己的情绪好了,整个家庭的氛围都不一样了。

一个宝妈的心声(一位宝妈的心声)(2)

“自私”第一步:放过孩子等于放过自己

很多宝妈过得辛苦,是因为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太多心力。小的时候关注孩子的喂养,孩子上幼儿园后又开始研究早教、兴趣班,孩子上小学后又开始忙着辅导学习,培养孩子的各种习惯,操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么算下来,在孩子没考进大学前,妈妈们一直都是焦虑忙碌的。

事实上需要这样吗?不需要。

父母如果过度干涉孩子,会破坏孩子的自主性,包括学习方面的自主性。那么长久下来,孩子真的成了不催不学,总要提醒的样子,家长反而越管越累。

一位妈妈之前就是劳心劳神型,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体检中医生发现,她的身体挺差,不能再操这么多心了。

于是她中午不再接女儿回家吃饭,而是让女儿在学校吃饭,在学校午睡。下午放学后,她也随大流给女儿报了校内延时班,女儿回来后,作业就已经在最后的延时课中写完了。

而她对女儿的作业也不再细细批改,错字要求听写几遍云云。她只告诉女儿,你要是想在考试中考个好成绩,平时就多注意给作业补洞。

这样一来,她自己有了很多休闲时间。她用这些时间做了很多自己之前想做却一直没做的事情:学游泳、练瑜伽、爬山、看书、健身、种花。

一个宝妈的心声(一位宝妈的心声)(3)

她感觉自己越活越快乐,人生似乎也更有意义了。

朋友说,这样几个月之后,女儿有次幽幽地说“妈妈,你不是最爱我了”。

她心里一惊,觉得不可能啊。于是问一句“那妈妈爱谁去了?”

孩子的回答让她始料未及,感动不已。

因为孩子说“妈妈,你开始爱自己了”,还说“没关系,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这对还对女儿抱有一些歉意的她来说,是太大的安慰了。

看,妈妈“自私”了,管不了孩子那么多,孩子反而有了自由自在成长的空间,妈妈也因此获得了个体自由。

一个宝妈的心声(一位宝妈的心声)(4)

“自私”第二步:因为“忍让”“顾大局”而受的气,不再憋着

身为宝妈,免不了要处理家庭关系,这其中又以婆媳关系最为复杂。有些宝妈从婚后决心成为好妻子、好儿媳。但在和公婆相处中发现,自己处处退让,对方步步紧逼。后来干脆转变态度,不理不睬,反而获得了意外的和谐。

一个宝妈的心声(一位宝妈的心声)(5)

这种不在意别人反应,不为别人情绪着想得“自私”,其实是对自己界限的捍卫。当对方侵犯到自己的界限后,提醒不成之后,就可以拉下脸来直白地告诉。对方会难堪,会尴尬,甚至会说你“不会办事儿”,但无所谓,你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心里不必因为别人忍让而憋屈,对方也会识相地拉开距离。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懂养育懂心理,也关注宝妈自我成长和家庭经营,力当妈妈们的贴心人。欢迎关注【育儿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儿护理、成长发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