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横扫欧洲过程(四百年前的一次)

被雷劈出来的宗教改革

1806年10月25日,横扫欧洲的拿破仑·波拿巴在耶拿战役中,击败了骄傲不可一世的普鲁士军队,趾高气扬的率领法军进入了柏林。

此时,正在耶拿大学当无俸讲师(相当于我们的非正式编制员)的黑格尔在拿破仑进城前的一天,刚刚完成他的不朽名作《精神现象学》。这天,他站在柏林街头见证了拿破仑进城的情景,这位当时郁郁不得志的老师不禁感叹,拿破仑是“马背上的世界精神”。

二战德国横扫欧洲过程(四百年前的一次)(1)

”绝对精神“进入柏林城

这种场景和当年刘邦见秦始皇巡游,感叹“大丈夫当如是”有些相似,但是,中国人强调的是“将相王侯宁有种乎”,而德国人却在强调“绝对精神”,即一种历史背后的推动力。恩格斯认为,这是以一种历史感为基础的。

什么是历史感?说白了,就是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一种精神而推动,以前是上帝,现在呢?是逻辑推动了历史发展,历史有规律可循,就跟我们之前宣传的,社会终究有可能发展到“社会主义”一样。

这大概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好理解。但如果我们了解了德国的历史和德国的思想,就不会觉得奇怪了。他与德国的纳粹思想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我们慢慢道来……

欧洲中世纪宗教有堕落?

要谈论德国为何会在“二战”中,成了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就不能忽略德国在近代历史上的所作所为,以及德国思想对于这个国家的影响。

二战德国横扫欧洲过程(四百年前的一次)(2)

“神圣罗马帝国”版图

公元10世纪,德国人的祖先日耳曼人在西欧和中欧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帝国在最盛时期,疆域达到一百多万公里。恐怕这个希特勒后来认为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也许正渊源于此。神圣罗马帝国存在了近900年之久,这也为后来德意志的统一思想埋下了伏笔。

16世纪,德意志在意大利的影响下开始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乏善可陈,估计对于这些出身蛮族的日耳曼人来说,也难以欣赏那些与灵魂直接沟通的艺术和音乐。倒是宗教改革在德国率先发芽。

欧洲的中世纪,人们对于主教的崇拜程度是现在中国人难以想象的。把当时的信仰放到现在,绝对算是邪教级别:病了不用看医生,只要喝一点圣水就可痊愈。主教们随便倒一点葡萄酒,那就是耶稣的鲜血,喝下去就可以长生不老。

二战德国横扫欧洲过程(四百年前的一次)(3)

主教也是人,时间长了,他们觉得这些“特权”可以转化为世间的财富,就开始“奉主基督耶稣的名”拼命捞钱。他们开始发赎罪券,声称买了它的人,即使你日行一恶,将来也是可以上天堂的。于是,社会风气为此大坏,人们的道德一堕千丈。

被雷劈出来的德国宗教改革

这时候,德意志出现了一个叫马丁·路德的青年。他大学主修法律,本来和宗教没半点关系。可有一天晚上,他和朋友出去玩,走在路上,咋就那么寸,一声闷雷,正把这哥俩劈了个正着!

二战德国横扫欧洲过程(四百年前的一次)(4)

马丁·路德

结果,他的朋友就那么劈死了,路德也昏迷了好多天。直到有一天,忽然苏醒,并觉得自己体悟到了人间大道,毅然决定到修道院做个修士。就是他,后来在欧洲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路德简化了之前天主教的各种礼拜形式,声称要“因信称义”。

所谓“因信称义”,就是每个人不需要像电影《非诚勿扰》里葛优那样,到教堂通过牧师面对上帝,你只要自己在心里默默忏悔祷告,向主忏悔,就可以蒙主的恩典。所谓“神在天堂莫远求,天堂只在汝心头。人人修个十字架,好求上帝恩长留”。

二战德国横扫欧洲过程(四百年前的一次)(5)

《非诚勿扰》剧照

新教的出现,使欧洲的信仰世界彻底分裂,贵族们因为信仰的顽固和惯性使然,继续坚持他们的旧教(即天主教),而下层人民开始倾心新教(即基督教)。于是,新一轮的宗教战争在欧洲上空爆发。

三百年前的二战预演:让德国成为“拼图”的“三十年战争”

1618年,因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皇帝让波西米亚(波西米亚为中世纪的一个国家,位于如今的捷克中西部地区)人民信奉天主教,而遭到新教徒的反对。

于是,一场长达三十年之久的欧洲大混战爆发,史称“三十年战争”。德意志、西班牙和波兰组成“天主教同盟”,英国、法国、丹麦等过组成“新教同盟”。

“三十年战争”异常惨烈,死亡人数达到800万,最后以法国获胜,德意志惨败划上了终点,但却改变了后来德意志民族的历史走向。

二战德国横扫欧洲过程(四百年前的一次)(6)

三十年战争

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三十年战争”是二战的一次预演。的确,这场战争几乎调动了欧洲所有的国家,彼此之间打得乱七八糟。

战争之后,欧洲各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这部和约被马克思和哈贝马斯尤为看重,称这个条约奠定了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条约也使得神圣罗马帝国彻底瓦解,德意志的土地上,瞬间产生了360多个小国,4万多个城邦,德国土地仿佛变成了一块巨大的拼图。

同时,条约也埋下了德意志人民对于法国的仇恨。此外,这个条约也确定了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平等地位,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腓特烈二世改革军队以图统一

分裂的德意志需要强人来统一。在德国的地盘上,普鲁士和奥地利异军突起,成为了几百个小国中最为强盛的两个。

奥地利女皇玛丽娅·特蕾莎自恃是那个名存实亡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想要重振昔日神圣罗马帝国的雄风。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又翻译做弗雷德里希二世)也在积极倡导国内的军事改革,重建普鲁士军队,以图统一德意志。

二战德国横扫欧洲过程(四百年前的一次)(7)

德国教父级人物 腓特烈二世

腓特烈二世还做了一件值得称道的事,就是对普鲁士军队的战略战术做了大的改革。

之前欧洲人打仗简直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在黑火药滑膛枪出现之后,欧洲人一般都是使用线性作战技术。线性战术,简单说,就是士兵分为两排或三排,第一排跪下对外射击,后面的人填装火药,火药填好,后排变前,继续射击,以此交替进行。

这种打法说白了就是硬碰硬,设想一下,如果两边都是这个阵法,那就看着彼此扣扳机同归于尽吧!当时的中国人真应该给欧洲人送两本《三国演义》,教教他们如何打仗。

二战德国横扫欧洲过程(四百年前的一次)(8)

线性战术

腓特烈二世不愧是德国教父级人物,他率先改变这种打法,他把军队的阵型改为楔形阵型,即把骑兵和炮兵放置在步兵周围,从而更好的保护步兵,协同作战。

穷兵黩武让德国人尝到甜头

两位君主生到一起,注定会有一场血雨腥风的战斗。

这也给其他不怀好意的国家以可乘之机。英国为了削弱法国在欧洲的霸权,自愿走到了普鲁士的阵营,而法国和俄国为了继续在欧洲获得利益,加入了奥地利的阵营。两方于1754年爆发了战争,战争持续了七年,史称“七年战争”。

这场战争以英国和普鲁士的获胜而告终,英国取代法国,成为了海上独一无二的霸主,而普鲁士,则成为了欧洲大陆的主宰者。

这场战争让德国人意识到穷兵黩武的好处,正如后来尼采所说的“强权意志”,似乎一切事情都可以靠武力来解决,一切手段都是武力所能达到的。

二战德国横扫欧洲过程(四百年前的一次)(9)

七年战争

普鲁士真的以为他们在欧洲的好日子来临了么?上帝不会那么轻易给予普鲁士王国以荣光。普鲁士的军队虽然强大了,但内部的腐朽和分裂依旧让德意志民族在欧洲地位不高。

拿破仑改革唤醒了德意志民族主义

1799年,法国科西嘉岛出现了个“小狮子”——拿破仑。别看他个头矮小(据说只有1米68),却率领着战无不胜的法兰西军队横扫欧洲,于1806年攻占柏林。这才有了我们开头所说的,哲学家黑格尔所看到的那个“马背上的绝对精神”。

话出自他给好友写的信中,原话是:“我看见拿破仑,这个世界精神,在巡视全城。当我看见这样一个伟大人物时,真令我发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他骑在马背上,他在这里,集中在这一点上他要达到全世界,统治全世界。”这话要是搁到现在,黑格尔绝对是个十足的“德奸”。

二战德国横扫欧洲过程(四百年前的一次)(10)

拿破仑

你的祖先是日耳曼人,竟然敢明目张胆称赞高卢人!仿佛抗日战争时期,有个中国汉奸去称赞日本的“天照大神”,光复之后,不被枪毙,也能判你个十年八年的,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但奇怪的是,这句话竟然流传下来,且成为了名言!

拿破仑让德国人民觉醒

不过,拿破仑同志的铁骑却唤醒了德意志人民。拿破仑同志瞧不起二等民族的德意志人民,他曾说:“卑下的国王,卑下的民众,这个国家欺骗了所有人,它不该继续存在下去”。这句话和晚清时期,欧洲列强对于黄种人的批评没什么两样。

二战德国横扫欧洲过程(四百年前的一次)(11)

拿破仑

拿破仑开始以自己的意志改造德意志这片土地。所以,有学者说,异族的入侵是把双刃剑。费正清曾经有一个理论叫“冲击—反应”说,即其他国家一入侵,本国就会迅速做出抵抗的反应或者调整,这个理论用在德意志身上也完全没有问题。

破仑命令法国军队没收教会的财产,惩罚异教分子。此外,拿破仑还合并了一些小邦国。“你们这么乱,让我怎么管?”这也许是当时拿破仑的心声。

据统计,拿破仑战争前,法国有216个邦国,1789快骑士领地。现在,只剩下34个君主国和4个自由市。这让德意志人民渐渐有了民族意识,同时,拿破仑也在挖掘着自己的坟墓。这加速了德国后来的统一速度。

希特勒的神圣罗马帝国美梦

1807年,拿破仑逼迫普鲁士签订了《提尔希特和约》,拼命压榨普鲁士的领土。

二战德国横扫欧洲过程(四百年前的一次)(12)

神圣罗马帝国疆域图1512年

德意志人民怒了!人民自发地团结起来了,原先对拿破仑崇拜得五体投地的文学家、音乐家、哲学家也纷纷倒戈。

正如当时的著名哲学家费希特所大声疾呼的:每一个人德意志人啊,看看自己心中是否还有一颗德意志的心脏,有就让它尽情的跳动吧!每一个德意志人啊,看看自己血管中是否还流动着德意志的热血,有就让它尽情沸腾吧!……这其实就是个动员令,放到中国,就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二战德国横扫欧洲过程(四百年前的一次)(13)

费希特

1815 年,欧洲列强在维也纳召开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的会议,欧洲各国之间恢复了平衡的利益。德意志的众多国家在这个时候,形成了德意志联邦,各个邦国间开始从之前的互相杀伐逐渐地走向了联合。德国的统一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观德国统一前的世界史,完全是一部世界大战的预演史,欧洲国家之间既征伐,又联合。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要想自强,就得自己起来奋斗。

一路走来,德意志人民靠的都是征战,征战再征战!

所以,当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惨败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愧对祖先,愧对那个神圣的罗马帝国。

二战德国横扫欧洲过程(四百年前的一次)(14)

希特勒在作战地图前

希特勒发动战争,意图统一世界,其实就是梦想恢复那个久已远去的神圣罗马帝国,他把侵略俄国的计划叫做“巴巴罗萨计划”(巴巴罗萨者,意大利语中的红胡子,即神圣罗马帝国帝国著名的皇帝腓特烈一世,他嗜杀伐,所以鲜血染遍了他的胡子,故由此得名),把自己的国家叫做神圣罗马帝国第三帝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