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诊断四大要点(接触性皮炎病因)

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或粘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接触以外的部位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性反应。

接触性皮炎诊断四大要点(接触性皮炎病因)(1)

【病因】 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按性质主要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大类;根据其致病原因,又可分为原发性刺激物和接触性致敏物两大类,前者产生原发性刺激性反应,后者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但有时很难区分二者与所致疾病的关系,如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可为致敏物,引起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高浓度时则成为刺激物或毒性物质,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1.动物性 大部分由动物毒素或昆虫毒毛引起,前者如蚤、虱、蚊、臭虫、蜂类及水母等,后者如桑毛虫和松毛虫等,另外动物皮毛也可引起本病。

2.植物性 某些植物的叶、茎、花、果等或其产物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常见者有漆树、荨麻、除虫菊、银杏、补骨脂和猫眼草等。

3.化学性 这是接触性皮炎的主要病因,多属于变态反应性,少数属于原发刺激性。化学性物质种类繁多。

【发病机制】 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可分为两大类,即原发刺激性和变态反应性:

1.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引起此类皮炎的物质多为刺激物,其本身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或毒性,可以直接损害皮肤粘膜,任何人在接触该物质后均可发生皮炎,皮炎的轻重和发病快慢与刺激物的性质、浓度和接触时间长短等有关。接触刺激性很强或浓度、毒性较高的刺激物如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后,可引起皮肤或粘膜的蛋白变性、坏死,在很短时间内即可致病引起急性皮炎;而弱刺激性物质,则需长时间多次接触后因累积性刺激作用而发病,多引起慢性皮炎。其发生还与个体年龄、性别、接触的部位以及有无皮肤疾病和环境因素等有关,如经常接触肥皂、有机溶剂等所引起的慢性皮炎,有人称之为累积性原发刺激性皮炎,家庭妇女的手部皮炎多属于此类。

2.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指接触物为致敏因子,其本身无刺激性或毒性,大多数人接触后不发病,只在少数人接触该物质后发生皮肤炎症性反应。皮炎的发生及炎症反应的轻重与个体的易感性以及接触物的致敏性有关,后者最为重要。此类物质多为低分子量(<500~1 000)化合物,属半抗原,本身无抗原性,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后才具抗原性或致敏性,载体蛋白多为表皮细胞膜蛋白;致敏物的抗原性取决于抗原决定簇的性质、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的结合类型、轭合物的终末三维构型等。发病机制属于Ⅳ型变态反应。

接触性皮炎诊断四大要点(接触性皮炎病因)(2)

【临床表现】 接触性皮炎的表现除皮损境界与接触物大体一致外,一般无明显的特异性,根据接触物的性质、浓度、接触方式以及个体反应性不同,皮损形态、范围及严重程度也不相同。

1.急性型 皮损为红斑、水疱、坏死或溃疡,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刺激物的性质、浓度、接触部位、接触时间长短及局部处理有关。

2.慢性累积型 出现皮肤红肿、烧灼感、丘疹、水疱、渗液、结痂和苔藓样变;因表皮屏障作用已减弱,皮肤易被激惹,以后稍接触某些弱刺激物如肥皂和洗涤剂等,皮损即易加重或复发。

接触性皮炎诊断四大要点(接触性皮炎病因)(3)

【预防与治疗】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是寻找并去除接触物,积极对症处理。

1.一般治疗 寻找致病原因并去除后再给以适当的处理,本病可迅速痊愈。少数患者原因不明,应仔细询问病史,病情好转后作斑贴试验以明确病因;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已知变应原,不宜直接接触高浓度的任何药品或化学物质,慎用易致敏的外用药;如不慎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物(浓硫酸除外),尽可能减少残留于皮损上的致敏原;避免应用刺激性治疗方法(如热水烫、肥皂洗等),外用药物也不宜用含刺激性的成分,如水杨酸和维A酸等。

2.局部治疗 根据外用药使用原则进行选择。

(1)急性期:轻度红肿,有丘疹、水疱而无渗液时用炉甘石洗剂外用;有明显渗出时可用3%硼酸液湿敷,皮损有感染时可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作冷湿敷;急性皮炎渗液不多时可外用氧化锌油。

(2)亚急性期:有少量渗出时用湿敷剂或糖皮质激素糊剂、氧化锌油;无渗液时可选用硼酸氧化锌糊剂或选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软膏。

(3)慢性期:选用软膏、硬膏、糊膏或涂膜剂。

3.全身治疗 以止痒、脱敏为主,视病情轻重,给予内服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钙剂等;对于少数严重且皮损泛发的患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并发感染者则加用抗生素类药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