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考察内容(编导手记黄河之畔)

编导考察内容(编导手记黄河之畔)(1)

编导简介

编导考察内容(编导手记黄河之畔)(2)

周潇潇,《记住乡愁》栏目组编导

代表作品:《遵义——革命转折地 千古忠义城》《措麦村——碧湖之下 青稞飘香》等。

归乡似梦,愁入墨浪,千里田园尽收寸许镜头画幅中。

——周潇潇

黄河之畔,百年梨香

走进这片黄土中的绿洲之前,我做了许多前期功课。普通的梨树一般不过百年就会品种衰退,生命力也随之消弱,但这里的4000亩梨树树龄大多在三四百年以上,它们是怎样经历数百年风霜,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这是我们从筹备这次节目开始,就挂在心里的第一个问号,也是这期节目要探索的核心问题。

编导考察内容(编导手记黄河之畔)(3)

是怎样的文化牵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这片宝贵的资源,又是怎样的劳作方式推动着梨产业不断日新月异,更新换代。我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能把这个地方大概讲明白,而越是走近这片繁荣了数百年的沃土,我们越是感受到其文化之深重,魅力之无穷。

编导考察内容(编导手记黄河之畔)(4)

在资料收集时,“四百年的古梨园”“世界吉尼斯纪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每一个关键信息都让我惊叹,然而这些都不足以与真正看到这片绿洲那一刻的震撼相比。

编导考察内容(编导手记黄河之畔)(5)

群山环绕,黄河奔涌,绿洲悠悠,梨香漫漫。拍摄的第一天,我们先在黄河对岸的山头上航拍全景。俯瞰古梨园那一刻,我仿佛从凝固的时光中看到了此地数百年前的兴盛,秋风拂过,千亩绿枝摇曳,它仿佛从未改变过,可沿河运送鲜梨的汽车又提醒我它每一刻都在新生。

编导考察内容(编导手记黄河之畔)(6)

但真正让我惊叹的却是从附近的山头下来,走进梨园的村庄,看到的梨园人的生活。每到访一户种梨人家,招呼还没打完,两三个梨子就已经塞在了手上,热情好客的暖意,生活富足的气息迎面而来。

编导考察内容(编导手记黄河之畔)(7)

在近4000亩的古梨园中,十几米高的古梨树按照精准的间距纵横排列,仿佛一座绿色城堡,既为当地人提供庇荫休憩的环境,又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物产与养分。这里的人们世代与梨树为伴,在他们的生活中似乎没有古树与新树之分,只有人与自然共存数百年的感情关系。

编导考察内容(编导手记黄河之畔)(8)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梨文化,有意思的是,在今天十分普通的梨子,在古代却不同寻常,由于野生梨子十分珍稀,因此品梨也成了一件雅事,梨也有了“雅梨”的称号,后来才渐渐地演变为今天人们所熟知的“鸭梨”。直至北魏时期,人们掌握了梨的种植方法,它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了人人可食的普通水果。

编导考察内容(编导手记黄河之畔)(9)

虽然在古梨园里,人人都有几亩梨地,家家都有梨树,但在今天,当地人吃梨依然是一件雅事。人们闲暇时在遮阴蔽日的梨林中弹奏兰州鼓子,在自家庭院的梨树下拨动三弦,在摆满梨子的客厅里轻弄扬琴,林深绿荫中不时传来悠扬的西北曲调,怎能不是一件优雅的事。

编导考察内容(编导手记黄河之畔)(10)

拍摄节目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保护古梨园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魏万义做了多年水果生意,攒下了不少积蓄,盘活了55棵古梨树。除了种梨,魏万义还经营着不少店面和生意,在当地小有威望,可不管是前期调研,还是拍摄时,走进他的后院,却总能看到他细致入微、动作缓慢地打理着梨树枝,或分拣着刚采下的梨子。

编导考察内容(编导手记黄河之畔)(11)

经营梨树本是很辛苦的活儿,雇人打理不是难事,也合常理,但在魏大叔身上我却看到了梨园人身体力行的专注和责任。眼前所见让我提醒自己迅速调整理解梨园文化性格的角度,对当地人来说,生活的富足不等于与管护梨树的责任分离,安逸的日子也不会成为松懈的理由。

编导考察内容(编导手记黄河之畔)(12)

从调研到拍摄,通过请教许多种梨能手和保护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我们了解了祖辈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总结出一套顺应梨树生长规律的古法种植技术,包括精确的间距和灌溉水渠、天然的除虫和施肥方式、精确按照时节修枝等工作。从理论上来说,这一套方法能够解释为何人们能让梨树历经数百年依然生命力旺盛,但我想更深的原因并不是能请教出来的,而只有真正感受到当地的生活和文化,才能明白古老梨树能够不断新生的原因。

编导考察内容(编导手记黄河之畔)(13)

编辑 | 康寒

编导考察内容(编导手记黄河之畔)(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