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求欢的词(李清照的关系网)

姚顺忠

在中国,李清照可谓是家喻户晓的词人,但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词人的生世众说纷纭,十分必要还历史本来面目。前段时间,笔者因受江苏炎黄文化研究会《炎黄文化》杂志之约,撰写李清照与南京的有关文章,查阅大量零星资料以及前人的记述,对李清照的亲属关系进行了梳理,绘制了《李清照亲属关系图》,全图如下:

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清晰看出李清照与宋代文学大家苏东坡、欧阳修、陈师道的关系,也可以看出李清照与宋代权贵赵挺之、谢克家、秦桧等人的家庭渊源。为增强图谱的可信度和说服力,现将有关考证略作说明。

一、李清照与秦桧关系说明。

从图表看,李清照与秦桧有干系,但没有血缘关系。说他们有干系,主要是因为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先后娶过两位姓王的老婆,一位是宰相岐国公王珪之女,另一位是 “赠开府仪同三司” 高官王拱辰之孙女。

李格非娶王拱辰之孙女,可见正史《宋史.李格非》,其中明确记载:“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

李格非娶王珪之女,虽然不见正史,但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也确信无疑。宋代文人兼医家庄绰《鸡肋编》云"岐国公王珪,元丰中为宰相。父准、祖赘、曾祖景图皆登进士第。又汉国公准子四房,孙婿九人:余中、马玿、李格非、lv闾丘吁、郑居中、许光疑、张焘、高旦、邓询仁皆登科。邓、郑、许相代为翰林学士。曾孙婿秦桧、孟忠厚同时拜相开府。"庄绰的记载,只说明李格非是王准的孙女婿,没有记载哪一房儿子的女儿嫁给了李格非。宋人李清臣撰《王文恭公珪神道碑》却有明确记载:“女长适郓州教授李格非,早卒。次适前权太常博士闾丘吁,次许嫁前进士郑居中,并封蓬莱县君。次尚幼。孙男三人,昭承奉郎,次晏,次晟”。

问题是李清照究竟是哪一个王氏所生,如果是王珪之女所生,那么就与秦桧之妻王氏有血缘关系,是亲表姐妹。如果如《宋史.李格非》记载,是王拱辰孙女所生,那么就与秦桧之妻王氏没有血缘关系,但鉴于父亲李格非前妻为王珪之女,也应该有点干系,可以称为“假表姐妹”。

笔者认为李清照当为王拱辰孙女所生,理由如下:首先,王珪之女“早卒”。这是《王文恭公珪神道碑》记载的,绝不会有错,但早卒有没有留下子女不得而知。其次,就李清照出生时间分析,不应该属王珪之女。学界现在公认李清照出生在元丰七年三月,也就是1084年三月。而据《宋史.王珪》记载,王珪去世在元丰八年五月,也就是1085年五月。那么,李清照出生时间与王珪去世时间只差一年零两月。如果李清照是王珪之女所生,那就是说王珪之女起码1084年3月还在世,这个时间还在世到王珪去世时就称不上“早卒”。由此,笔者推定,李清照不可能是王珪之女所生,而从《宋史.李格非》所说,是王拱辰孙女所生。那么也可以说李清照与秦桧之妻王氏没有血缘关系。

二、李清照与欧阳修关系说明。

李清照非常喜欢欧阳修的诗文,曾经仿欧阳修作“庭院深深”词数首,那么李清照究竟与欧阳修有没有关系呢?

要弄清李清照与欧阳修的关系,必先弄清欧阳修与王拱辰的关系。据欧阳修本人撰《简肃薛公墓志铭》记载,薛奎有女五人,“长适故职方员外郎张奇;其次适故开封府士曹参军乔易从,早亡;次适太原王拱辰,早亡;次适庐陵欧阳修;次又适王氏。”可见王拱辰先后娶薛奎第三女和第五女,欧阳修则娶第四女,所以坊间流传欧阳修曾经戏言:“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可见欧阳修与王拱辰都是薛奎的女婿,他们是连襟关系。宋史记载李清照是王拱辰孙女所生,但究竟是哪一房薛氏夫人的孙女,没有记载。但据郑雍《和义郡夫人薛氏墓志铭》载:“有孙女三人,长适左奉议郎校队秘书省黄本书籍李格非”,“和义郡夫人”即薛家第五女,即王拱辰的第二任薛氏夫人。薛家第三女即王拱辰第一位薛氏夫人封“宜芳郡君”,其墓志铭为王拱辰亲撰。由此可见,李清照是王拱辰第二位薛氏夫人的孙女所生。

另,苏辙在《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铭》中载:“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简肃公讳奎之女也。”也与《简肃薛公墓志铭》中的记载互为佐证。

由此可见,李清照应该称王拱辰为外高祖父,那么按照中国人的姻亲习惯,应该称欧阳修为姨高祖父。

三、李清照与苏轼关系说明。

李清照与苏轼的关系,图表没有标明,只在李格非名下标了“苏门学士”,但这只是从众说。李格非与苏轼究竟是不是老师与学士的关系,还拿不出更有力的证据。《宋史.李格非》记载“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其幼时,俊警异甚。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调冀州司户参军,试学官,为郓州教授,郡守以其贫,欲使兼他官,谢不可。入补太学录,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

可见,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是有正史可做依据的,但奇怪的是李清照并不认这个“祖师爷”,她在《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也就是承认父亲李格非是韩琦的门下。笔者百思,问题就出在一字之差,《宋史.李格非》记载的是“受知于苏轼”,而不是“受识于苏轼”,“知”可以理解成“知己”,而“识”只能理解为“赏识”。

从苏轼和李格非年龄及出道时间来比较,知己的可能性比较大。苏轼出生于1036年,李格非大约出生于1045年,两人年龄相差约十岁,差距不是太大。但是苏轼是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而李格非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进士,两人出道时间相差19年,如果以政治资本算账,也可以算是两代人了,这也许就是学界有人说李格非是苏门学士的根据。笔者认为,官场学士千千万,并不是出道比苏轼迟,文章又被苏轼看好,就是苏门学士。

再从“元祐党人碑”排名来看,苏轼排“曾任待制以上官”第一名,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分别排“余官”第一、二、三、四名,可见苏门学士是首当其冲的,而李格非排“余官”第122名。

另据苏轼做官颍州时《祭欧阳文忠公文》记载:“入拜夫人,罗列诸孙;敢以中子,请婚叔氏”,也就是说苏轼曾经为二儿子苏迨求娶欧阳修的孙女,这个孙女是欧阳修的二儿子叔弼的女儿。这么婚事得到了薛氏夫人的应允,这样看来,李清照和苏轼家还是有亲戚瓜葛的,不过比较远了。

从以上考证可以看出,李清照与苏轼之间因为父亲的关系,是有干系的,按辈分算,苏迨娶欧阳修孙女,李格非娶王拱辰孙女,那苏轼起码比李清照长两辈。

四、李清照与陈师道、谢克家的关系。

李清照嫁赵挺之之子赵明诚,正史有确切记载,无需考证。那么,因为这桩婚姻,李清照与陈师道、谢克家的关系,还要略作说明。

《宋史》记载“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彭城人”,对其评价极高,称其“高介有节,安贫乐道”,还记载了他与赵挺之的过节,“与赵挺之友婿,素恶其人,适预郊祀行礼,寒甚,衣无绵,妻就假于挺之家,问所从得,却去,不肯服,遂以寒疾死。”

“友婿”就是连襟,陈师道与赵挺之作为连襟,本来关系应该亲密,偏偏陈师道很讨厌赵挺之,连老婆从赵挺之出借来的衣服都不肯穿,情愿冻死。不管他们之间关系如何,但按辈分,李清照与赵明诚应该称陈师道为姨父。

赵挺之与陈师道共同的岳父是北宋最会选女婿的郭槩。《东坡全集.卷五十五》记载:“又挺之妻父郭槩为西蜀提刑”语。陈师道家贫,经常依附岳父家生活,现在山东省曹县有《披云楼》碑记,说披云楼是北宋建筑,北宋陈师道曾在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岳父郭概家居住,作《披云楼记》。《大清一统志》载:“披云楼,在曹县,北宋知州郭概建,陈师道有记”。

那么郭概还有一位女婿,叫谢良弼,他的事迹历史没有过多记载,但谢良弼长子叫谢克家,但可是南宋不可或缺的人物。关于谢良弼和谢克家的史料,专家多有考证,可参阅左景仁先生的《李清照乡居青州事略考》,这里不再赘述。由此可见,李清照和赵明诚有个宰相姨兄弟,那就是谢克家,李清照能够安度晚年,应该得到了谢克家的照顾。

李清照求欢的词(李清照的关系网)(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