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是怎么分类的(地基的基本知识)

(一)地基

地基是指直接承受建筑物、构筑物荷载的土体或岩体。地基土分为持力层和下卧层,持力层是指在基础之下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土层。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深廋的增加而减小,在达到一定深度后就可忽略不计,因此持力层之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理论上建筑荷载传递到该层已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地基是怎么分类的(地基的基本知识)(1)

(二)地基允许承载力

地基允许承载力指地基土层所能够承受的、具有一定的安全度和不引起“不许可沉降量”的荷载。它介于临塑性荷载与极限荷载之间。

使地基中开始出现塑性变形区的荷载,称临塑性荷载。

使地基剪切破坏,失去整体稳定的荷载,称极限荷载。

(三)地基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1.土的成因

①残积物:原岩风化剥蚀后,在原地未被搬运的产物,称为残积物;

②坡积物:岩石风化产物被雨雪水流冲刷剥蚀并下移,沉积在平缓的坡腰或坡脚下,称为坡积物;

③洪积物:由暴雨或大量融雪引起的山洪激流冲刷地表,夹带着大量沉积物堆积于山沟的出口处或山前倾斜的平原上,形成洪积物;

④冲积物:在河流两岸,形成一阶一阶的沉积物,称为冲积物;

⑤沉积物:海洋、湖泊的沉积物,在滨海和湖岸地带多为卵石、圆砾和砂土等。

2.土的三相和工程分类

(1)土的三相土由三相体系组成,包括:固相——固体颗粒(土粒);液相——颗粒之间空隙中的水;气相——颗粒之间空隙中的气体。

(2)土的工程分类土分为:碎石土、砂土(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黏性土、淤泥和淤泥质土、红黏土、粉土和人工填土。

(四)建筑物地基设计要点

支承由基础传递的上部结构荷载的土体(或岩体)。为了使建筑物安全、正常地使用而不遭到破坏,要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能产生破坏;组成地基的土层因膨胀收缩、压缩、冻胀、湿陷等原因产生的变形不能过大。在进行地基设计时,要考虑如下因素。

①强度:地基要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建筑物通过基础将全部重力荷载和其他作用力传给地基,地基需要具有相应的承载能力。

②变形:建筑物允许有沉降,但不允许有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地基的沉降量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同部位的地基沉降差不能太大,否则建筑物上部会产生开裂变形。

③稳定:地基要有防止产生倾覆、失稳方面的能力。

④其他:在进行建筑物地基设计的同时,要进行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建筑物基础宜埋置在砂土或黏性土上,埋置深度至少在土的冰冻线以下。

建筑物建造在土层上必然会发生沉降,如果沉降是均匀的话,它对建筑物是没有损害的;但如果沉降是不均匀的,特别是当地基土层软硬不均、厚薄不匀,或建筑物各部位荷载轻重相差较大时,建筑物将会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如果沉降和沉降差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使基础以上的结构受到损害,发生裂缝,影响其正常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