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的真正实力有多猛(走马灯似的国联)

上世纪六十年代,历史学家曾组织了一次对31位总统的投票排名,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高居前4位。应该说,作为美国历史上学术水平最高的总统,威尔逊在美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华丽转身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五常的真正实力有多猛(走马灯似的国联)(1)

加入战争

1916年,威尔逊赢得总统连任,此时的欧洲仍弥漫着战火硝烟。尽管载有128名美国公民的英国客轮被德国潜艇击沉,美国仍恪守在一战爆发时的中立宣言。然而,在竞选中还打出了“他让我们远离了战争”的口号,此时威尔逊的态度似乎有所转变了。

当时的一次演讲中,这位儒雅的哲学博士不无针对性地警告德国人:“一个给美国人民造成生命损失的国家必须明白,敢于挑战就要敢于承担后果,除非不要把我们拉入这场争斗。”

作为“上帝最疼爱的儿子”,美国似乎被安排好要介入这场冲突。1917年,打急眼的德国人发起无限制潜艇战,美国的“商业海运”不断遭到袭扰,早已富起来的美国人不乐意了。随后,诡异的“齐默曼密电”又不失时机地被英国人“截获”,美国人的中立心态彻底炸了。

德国人居然撺掇墨西哥反美,这还得了?到这个时候,威尔逊决定带领美国进入这场战争了。1917年4月2日,威尔逊正式发表宣战演讲:“如果美国不参战,整个西方文明都将被摧毁。”

威尔逊踌躇满志,宣称要进行一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虽然没有达到“结束一切战争”的美好愿景,美国的参战仍对尽快结束一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战争还未结束的1918年初,威尔逊就抛出了著名的“十四点和平原则”,为今后解决国际领土争端和维护和平提出了自己的一揽子建议。

五常的真正实力有多猛(走马灯似的国联)(2)

筹建国联

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为协约国取胜立下大功的美国自然跻身三巨头。英法虽然心里不服,也不得不对这位债主恭敬有加。期间,威尔逊不断推销自己的“十四点建议”,劝诫英法老牌列强告别不文明的殖民方式,好好学习美国的普世价值观。

除了中间回国一趟,威尔逊在巴黎呆了足足半年时间,这对日理万机的美国总统来说真是不可想象。和会期间,围绕处置德国问题,三巨头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威尔逊多数时候都充当和事佬角色。

威尔逊很清楚,自己此行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立国际联盟,它不仅是美国对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还将是自己在任期间的最大政绩。为此,这位美国总统亲自带领起草委员会草拟《国际联盟盟约》。

威尔逊不辞辛苦,对盟约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功夫不负人,英法最终被它说服,1919年4月28日,44个国家签订了盟约。次年1月10日,即《凡尔赛条约》正式生效这一天,在威尔逊主持下,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

五常的真正实力有多猛(走马灯似的国联)(3)

盟约规定:凡在一战中对同盟国宣战的国家和新成立的国家都是国联的创始会员国。这样,当时签约的44个国家就成为国联的创始会员国。国联总部设在日内瓦,理事会为其最主要的机构,设五国为常任理事国。

作为巴黎和会上的协约国“五强”,美英法意日无可争议地成为国联的首任“五常”。然而讽刺的一幕出现了,美国加入国联的提案被共和党操控的参议院否决了。威尔逊为之付出无数心血的国联居然没有“发起国”,虽然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火候未到

一种观点认为,威尔逊没能使美国加入国联是其任内所犯的最大错误,甚至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所有总统任期内的最大失败之一。但历史从来没有那么简单,结合当时的国际局势,美国未加入国联既有主观因素亦有客观因素。

五常的真正实力有多猛(走马灯似的国联)(4)

美国人不愿蹚欧洲浑水的心里当然是一方面,一直以来的孤立主义和中立政策就是明证。美国人清楚,名曰国联,实际还是英法操控的“欧联”,此时的美国还具备与英法争夺欧洲领导权的实力。

作为英法,虽然也清楚美国必将成为世界新的领袖,但现在就与美国平起平坐甚至让出欧洲的主导权,英法尤其是英国是绝不甘心的。在没落的日不落帝国看来,任何欧洲事务一向是大英帝国说了算,美国人想插手欧洲事务还为时过早

就这样,国联成立之初“五常”就不齐,直到1926年德国加入,才形成英法德意日五个常任理事国。德意日?何等熟悉的组合,竟然同时作为国联的“五常”存在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在现在看来简直可怕至极,然而历史就是这样。

德意日相继退群

一战结束仅七年,彼时,战败的德国国内经济凋敝,时局动荡不安,英法操控的国联为何“吸纳”德国成为“五常”之一?也许是为了安抚经历创伤的德国人,也许是从来不敢小觑德意志这个民族,虽然战争中互相打得一团糟,从骨子里还是欧洲一家亲啊。

1933年,早就对欧美“歧视黄种人”不满的日本率先退出国联。这一次,国联太让日本人失望了,在对李顿调查团报告进行投票表决中,除了自己外的42个成员国竟一致投票表决“谴责日本占领满洲的行为,要求日本将其归还中国”。

五常的真正实力有多猛(走马灯似的国联)(5)

日本人忿忿不平,国联这不是明着偏袒苏联吗?太不公平了,随着松岗洋右在国联大会上一句撒由那拉,日本人不跟你们玩了。无独有偶,这一年,刚刚上台的希特勒也对国联大发牢骚,称德国在国联中是“二等公民”待遇。于是,“元首”宣布德国退出国联。

一年内连失两个常任理事国,国联不知作何感想。况且,日本和德国在当时都对世界舞台虎视眈眈,勃勃野心世人皆知。此时的国联又变成英法意“三常”主导的欧联了。

1934年,一直对国联敬而远之的苏联出人意料地加入了这个“帝国主义阵营”。彼时,认定在欧洲终有一战的斯大林正积极改善与邻国关系,试图缔结与西方的同盟以防范德国。不得不说,利用在国联担任常任理事国的五年时间,苏联的一系列外交举措都获得了成功。

五常的真正实力有多猛(走马灯似的国联)(6)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流亡英国的国王塞拉西到国联控诉。迫于压力,国联对意大利实施了经济制裁和禁运,但不包括石油禁运和苏伊士运河的通行。完全占领埃塞俄比亚后,墨索里尼骄横地宣布“埃塞俄比亚的领土和人民已经完全和永久地并入意大利王国的主权之中”。

随后,意大利向国联递交照会,宣布“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叫阿比西尼亚的国家”,再也没有所谓阿比西尼亚—意大利争端的议题。于是,国联禁止阿比西尼亚代表继续参加会议,从承认意大利吞并阿比西尼亚那一刻起,国联以及它所倡导的集体安全体系彻底破产了。

尽管这样,意大利仍对国联妨碍其建造“东非帝国”怨声载道,与德日的三国轴心形成后,意大利于1937年正式宣布退出国联。

五常的真正实力有多猛(走马灯似的国联)(7)

这样,国联的“五常”又变成了三常,英法不得不和打心眼里不待见的苏联共同领导欧洲。

苏联被退群

1939年与德国瓜分波兰后,斯大林开始构建“东方战线”。列宁格勒头顶上的芬兰自然首当其冲,当年11月,苏芬战争爆发。在世人瞩目下,强大的苏联红军以极其惨重的代价才制服了这个北欧小国。

苏芬战争期间,苏联因入侵主权国家被国联开除,成为被动“退群”的唯一一个国联的常任理事国。折腾了一大圈,国联的“五常”三分之二缺席,堂堂国际联盟成了英法的兄弟联盟。

到1946年正式被联合国取代,国联存在了26年。期间,国联也试图为维护世界和平和解决国与国争端做出努力,都因各种因素收效甚微。现在看来,没有一支强大的力量制衡,理想主义者威尔逊构想的世界和平实在难以实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