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到底应该透气还是捂着(发烧了究竟该捂)

发烧到底应该透气还是捂着(发烧了究竟该捂)(1)

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发烧了,身边总会有长辈或者朋友说:“喝点热水,盖上厚棉被,睡一觉捂出一身汗,烧就退了”。

然而,此时又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发烧了,要用冰敷,要少穿衣服散热才能好”。那么发烧了,究竟该“捂”还是该“散”,该热敷还是该冰敷?

发烧的三个阶段

或许有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惑,就是发烧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会感觉到“冷”,有些人却感觉浑身发烫,还有些人感觉忽冷忽热?

在此,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发烧,尤其是发高烧的时候,过程是分阶段性的。下面就来认识发烧的三个阶段。

寒战期

人体在受到外界细菌、病毒等“外来敌军”侵害时,我们身体里的“中央空调”下丘脑,会自动地把体温的调定点升高。

发烧到底应该透气还是捂着(发烧了究竟该捂)(2)

而此时我们的体温低于这个“调定点”,身体为了迅速地达到调定点的温度底线,我们的皮肤毛细血管会收缩、汗腺受到抑制而减少热量丢失,同时我们的肌肉会不自觉地颤抖来产生热量供身体升温,接着我们就会感觉发冷甚至寒战。这就是“寒战期”,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发烧尤其是发高烧时会感觉全身发冷。

高热期

当发烧时,体温上升到了“中央空调”下丘脑设定的温度调定底线时,我们会感觉到全身置于烘焙房里,浑身干热,却很少出汗。

发烧到底应该透气还是捂着(发烧了究竟该捂)(3)

人体此时为了提升免疫系统战斗力,体内各种抵御外界病原体的机制全面启动,身体不断自我耗能供应“战斗”。因此,这被称为“高热期”,也是发烧里最难熬最难受的时期。

退热期

当我们的“身体卫士”免疫系统获取一定胜利后,经过不断地与外界侵扰顽强抵抗,身体便开始迅速降温,体温“中央空调”调定温度也恢复正常。此时,身体产热会减少,而散热明显增加,表现为面色潮红,全身出汗,“退热期”便来了。

该“捂”还是该“散”

了解完我们发烧的三个阶段后,相信聪明的朋友对于发烧该“捂”还是“散”的问题已经有答案雏形了。

的确,在寒战时期,因为体温“调定点”的升高而让我们感觉到全身发冷、不停颤抖,的确需要一定的保暖措施以,减轻寒冷带来的伤害。

而到了高热期时,体温比一般室温高出很多,此时更加需要的是有效散热,绝对不能盲目保温或者捂汗。因为在体内免疫系统和外界病原体“搏斗”最激烈的时候,体温会不自觉地升高、再升高,长期处于高热状态下,反而会对神经系统尤其大脑中枢造成损害,而这种损害在小孩子身上往往是不可逆的。

发烧到底应该透气还是捂着(发烧了究竟该捂)(4)

反观“捂汗”,发烧高热期后由于体温调定点下降至正常,身体散热而自然出汗,这是“果”而不是“因”。并不是因为出汗所以退烧了,而是因为退烧了自然就散热出汗了。

发烧应该如何处理

现在我们知道了“出汗”是“果”不是“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去处理发烧呢?

1、寒战期要适当保暖

所谓的“寒战期”就是发烧前期我们体温由正常不断攀升上升的阶段。

此时应该适当保暖,感觉发冷就适当添衣、盖被子,喝点温水,但千万不要过度包裹身体,避免增加身体不适感。

2、高热期适当降温,合理选择退烧药

如果发烧还不到38.5℃且已经到了发烧高热期时,可适当选择“退热贴”、毛巾包冰袋、温水擦洗身体等物理降温的方法,使体温慢慢降至正常。

如果体温超过了38.5℃,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家庭常用的退烧

药,仔细阅读说明书排除禁忌症后服用,切忌盲目服用“退烧药”。

发烧到底应该透气还是捂着(发烧了究竟该捂)(5)

3、退热期注意擦拭汗液、防止着凉

退热期应该是病情好转的象征了,此时人体会逐渐变得不那么难受,同时因为调定点下降体温也会逐渐降至正常,热退汗出,甚至有人会大汗淋漓,此时一定要及时更换衣物和被褥,擦拭干净体表汗液,防止又被“捂”出病来或者着凉。

4、全程多喝水、好好休息,及时就医

不管是发烧的哪个阶段,多喝水是有利的,发热时体内代谢速度增快,体内水分消耗快,需要及时补充。退热时排汗降温,预防出汗过多而造成水与电解质紊乱。

当然,如果发烧严重影响了你的生活和工作,或持续时间过长,就必须要及时就医、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了,避免耽误治疗。

因此,发烧了既不能单纯地“捂”也不能简单地“散”。正确的做法是冷时保暖、热时适当降温,多喝水,好好休息,必要时要及时就医。不要让自己在疾病面前变得被动,珍惜身体,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发烧了,究竟该“捂”还是“散”------消化病公益科普1352帖

马医生推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