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方言好看怎么说(最美德语常德人的骄傲)

常德方言好看怎么说(最美德语常德人的骄傲)(1)

常德话,即"常德方言",是流传在今洞庭湖沅水、澧水流域常用的方言。

常德话是常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常德丝弦、武陵戏等本土曲艺均以常德话为传播媒介。

狭义地从文化和历史上讲,主要指的是常德市区的方言,也就是现在被广泛流传和认同的常德主流方言。

广义地从行政和地理上讲,还应包括各区县的几大方言,即:澧州话(澧县,津市,临澧,安乡),鼎城话,桃源话,汉寿话,石门话。常德各区县方言均有区别,内部差异存在,但大致上不影响交流。

常德方言的语言层次结构为:汉藏语系(语系)-->汉语族(语族)-->官话(语言)-->西南官话(语片)-->湖广片(语小片)

常德方言好看怎么说(最美德语常德人的骄傲)(2)

何谓常德话?常德话属于官话,虽地处南方,但仍属于北方方言。常德地区方言归属,在历史上有过几次变化:最先划分为上江官话,后来又归入江淮官话-常鹤片,1988年又归入进了西南官话-常鹤片,直到2008年最新版的《汉语方言地图集》出版后,重命名片属为西南官话-湖广片

从西汉初年开始,直到1949年,常德所辖的区域一直就是现在的常德、张家界、自治州以及怀化的大部和现属于岳阳的华容、益阳的南县(部分乡镇)与沅江等地。其间各个朝代虽然有所变化,但是大致范围还是差不多的。现在的"常德"几经变化,已经是历代以来所辖面积最小的时期了。不过常德话的范围还是没有变的,流行于沅水、澧水中下游。

狭义的常德话是指常德市区的口音,不包括常德郊区县的方言。广义的常德话,即常德地区所属的西南官话覆盖面包括的整个常德市管辖沅水流域、澧水流域部分地区,更广义的常德话还覆盖原来归属常德的地区,比如慈利,华容等地,这些地区的话也有人称其为常德话,然而这容易引起歧义。

为了避免这种歧义,可以以流经常德地区的沅澧两水作为区分的标志;沅澧两水将常德方言分成两大片,沅水流域流传方言以常德话为代表,澧水流域以澧州话为代表。

常德方言好看怎么说(最美德语常德人的骄傲)(3)

一般认为,常德话以武陵区(常德市区)的语音为标准音--武陵区老城区(老常德市城里地区)以及往北些许地区。澧州话以津市话、澧县话为代表。

常德作为非省会地级市,人口流动相对稳定,移民对常德方言影响较小,常德话受到最大的冲击来自普通话,导致市区方言分新、中、老派。

市区老派方言大致指今55至75岁或以上土生土长的老年人所使用的方言,以旧常德市域,即东门城门口至大小西门地区的口音为准。老常德话称之为"后河话",与丹州东江芦山一带的"郊区话"、沅江以南的"前河话"均略有区别。

市区中派方言大致指30岁至55岁的常德市民使用的方言,50至60岁之间的居民语音一般兼具老派和中派的特征。市区新派方言的使用者一般在30岁以下。中派、新派均以市中心区的口音为准。市中心区处于今沅江北岸的常德大道和桃花源路的包围之中:东以常德大道为界靠近东江街道,南为沅安路,西面是以桃源园路为界限,北面是以常德火车站为界限的常德大道。

事实上,市区中派、新派方言在环线外仍有些分布,亦通行于鼎城区城区、鼎城区灌溪镇以及德山城区。

所以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护好当地方言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毕竟方言所代表的是历史的传承和沉淀。

常德方言好看怎么说(最美德语常德人的骄傲)(4)

鼎城话

鼎城话即鼎城区所辖地区的方言,旧称"前河话",鼎城区原名常德县,方言大体上保留了常德话的主要特征,但由于鼎城区在沅江两岸皆有属地,造成了区域内部语音不统一,但临近各个郊县的乡镇,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其郊县方言影响,如:靠近汉寿的谢家铺镇受到汉寿话影响较多;然而,鼎城区城区的方言又逐步向常德市区靠拢,年轻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在学习和模仿市区的声调。

澧州话

澧县话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保留了古代的入声。现代汉语早已废除了这一音调,不过在澧县话里遍地皆是,入声与阳声(第二声)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而澧县话的去声(第四声)很少,往往都用阳声和入声代替。

津市话和澧县话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是否翘舌,津市话多为平舌音,但调值用词和澧县基本相同,这是因为津市在上个世纪是较为发达的码头和商埠,移民多,在行政上和澧县几分几合,最后独立成县级市,方言保留了当时移民的特征,但近年来,津澧融城趋势加快,两地城区仅相距10多公里,澧县人口众多,两地交往非常密切,津市城区讲澧县话的人也越来越多,两地方言有随着津澧融城同化的趋势。

临澧话因在常德和澧县之间,又处于澧水流域,方言特以澧水流域的方言为主,如:翘舌音。但在调值方面,入声调值归为了35调,这一点应该是受到了常德的影响。

常德方言好看怎么说(最美德语常德人的骄傲)(5)

形成特点

常德话的形成与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秦汉以来,不断有北方居民南迁。西晋末年的永嘉丧乱,引起北方人口第一次大南迁,大量人口沿汉水流域南下,渡江到达洞庭流域,这次大迁徙一直延续到南北朝。唐朝的安史之乱,曾使"襄邓(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百姓,两京衣冠(长安、洛阳贵族)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①北方居民迁徙规模大,人数多,地域集中,使其语言不仅难以被本地土著语言所同化,反而给当地土著语言以巨大的冲击,这是常德话与北方话产生亲缘关系的历史渊源。另外,从唐朝至南宋末年,澧朗二州(今常德)一直归入以荆州(江陵府)为中心的政区,客观上促使了常德话与北方话的交流、融合、同化。可以说,常德方言自古以来一直受到北方话的浸润、冲刷,最后终于与之融为一体。尽管明清以来,大量的江西居民迁至常德,但由于规模较小,地域、时间不够集中,因而并没有对常德方言产生大的冲击,最终被常德方言所同化。

常德方言好看怎么说(最美德语常德人的骄傲)(6)

史料记载

《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领):索(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汉寿县地,故城今常德市东北六十华里)、孱陵(今湖北公安县与湖南南县、华容、岳阳、安乡、澧县等县地)、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大部和桃源县地)、沅陵(今沅陵、沪溪、吉首、麻阳等县地)、迁陵(今保靖县地,错入今四川省境)、零阳(今澧县、慈利、石门、临澧等县地)、充(今大庸、桑植县地)" ①。武陵郡又称"义陵郡"。其来历据晋人常林《义陵记》云:"项羽弑义帝于郴,武陵人缟素哭于招屈亭,高帝闻而义之,故曰义陵。"郡治义陵县(一说治索县)。建置时间,据《后汉书·郡国志》武陵郡下原注:"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前202)年更名。"[节选自《水经注·沅水》记为"汉高祖二年(前205年)]

根据记载常德现在所管辖的地区在汉代为武陵郡辖,武陵郡在汉代所属湖北荆州,所以常德话和湖北话的渊源可追溯到汉朝乃至更久远。这是常德方言不属于湘语的原因。

而根据调值我们可以知道,常德地区方言的特点的中平调去声(仅阳去)33--这个调值非常突出(武陵区除外),在相邻的湘语地区这个调值便被降为了21。这一点可谓是泾渭分明。

从这一点来看,更加证明了常德一带的方言明显是受到了北方方言的影响。

常德方言好看怎么说(最美德语常德人的骄傲)(7)

语音特点

常德方言属西南官话,方言内部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如常德方言里古今浊塞音一律清化;古来母、泥母混读,n与l不区别意义(鼻边音不分);fu与hu音节混读为f,"府"与"虎"同音;合口呼韵母字少,合口多变为开口,"端"duan念dan,与"单"同音;古平声一律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古全浊上声均归人去声,古人声大多未产生分化,调类一般有5个;古蟹摄见母、匣母开口二等字均存在文白异读。

常德方言儿化一般需要重叠,并且都有相同的助词 "哒" "倒" "起" 等等,以及复杂的连读变调,如语流中单次调职会趋平,或会拉大调值差距,规律不是很明晰;还存在入声归去声的情况。

当然,常德方言内部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流经常德市区的沅江将常德市分为武陵,鼎城两区。沅水以北旧称为后河,为武陵区所辖;沅水以南旧称为前河,为鼎城区所辖。前后河方言大致相同,主要存在区别的是声调和发音位置。鼎城方言(前河话)受汉寿等地影响较多发音位置靠前以及颚化严重,些许发音声母不同,去声多为33调值。这些调值在常德市区(武陵区)方言(后河话)为35。

在流域方面,沅水流域(武陵、鼎城、桃源、汉寿)和澧水流域(石门、临澧、澧县、安乡、津市)的方言呈现出各自的特点。而从语音上看,沅水流域方言(主要指常德市区)均无翘舌音,与开口呼相拼声母为tStS'2,与合口呼相拼声母为t?t??,且韵母为撮口呼。澧水流域方言翘舌音和平舌区分清楚(和普通话的翘舌不太一样,可以称之为卷舌),这种现象不包含津市、安乡;沅水流域x与合口呼相拼,声母均为f,"唤"念f加,与"饭"同音,澧水流域f与x除在u前混读外,其余与普通话同(石门方言例外)。

安乡、津市方言属于澧水流域,但也呈现出沅水流域方言的特点,如无翘舌音tSt2'S;石门与湘西接壤,其方言也呈现出湘西方言的特点,如上声调值为42。安乡方言有西边话与南边话之分,西边话属于官话,占主导地位,南边话属于湘方言。这是因为湘语区近百年来有移民迁至安乡,他们的后代大多保持祖先湘语的特征,同时也能说官话,形成官话与湘语并存的局面。

然而,沅水流域去声分化情况复杂,桃源话分化为阴去与阳去,但分ZIj独立,不与其他调类合流,汉寿方言阴去与阳平合流,武陵方言去声没有分化;澧水流域方言去声均产生分化,且阴去均归人阳平,如"明"与"盖"声调同。去声分化问题以及举例还可以参见 '方言调值表' 以及 '方言岛'。

常德方言好看怎么说(最美德语常德人的骄傲)(8)

方言岛

历史上操相同或相近方言的一部分人迁入操另一种方言的人的地盘,他们所带来的方言在本地方言的包围下,就如大海上的岛屿,即是通常所说的"方言岛"。

常德地区也存在所谓的方言岛现象存在,这种现象不是特别地突出,因为常德地区方言大致音调都具有很明显的西南官话的特点,在个别的发音上存在这种现象。

在常德地区,去声分化问题比较突出,几乎所有所辖地区的去声都分阴阳去,均以阳去中平调33比较突出,但是在常德市武陵区(即常德市中心城区)恐怕是常德所辖区县里最别具一格的了;武陵区方言听起来清晰,阴阳上去四个调分明。这主要是因为武陵区方言中没有入声,以及不存在去声分化问题。

武陵区去声、入声全部归为35这个调值(即无去声分化问题)--这也是区分武陵方言和常德其他地区方言的代表调值,所以武陵区方言最大的特点是去声、入声全部归为35调,也是因为在这个原因,使得大量在常德其它地区方言中不读35调的字词,武陵区方言中读35调,所以35调在武陵区的方言中就显得特别突出,这种独特的发音在常德地区中就像一个方言岛,读音和其他地区33完全不一样,反而和武汉话完全一样,去声均为中升调35。(如:'梦'、'四'、'饭'、'会'、'上'、'病'、'坐'这些字在其他地区读阳平33调值或因阳入归为其他调值,而在武陵区方言中均读35调,读音和在整个常德地区都读35调的代表字 '一' 相同。)。

据分析,在与常德接壤的湖北拥有去声上扬35调的调值有武汉话,沙市话,宜昌话,这是因为武陵区,沙市,宜昌在上个世纪水运发达时,三地皆有发达的码头,相对发达的商埠受武汉这个更为发达的商埠影响,很多汉口人来到三地进行贸易往来,从而从古至今和武汉市交流密切。常德市也有小武汉之称。

武陵区方言作为常德的标准音和它的政治经济地位有着很大的关系;然而,这也并不是完全由武陵区在常德的政治经济地位所导致,而是由于武陵方言和普通话一样只有四个声调,易于在普通话的大环境下成为主流。随着普通话的影响以及城镇化的加快,常德郊区去声分化情况正向着武陵区靠拢,变得35调值占为主导甚至完全没有分化,这种现象在城镇化程度高的地区出现,如:德山镇,鼎城区武陵镇。

所以,武陵方言成为常德话的标准音不仅仅是因为武陵区的政治经济地位,也是因为社会以及历史演变的必然情况。

点我的头像进入主页,左上角[私信]回复私信回复关键字“常德方言志”即可免费获取下载链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