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青铜剑有捌拾公分长吗(唯一存世的汉代櫑具剑)

汉代青铜剑有捌拾公分长吗(唯一存世的汉代櫑具剑)(1)

共惊万里长城坏,独把千金宝剑悬。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随着天下兴亡,朝代变化。许多曾经留下的痕迹经过了岁月的流逝,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那些保留下来的,可以让我们从中窥见历史的,则是各种各样的文物。

冷兵器时代剑的出现

剑,是古代一种常见的兵器。但是在中国,它却有着跟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意义。

最早的剑,是中国发明的,正式兴起于商代。在中国的文化中,剑不单单是一种武器,除了武器之外,它还是一种装饰,象征着人的地位,在祭祀中则作为器具。剑是兵器中的君子,它代表的是士大夫阶级追求的君子境界。

汉代青铜剑有捌拾公分长吗(唯一存世的汉代櫑具剑)(2)

保存下来的汉剑很少,在今天的英国博物馆里有保存着一把,这把汉剑是现存最完好的。这就是汉代的櫑具剑,是属于中国的,但是英国并不想归还它。

櫑具剑是汉剑中的一种,也是最出名的。而汉剑在中国刀剑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阶段,其地位不可替代。继承了秦王朝的汉朝,在剑的设计上不光继承了秦剑大气的风格,整体还给人一种正气凛然的骨气。

汉代青铜剑有捌拾公分长吗(唯一存世的汉代櫑具剑)(3)

中国剑的产生是从商周时期开始的,那时的中国经常打仗,国家对于武器的要求非常高,而那个时候青铜业非常发达,因此青铜剑成了当时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对于一把好剑来说,剑刃锋不锋利并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剑上的设计也必须得独具一格。在青铜器时代,在剑柄和剑身上会有工匠雕刻的各种各式的花纹,其中的工序并不比现在的工艺。

但是历史总是在发展的,剑也在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出现了铁剑。与之前的青铜剑不一样,铁剑用起来要更好,战国时期铁剑就出现了,到了汉代铁剑发展达到了顶峰,汉剑就这样出现了。

汉剑的铸剑工艺,在中国铸剑历史上都是代表着最高水平的,史料中就曾记载过东汉时期的"百炼钢",正是这一工艺成熟的体现。

秦朝灭亡之后的汉朝,冶铁业逐渐成熟发达。而铁在社会上的地位非常高,甚至关乎着国家的安全

冶铁业的发展促进了兵器的锻造,汉朝掌握了锻造各式各样先进铁兵器的方法,锻造出的剑不仅锋利而且耐磨。

汉代青铜剑有捌拾公分长吗(唯一存世的汉代櫑具剑)(4)

著名的汉朝櫑具剑

汉剑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櫑具剑最有代表性。然而制造一把好的櫑具剑并不简单,不仅工序复杂,工艺难度也极高。需要在铸铁时对生铁进行反复加热,再折叠煅打几百次。确定排除里面的所有材质,才能得到最纯粹的铁剑,真可谓是千锤百炼。櫑具剑的制作周期很长,即使一位手艺精湛的铸剑大师,一辈子最多也只能打造三把。跟之前秦朝的剑相比,汉剑变得更长了,因为铁本身有延伸性,这样使剑身变得窄长,且剑锋更加锋利。

汉代青铜剑有捌拾公分长吗(唯一存世的汉代櫑具剑)(5)

除此之外。在剑鞘的装饰上汉剑也跟别的剑不一样,颜色上的搭配十分的好看,剑身上的图案雕刻也是惟妙惟肖。通过观察现存的汉剑,可以从中看出古人精湛的技艺和独具一格的审美

每一种兵器都是一种态度,汉剑的外表虽然朴实无华,但是出鞘却锋利无比。一把剑一般蕴藏着持剑人的态度与作风,汉剑代表了中国儒家的文化

本来的汉剑是用来保护自己的,到后来成了与敌人打斗时的兵器。汉剑的实战能力是非常强的,三国时期的曹操身边就有这样两把汉剑。

不过到了东汉后期时,剑已不经常出现在战场上了,而变成了权贵的象征。一般战场上的汉剑,制作简单。而贵族阶级所用的佩剑都追求华丽优美,从剑身到装具都是由特殊的材质制成,是个人身份的象征。在当时很多的的成年男性都崇尚武力,所以他们都喜欢带着佩剑。

汉代青铜剑有捌拾公分长吗(唯一存世的汉代櫑具剑)(6)

古剑藏于英国却被拒还

如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櫑具剑,是在英国博物馆里的,本来这把剑是被收藏在圆明园里的,只不过当时的清人并不喜欢这把剑,认为它的是汉人的武器,正因如此,櫑具剑并没有被很好的保护,而是被放在圆明园的角落里。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时,西方列强向世界扩张,无数国家的珍宝被他们掠夺,中国也难逃这样命运

当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原本美好的圣地,在面对大炮洋枪时一瞬间便土崩瓦解。圆明园也是一片狼藉,无数的珍宝被洗劫一空,其中就包括櫑具剑

因其有着精致的外表和不一样的气质,在联军的争抢中,被英军发现将其抢走。当时一同被运走的中国文物不计其数,虽然现在有一部分已经归还给中国了,但还是有不少非常珍贵的文物留在了外国

汉代青铜剑有捌拾公分长吗(唯一存世的汉代櫑具剑)(7)

英国博物馆中的櫑具剑,长大概85厘米。是目前保存最好的一把汉剑,从汉代一直保存到现在,经过了两千多年,对于铁剑这种难以保存的武器来说,到了现在装具,剑桥还能完整如初,非常难得。作为唯一一把櫑具剑,再加上经历了这么长的历史,这把剑的价值已经超过了十亿元

在《汉书》中就记载过这把剑,其历史价值非常高,这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宝。也因为它的意义,英国博物馆自然不会轻易的放弃它,所以并没有归还给中国,虽然我国曾多次向英方请求归还,但都遭到了拒绝。

结语

文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智慧的结晶,是历史进步的标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力量,是民族的象征,保护文物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如果没有这些文物,国家将会失去传统的风采与内涵。对文物的保护,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同时也要坚信,那些没有回家的文物,总有一天是会回到祖国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