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秋民俗(老北京的中秋习俗)

北京中秋民俗(老北京的中秋习俗)(1)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虽然在八月十五,但是过去老北京把农历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都算作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其实从八月初开始,过去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上都热闹非凡,水果摊、泥兔摊、点心铺子、香蜡铺随处可见。到了八月十五那天晚上,每家都在院子里摆上“月光马儿”,供上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西瓜等祭月。之后家人围坐在一起饮酒赏月,把祭月的月饼按人数切块分食,叫做“吃团圆饼”。除了赏月吃月饼,在过去北京民间还有看花灯、馈送水果、玩兔儿爷等习俗,如今很多京味的中秋风俗多已绝迹了,旧时热闹的“拜月”场景现在再也看不到了。

拜 月

北京中秋民俗(老北京的中秋习俗)(2)

中秋节拜月是古老的习俗,也是京味中秋节的重头戏。老北京每户家庭都要在中秋节设坛拜月,供“月光马儿”(一种绘有月光菩萨的纸像)。供台设在庭院里,所供奉的水果也必须是圆形的,西瓜切半,雕成莲花瓣形,取花好月圆之意,苹果、沙果、石榴等摆在供案两旁,表示圆满和丰收。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因此拜月通常由家中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家庭主妇主持,设香案,摆上月饼、水果等祭品,并将“月光马儿”放在月亮所在的方向,点燃蜡烛,全家人依次拜祭月神。

吃 月 饼

北京中秋民俗(老北京的中秋习俗)(3)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多少年沿传下来后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作为中秋节最具有代表性的节令食品,中秋月饼是旧时每个老北京“饽饽铺”的应时糕点。每年农历八月份起,“饽饽铺”就开始出售月饼,其中以前门的正明斋、东四牌楼芙蓉斋、东四北段芳斋、西单牌楼北的毓美斋、地安门外桂英斋的月饼最为有名。旧时京味月饼最常见的是“自来红”、“自来白”和“团圆饼”。到后来,京味月饼的品类有所增加,多了提浆月饼、翻毛月饼、酥皮月饼等等。

摆兔儿爷

北京中秋民俗(老北京的中秋习俗)(4)

过中秋节最让北京孩子们喜欢的,莫过于买“兔儿爷”。“兔儿爷”是一种人身兔面的泥玩具,大的有三尺多高,小的只有三寸,均是粉白面孔,头戴金盔,身披甲胄,背插令旗或伞盖。“兔儿爷”源于古老的月亮崇拜,在明代就已风靡京城,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过去中秋节的前半个月,北京各大市场到处可见贩卖“兔儿爷”的摊位,老北京的每家每户都会买上一两个,在中秋之夜,摆上“兔儿爷”,或赏玩或跪拜。如今在一些节日庙会上还能见到“兔儿爷”的身影,它现在已经成为京韵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

逛 花 市

北京中秋民俗(老北京的中秋习俗)(5)

以前北京中秋节最热闹的地方非花市莫属。花市在崇文门外大街北段路东,“天下绢花出北京,北京绢花出花市”。清末以来,花市一直是绒花和绢花生产、销售的中心地点。凡经营绢花者,都是门前设店销售,后院设作坊制造。花市上还有各种各样的工艺品作坊和店铺,如玉器、珐琅、象牙雕刻、花丝镶嵌、雕漆、料器、挑补刺绣等手工作坊。每年临近中秋节时,就在花市这块老北京最大、最集中的手工业区,开启了节日的序曲。每年八月初一、初二、初三花市的灶君庙还举行“灶君会”。这个庙会恰似中秋节的开幕式,吸引众多游人前往观展,并买一些中秋节的食品和物品。

馈送水果

北京中秋民俗(老北京的中秋习俗)(6)

每年的中秋时节正是瓜果丰收之际,老北京有以瓜果供月和馈赠亲友的习俗,所以中秋又称“果子节”。北京专卖果子的市场——果子市在明朝就有了,是知名的水果集散地。早年间北京果子市有南北两处,一处在今鼓楼西大街,称“北市”,另一处果子市在前门外东侧,称为“南市”。中秋节前的三五日,南北果子市便开了。桃、梨、枣、葡萄等许多时令水果在果子市都买得到,老北京人大都到此选购新鲜的水果或自用或去馈赠亲友。

看花灯

北京中秋民俗(老北京的中秋习俗)(7)

在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中,赏灯习俗非常流行,明清以来,赏花灯也成了北京地区中秋节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花灯的种类有很多,通常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等。现在北京的一些地方还保留“树中秋”、“放天灯”等习俗。“树中秋”活动就是将彩灯高竖起来,璀璨的彩灯不仅使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还成为城市独特的风景线。“放天灯”,即燃放孔明灯,用纸扎成灯,灯下点燃蜡烛,热气上腾使灯飞到空中,引人追逐观赏。

北京中秋民俗(老北京的中秋习俗)(8)

赏桂花

北京中秋民俗(老北京的中秋习俗)(9)

桂花盛开的时节恰逢中秋佳节,桂花飘香不仅是中秋时节的一大景致,也为过中秋的人们增添了不少乐趣。在我国许多的神话故事里,民众常把桂树和月亮联系在一起,比如“吴刚伐桂”等。由于桂花树抵抗不了北方的严寒,因此京城的桂花树并不多,且大多都是盆栽,因此中秋赏桂的习俗如今在北京中秋节并不常见了。

主要参考资料:

新华网《老北京的中秋味道》

北京日报《中秋除了吃月饼,老北京还有这么多讲究……》

郭玲、唐晓敏编著《北京礼俗文化》

燕京风物——探寻北京地区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和遗闻轶事,读懂老北京、发现新北京,助力获得更好的生活旅游新体验。

北京中秋民俗(老北京的中秋习俗)(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