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的手势和站姿(朗诵声音表情动作协调一致)

前面我们说过,使用一定的声音造型,配之以表情动作,绘声绘色地述说文学作品叫做朗诵并且知道了什么是声音造型,什么是表情,什么是动作这里主要说一下如何让声音、表情和动作协调一致,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朗诵的手势和站姿?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朗诵的手势和站姿(朗诵声音表情动作协调一致)

朗诵的手势和站姿

前面我们说过,使用一定的声音造型,配之以表情动作,绘声绘色地述说文学作品叫做朗诵。并且知道了什么是声音造型,什么是表情,什么是动作。这里主要说一下如何让声音、表情和动作协调一致。

1.声音要随情而出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者或深或浅、或浓或淡的思想感情,朗诵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声音,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而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基础就是首先能够找到并时刻把握作品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作品想要说明的某个道理,是作品的灵魂。找到这个道理是把握、表述这个道理的前提条件,同学们必须运用自己在语文课中所学过的知识,来找文章的道理。

诗歌、散文、童话和寓言是最适合朗诵的文学作品,下面我们就以这些题材的文学作品为例,来说明如何寻找、把握和表述中心思想。

诗歌

诗歌是文学作品中语言最精练、最浓缩,并且感情最强烈、最深邃的一种体裁。诗歌的中心思想,由于作者受当时当地环境的影响,一般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直接表露。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时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此诗的中心思想非常明显,就是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意思是说,我怎么能卑躬屈膝地去侍奉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而使自己不开心呢。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成就在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上,达到了浪漫主义艺术高峰,被后人称为“诗仙”。他的这一诗篇,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人生的惟一道理:“追求快乐”。全诗一共二十三行,他以极其夸张的手法用二十行来揭示这一道理。

再例如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就不太明显,需要我们去分析。首先解读这首诗: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到哪里去寻找呢?它坐落在锦官城西一片茂密的参天柏树林中。碧草映着石阶,春意盎然,却无人欣赏;黄鹂鸟在树叶丛中婉转歌唱,却无人赏听。当年,刘备曾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讨教统一天下的大计,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两朝,为开创蜀国基业,完成统一大业鞠躬尽瘁。谁料想诸葛亮壮志未酬,却身先病死,古往今来常使许多英雄志士为之感动得泪湿衣襟。

这是杜甫怀着对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的深深敬意写下的一首诗。通过解读,我们可以了解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为人处事要做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忠诚”到什么程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高尚的为人之道,能不使人感动吗。

再说一下现代诗歌。现代诗歌的中心思想一般都比较明显,且语言多是用白话文,因而比较好把握。

例如柯岩的《请允许--题照片〈深情)》:假如我是一只鸿雁,我将振翅飞上九天,

去看望两年不见的周总理,为我们--

可又把白发增添?

假如我是一尾银鳗,

我一定把五湖四海游遍,用鳍尾丈量不尽的海水,可深过--

人民对总理的眷恋。

可惜我不是天上的鸿雁,我无翅把您的脚步追赶;可惜我不是水里的银鳗,还不能探测出湖海的深浅。我只好静静地--静静地守坐在这里,用针线-

牵引出我心底的想念。请允许,允许我轻轻地,

轻轻地掸去您仆仆的风尘吧!呵,周总理!大好河山, --今又红遍。

请允许,允许我郑重地,

拂去您眉峰上当年的忧虑吧!周总理!好让您欣慰地凝视 --祖国的春天。

这首诗歌写于1978年,作者通过缅怀周总理,深情地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决定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新生活。其中心思想是:伟大的祖国正除旧布新,欣欣向荣。

诗歌除了按时代划分为古诗和现代诗之外,诗歌的体裁形式还有: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民歌;反映儿童生活、感情和儿童对周围世界看法的童谣;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史诗;直接抒发被现实生活激起的思想感情的抒情诗;通过叙述比较完整的故事和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诗;歌吟田园生活的田园诗;语言、形式和韵律有着严格要求的格律诗;相反于格律诗的自由诗;兼有散文和诗歌特点的散文诗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散文

由于朗诵是一种侧重传情的语言艺术,形象感受是朗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瘪枯燥的书面语言对于具有很强感受能力的朗诵者也构不成丰富的形象感受。因此,对于朗诵来说,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抒情散文是首选体裁。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的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权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虫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是“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道折光。它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

童话的朗诵对象(即聆听者)都是年幼的儿童,因此,在朗诵的时候需要注意:

①情节叙述要生动形象,注重故事性,让儿童从故事中受到教育,而不要一味强调道理。

② 语气要亲切、自然,不可故作“怪腔怪调”吓唬孩子,不能让孩子产生恐怖感。

③音量不要过大,要用绘声绘色的情节叙述吸引儿童,而不能靠音量“吸引”孩子。

④语流速度不要过快,因为儿童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低。例如郑渊洁的《雪兔》:

路路是一只黑兔。他恨自己的肤色。

森林里只有路路一只黑兔,白兔们不跟他玩,就因为他的肤色黑。路路从小就喜欢一只叫冉冉的白兔。冉冉性格温柔,走路的姿态特别好看。路路经常躲在大树后面看她。

有一天,路路在草丛里碰见了冉冉。“你好。”路路的心使劲跳。

“…….”冉冉见是黑兔,没吭声。从小爸爸就告诉她,白兔比黑兔高贵。路路给冉冉让开路。冉冉头也不回地走了。

路路连做梦都想把自己的肤色变成白色,不为别的,就为能同冉冉说几句话。可他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事。没有希望的生活是痛苦的。冬天到了。一天夜里,天上下起鹅毛大雪,转眼间就把山林染白了。睡在草丛里的路路的身上挂满了雪花。清晨,路路惊喜地发现,自己变成了白兔。

路路兴奋极了,虽然他知道太阳一出来,身上的雪就会融化,但只要能同冉冉说上几句话,他就满足了。路路祈祷太阳晚些出来。

路路小心翼翼地朝白兔居住的地方走去,他生怕抖落了身上的雪花。上帝真会安排。路路没走多远,就看见冉冉在两棵大树之间玩雪。“你好。”路路说。

“你好!”冉冉见是一只白兔,友好地说。“咱们一块玩行吗?”路路谨慎地试探。

“当然可以。”冉冉说,“我怎么没见过你?”

“我……我是从别的森林来的。”路路不得不撒谎。他认为自己是在撒真诚的谎。不坏。

冉冉和路路一边玩一边聊天。冉冉真喜欢路路,喜欢他的性格,喜欢他的幽默。

路路呢,更是感到甜美,他认识到自己并不比白兔差,这从冉冉兴奋的程度上就能判断出来。

太阳终于无情地从山后露出了通红的脸庞,树枝上的雪花开始变成水珠坠落进泥土。

路路明白自己的真面目马上就要暴露了,他不愿破坏这美好的场面。“再见了!”路路说。

“再玩一会儿不行吗?”冉冉央求。

“我还有事,以后来玩。”路路又说谎了。这回是神圣的谎“我等你。”冉冉依依不舍地说。路路走了。

几天后,路路又碰见了冉冉。“你好!”路路情不自禁地问。

“……”冉冉一看是黑兔,不理他。路路心里感到凄凉。

从此,路路天天盼着下雪。可整整一个冬天再没下第二场雪。

后来路路听说,冉冉失踪了。有人说她去别的森林找一只叫路路的白兔,也有人说她在半路上遇到了狼的袭击。路路恨那场大雪。寓言

什么是寓言?

德国作家莱辛在《论寓言》一文里说:“要是我们把一句普遍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件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遍的道德格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则寓言。”

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也曾指出:“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因此,寓言是以故事为形式,采取虚构的情节和另有寄托的手法,表达一定道理的一种文学体裁。

寓言的结构和情节多采取荒诞的手法,表现为惊人的夸张。这种夸张,能最深刻地表达作品的寓意,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朗诵寓言时要时刻把握作者所确定的朗诵对象,以便确定语气、语速等表达方式。

例如寓言《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艰难的跋涉,他们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