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发展潜力区域(一文读懂湖州发展机会)

中国小康网11月22日讯 记者 周宇 “中国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长三角,每创造4元GDP就有1元是长三角贡献的,每产生4元的零售额就有1元是长三角消费的,每5家市场主体就有1家是在长三角创办的。”11月21日,“一体化赋能高质量发展”走进城市主题行动首站在湖州开启,湖州市委书记陈浩在致辞中介绍说,正是长三角一体化蕴藏着的巨大发展潜能和合作空间,为湖州这样的城市提供了最大的发展机遇。

湖州发展潜力区域(一文读懂湖州发展机会)(1)

图:“一体化赋能高质量发展走进湖州”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

从全球城市群发展趋势看湖州机会

2018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湖州被推上了“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的舞台。

“世界六大城市群(包括长三角城市群)以全球0.7%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球6.6%的人口、25.9%的经济总量,人均GDP是全球平均的3.9倍,地均GDP是全球平均的36.1倍。”浙江省长三角办公室副主任,省发改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陈建忠从全球城市群主流发展模式的角度分析为何要积极拥抱长三角,“城市群是支撑经济增长、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载体。全球城市群的发展证明,长三角一体化是发展的大好机遇。”

长三角地区基础条件很好,面积、人口、GDP总量都排第1,但人均GDP还不到纽约城市群的1/3,地均GDP还不到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的1/9。因此,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潜力还很大。

湖州是上海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和环太湖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吕军焘看来,湖州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拥有鲜明的城市特质和发展优势。首先是生态优势,绿色是湖州引领长三角最重要的底色。其次是交通优势,湖州是长三角唯一一个高铁到达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均1小时以内的城市,成为长三角物流、人流的交汇点。第三是性价比极其划算的城市,在生活成本、商务成本、劳动力成本、土地开发强度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性价比,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环境优越。

数据显示,湖州市域开发强度为18.6%,每年能腾出低效工业用地1万多亩,写字楼的租金约35元/平方米/月,商品房约1.3万元/平方米,完全可以实现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

湖州的机会更青睐哪些产业?

城市推介环节,湖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智勇更是用“两山”理念诞生地、长三角都市圈腹地、长三角商务成本洼地和宜居宜业宜游这“四个地”来精准概括湖州优势。

优势明显,关键看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近年来,湖州高质量承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高起点打造南太湖新区,高效率开工建设沪苏湖高铁和如通苏湖城际铁路,高层级批复建设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不仅成为湖州参与一体化的标志性成果,也为湖州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今年年初揭牌的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已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9个,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固投双翻番。年初在南浔区设立的湖州市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预期将在2030年与上海都市圈实现全面对接,在产业发展、城市空间、综合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发展水平基本与上海同步。

湖州的机会更青睐哪些产业?答案是“4210”现代产业体系。具体来说,“4”是指瞄准数字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生命健康四大方向;改造提升绿色家居、现代纺织“2”大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型电子元器件、北斗及地理信息、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物流装备、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生物医药、现代美妆、绿色木业、健康椅业、时尚童装等“10”大产业集群。

本次活动现场,共有产业类、科技类、人才类和合作类等四大类,共38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达到727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中,投资额超50亿元项目5个,投资额超百亿项目2个;科技类和人才类签约项目也都瞄准了“高精尖”产业,例如机器人、新材料、高端医药、纳米科技等。

湖州发展潜力区域(一文读懂湖州发展机会)(2)

图:签约仪式

湖州好不好,企业家说了算

签约不仅是湖州选择了项目,更是项目选择了湖州。

湖州的发展价值大不大,企业家说了算;湖州的发展环境好不好,更是企业家说了算。

眼下的湖州正在扎实开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尤其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彰显“最中国”:通过开展每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等活动,市县联动、政企协同,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困难。

“卫蓝的第一个量产工厂——湖州2GWh产线今年下半年正式投产了,明天会正式下线给蔚来汽车供应的第一块量产电池。”湖州卫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启友在活动现场分享说,新能源赛道火爆,邀请他们去落地的城市也接触了30多家,但到比拼落地政策的时候,发现湖州的南太湖新区不仅政策给力而且政策的兑现执行更有力度。

“我们来湖州短短两年,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集碳纳米管研发与应用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引才计划专家、浙江汉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新江说,选择到湖州吴兴落户,首先是考虑到湖州交通优势明显;其次是人才政策的吸引力,来湖当年,汉纳就入选了湖州市“南太湖精英计划”,市区两级政府在资金、场地、融资等方面给予务实的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汉纳降能减耗的初衷能够与湖州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同频共振。”

编辑:李亚玲

作者:周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