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产业前景(小板栗演绎产业提质增效的大格局)

深山沃土中,一棵棵百年栗树仿若智慧老者,见证着泰山脚下时代变迁。泰山板栗久负盛名,风味隽美、香甜可口,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人参果”、“东方珍珠”,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28日,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获得泰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泰山板栗种质创新、品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成果进行奖励,该成果对泰山板栗产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其项目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地位。

板栗产业前景(小板栗演绎产业提质增效的大格局)(1)

“泰山板栗种质创新、品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项目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及泰安市板栗协会共同完成。记者从泰山板栗协会获悉,泰山板栗基地面积现有31万余亩,在泰山区、新泰市、宁阳县等都有分布,其中核心区位于泰山东麓的大津口乡、黄前镇、下港镇和徂徕山周边的徂徕镇、良庄镇、天宝镇等,面积25万余亩。

协会负责人王雅红介绍,泰山板栗是我国优势特色经济林,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对支撑山区农业经济和生态建设作用显著。但是,泰安市板栗生产中却长期存在优良品种少且成熟期集中、栗园郁闭、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制约了板栗产业发展。为此,协会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合作,开展泰山板栗产业提升的相关研究。

据了解,本获奖项目从板栗种质资源表型和分子评价入手,构建大数量育种群体,创新种质,选育生产亟需的板栗新品种,并集成高效栽培技术,为泰山板栗产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王雅红介绍,项目组调查收集了大数量的实生资源,在国内率先构建起板栗种质资源和育种群体保护利用平台,新增保存栗属5个种342份种质,扩充了国家板栗资源圃。并建立了板栗SSR荧光标记分析技术体系,比传统方法效率提高30倍以上。利用AFLP标记技术,明确秦巴山区野板栗居群的遗传变异主要在居群内部。还研究明确了板栗花粉培养和保存特性,建立雌花套袋隔离和封闭授粉杂交技术,创制34个亲本81个组合的后代群体3.2万株,培育出大果、高糖等5个类型的优系54个,建立持续育种技术体系。

基于大数量泰山板栗实生群体,项目组育成成熟期配套、主要经济性状突出、具换代价值的板栗新品种7个,均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其中东岳早丰、岱岳早丰、红栗2号通过国家审定。

有了优质的品种,如何利用高效的栽培技术促进品质提升是项目组关注的另一重点。在推进过程中,项目组研究明确了板栗果实发育、光合特性、节水灌溉、肥料配施等生理参数,提出适于山区栗园的简易水肥一体化技术和省力高光效树形低干矮冠开心形。探明了花期喷硼对板栗光合、品质、产量和外源硫化氢对抗逆性的影响机制,为保花保果和提高果实抗性提供了技术支撑。发明了用于大树改接及树形改造的开槽腹接技术和夏季绿枝板栗嫁接方法,研制出新型腹接开槽器,解决了板栗大树插皮改接易受风折的难题。还发明板栗纸杯育苗技术,提高了建园质量。

王雅红介绍,目前板栗新品种新技术已在山东泰安、临沂及河北、北京等产区累计示范推广10万余亩,获经济效益近2亿元。本项目主要成果经专家鉴定,在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方面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小板栗演绎出产业提质增效的大格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