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奶业振兴座谈会(河南洛阳孟津区)

来源:【中国农网】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位于豫西丘陵、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秸秆、牧草资源丰富,奶牛养殖基础良好近年来,孟津区充分利用区位、交通、资源等多方优势,坚持把发展奶业作为加快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围绕“壮大规模、龙头带动、品牌建设”目标,创新思路谋发展、突出特色扩规模、因地制宜促融合、产业兴旺强品牌,努力构筑洛阳市奶业振兴的“孟津高地”,使孟津奶业成为省市特色农业产业一张响亮名片,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河南奶业振兴座谈会?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奶业振兴座谈会(河南洛阳孟津区)

河南奶业振兴座谈会

来源:【中国农网】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位于豫西丘陵、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秸秆、牧草资源丰富,奶牛养殖基础良好。近年来,孟津区充分利用区位、交通、资源等多方优势,坚持把发展奶业作为加快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围绕“壮大规模、龙头带动、品牌建设”目标,创新思路谋发展、突出特色扩规模、因地制宜促融合、产业兴旺强品牌,努力构筑洛阳市奶业振兴的“孟津高地”,使孟津奶业成为省市特色农业产业一张响亮名片。

截至目前,全区建成300头以上标准化奶牛养殖场10个,其中1000头以上标准化牧场2个,500头以上标准化牧场5个。现存栏奶牛1.6万头,年产牛奶总量9.7万吨,为蒙牛、伊利、光明等国内知名乳企提供大量优质奶源。年加工奶制品1.1万吨,奶业产值达5亿元,奶牛存栏量、乳品产量位居洛阳市第一位,奶业综合排序位居河南省前列,成功申报河南省2022-2024年奶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

突出政策驱动,夯实发展基础

孟津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对新建标准化畜位奶牛300个以上的养殖场,省财政分别按照每个畜位1000元或2000元、单场不高于200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制定出台《孟津区关于加快农产品(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孟津区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累计整合285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全区10家奶牛企业扩大养殖规模。与省农信担保签订战略协议,设立总额为1000万元的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同时通过区产融平台向全区农业中小企业发放信用类贷款,给予企业50万至200万贷款贴息,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通过系列优惠政策和推动措施,该区建立以财政为导向,农户和企业为主体,信贷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实施以村为单元、户为基础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模式,扶持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

结合沿黄生态廊道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粮改饲项目的实施,加快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种植建设,对优质饲草的经营主体省财政按照每吨6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对新增集中连片500亩以上优质种植基地,省财政按照每亩8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去年全区共增加饲用玉米等优质饲草种植5万余亩,同时抓好种、管、收、贮、用等关键环节,为奶牛养殖提供了优质饲草保障。

扩大产业集群 发挥龙头带动

全力推进传统畜牧业改造升级,促进家庭分散养殖、小规模场点经营向规模化生产转变,通过政府引领、示范带动、产业辐射,形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畜牧产业群。先后培育壮大横水爱荷牧业奶牛基地、平乐生生乳业奶牛国家级观光牧场、朝阳沐润千头奶牛养殖场等10家奶牛养殖龙头企业,其中以洛阳生生乳业有限公司和阿新奶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奶牛养殖与乳品加工销售企业成为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洛阳生生乳业有限公司现存栏奶牛2500头,年产鲜奶2万吨,年加工奶制品7800余吨,带动周边就业530余人。阿新奶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 农户 基地”模式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每年收购原奶近5000吨,加工奶制品4600余吨,吸纳就业200余人,带动奶牛养殖42户,形成强大的龙头带动效应。在政府扶持下新建成的洛阳君荷牧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3亿,奶牛存栏达到2500头,依托智慧畜牧养殖管理系统,实现牛舍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日照数等环境参数的智能化控制,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地区一流,带动全市现代化畜牧产业发展。

加速三产融合 延长产业链条

洛阳生生乳业有限公司整合牧场、乳品加工厂、休闲生态园等资源,建设以休闲观光三产融合为主题的“生生农牧庄园”,高质量打造研、学、游基地,从“售产品”向“售文化”“售创意”“售体验”转变,持续扩大孟津奶业影响力,去年仅休闲观光游一项收入就已达到150余万元。同时生生乳业立足主业,融入河洛艺术文化、洛阳地域特色,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与洛邑古城合作开发“手工老酸奶”,自主研发“洛阳味道”等系列巴氏灭菌乳、奶酪等酸奶制品,产品远销全国各地。阿新奶业有限公司主动调整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推出的“阿新自由订”特色订奶服务,得到群众广泛赞誉。生生乳业与洛阳报业集团合作开展网上订奶送奶到家服务,创造近300个工作岗位,新增物流配送车辆10余部,年增加劳动收入840万元,不断提高产业附加值,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推进高效农业 提升良种品质

孟津区按照“环境生态化、品种优良化、防疫制度化、兽药安全化、粪便无害化”标准,严格落实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建成辐射全区的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体系和无害化处理厂,完成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建设130余家。结合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固、液态有机肥生产线,如洛阳生生乳业有限公司与加拿大一公司合作建设的全自动液体粪污处理装置,可有效解决液体粪污难储存、肥效低等问题,打通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最后一公里。大力发展沼气工程,卓尔牧业建设的大型沼气工程,通过沼气发电“变废为宝”,既满足了场区用电需求,又让群众的生活垃圾得到更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得到更大改善,同时将沼渣沼液作为农家肥还田利用,实现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机结合。

在奶牛群体扩大和牛群质量提高方面,该区鼓励农户引进良种母牛,大力推广性控冻精、胚胎移植等先进繁育技术,不断扩大母牛存栏数量。建设高产奶牛核心群选育,提高优质后备母牛犊的产出率,抓好自繁自养,建立健全奶牛系谱档案、DHI测定,进行科学化、规范化饲养管理,全面提高牛群质量,稳步推进奶业标准化发展。以生生乳业为首的畜牧龙头企业引领奶业发展新业态,全区去年年产奶牛单产提升762公斤,洛阳爱荷牧业有限公司更是以奶牛单产11吨的良好数据获得全省奶牛单产冠军、河南省十佳奶牛养殖企业等荣誉。

坚持联农带农 实现就业增收

孟津区积极鼓励养殖企业带动当地农户共同发展,完善联农带农联结机制,在政府扶持下构建利益链、拓宽增收路。通过“公司 基地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运作模式,农户可通过入股养殖奶牛,年底得到分红,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可到养殖企业养牛务工,或以种植青贮饲料售卖养殖企业等多种形式,建立企业和农民稳定的利益联合机制,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跟进、广大农户参与”抱团发展模式,全年共带动6561户困难群众增收致富。如横水镇结合镇域实际,将村级增收、群众致富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与镇域内君荷牧业等奶牛养殖企业形成联结机制,将寒亮、文公、铁楼等土地平整肥沃、农业基础较好的村作为重点,扩大青贮作物种植面积,源源不断地为奶牛企业提供养殖饲料。农户种植青贮玉米及小麦每年可为带来每亩地300至400元纯收入,签订劳务合同进入企业务工,每天可获得收入50至60元,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作者:殷潘丹宁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陈显萍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