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旗寨曾经更名红旗寨了吗(白旗寨曾经更名红旗寨)

——白旗寨“嘉穆湖地方”讨论之三十八

  铁岭县白旗寨,曾经更名红旗寨。不仅是在“大跃进”那个火红的年代崇尚红色,也反映出白旗寨有着光荣的红色基因传承。革命战争年代,铁岭城被敌人攻占,白旗寨成了红色根据地。

白旗寨曾经更名红旗寨了吗(白旗寨曾经更名红旗寨)(1)

日本人开采白旗寨铜矿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人发现了白旗寨一带有铜矿矿脉,于是设立白旗寨铜矿,组织铜矿开采。日本人投降后,铜矿废弃。新中国成立后,苍石发现富铜矿,于是将日人废弃的白旗寨铜矿、树基沟铜矿、孟旗沟铜矿、清原北山选矿厂并入苍石铜矿,组建红透山铜矿。

马戏团变成特务团

  1944年晋察冀派共产党员王化南来铁岭进行地下活动。他组成一个马戏团,在铁岭东部大甸子、鸡冠山、白旗寨演马戏。日本投降后,他拉队伍成立八路军特务团,在铁岭城内招兵近千人,组建三个营。这支部队编入冀热辽16军区24旅69团,成为主力。

沈铁抚联合县领导下的白旗寨

  1946年4月12日,在敌人大举进攻时,铁岭县党政军“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全县一分为二,东部山区被划入沈(阳)铁(岭)抚(顺)联合县。

  沈铁抚联合县地处中长铁路以东,奉(沈)吉铁路以北三角地带突出部位,沈阳、抚顺、铁岭三大城市的中间地区。因此,联合县保安团在这一地区坚持军事斗争,不仅对沈阳、抚顺、铁岭的国民党统治构成了直接的威胁,而且严重威胁其通向北满、东满的交通线。为此,国民党处心积虑地妄图消灭这股革命力量,以解除心头之患。1946年7月,保安团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被迫退出蒲河地区。沈阳、抚顺、铁岭等地的国民党军队为了牢固地控制这块地区,在铁路沿线的蒲河、刘千户、会元堡等地增设据点,而对于离铁路较远地区,国民党则频繁出动,组织军事力量围剿。

  到1946年9月,联合县及县区武装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多次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主力部队及地方反动武装等奔袭侵扰,有效的控制了大甸子、李千户、宿老屯、鸡冠山、白旗寨等地,并以此为基础,到处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搅得敌人日夜不得安宁。

沈铁抚联合县保安团

  沈铁抚联合县保安团的前身是沈北蒲河总区的保安大队。1946年4月,在铁岭县李千户村成立沈铁抚联合县保安大队。以蒲河总区保安大队为基础,将铁岭县大队到东部的二连编为第四中队,抚顺县大队一个连编为第五中队,刘千户分区队编为第六中队,组成了由6个中队(不久即成连)组成的联合县保安大队,不久改称保安团。联合县委副书记戴昊任大队长,原铁岭县大队政委徐振宇任政委,原抚顺县大队副大队长张友才任副大队长,原铁岭县大队参谋长李万邦(红军长征干部)任参谋长。部队合编后,各连仍在原驻地活动。

  由于沈铁抚联合县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加剧了敌我双方对这一地区的争夺和控制,形成了长时间艰苦拉锯局面,沈铁抚联合县保安团做出重要贡献。

夹河厂会议

  1946年10月16日保安团在曾家寨被敌围袭,损失了一个排。在国民党重兵不断包围下,形势十分严峻。县委当时以为,这是敌人对我军10月2日攻克西丰县城的报复性扫荡,咬咬牙就过去了。其实不然,后来才知道,敌人的扫荡,虽然是带有报复性质,更主要的是其东北战略计划所致。

  在这种情况下,10月22日,县委在夹河场召开了全县党、政、军干部会议,戴昊、程序、苏简、丁贤等人和各区区委书记、区长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分析形势,集体讨论了对策问题,面对敌人的猖狂进攻,县委是撤出,还是继续坚持?经过大家讨论,会议决定,暂时撤出联合县境,向辽东腹心根据地转移。

白旗寨曾经更名红旗寨了吗(白旗寨曾经更名红旗寨)(2)

腰寨子歼灭战

  1946年10月30日鸡冠山战斗到上午10点钟,敌人逃到腰寨子。这次战斗,打得非常漂亮,毙敌48人,伤敌30余人,俘敌30余人,缴获马10匹及大批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保安团只有1名战士负轻伤。我埋伏在那里的部队,见敌群中挟着许多老百姓,机枪射手没有射击,残敌才逃出埋伏圈。

沔阳沟集结

  腰寨子歼灭战后,周围情况仍然很紧张,敌人正调兵遣将迂回合击,县委带着许多伤病员、妇女、孩子,部队很难机动作战。经县委同志商量后,决定过沈吉路,找到辽东三地委,在那儿把后勤人员安顿后再返回沈铁抚。

  联合县保安团及县区干部、区中队,于1946年11月3日,由夹河厂出发,到沔阳沟集结,临时把全县干部、战士编为两个团,一团是作战部队,二团是干部和家属。编好后连夜出发到弯甸子一带打听,新宾永陵驻有国民党军队,三地委已转移。原打算在这安顿后勤家属计划落空了,只好继续向东。

  在夹河厂沔阳沟集合,按计向后方转移,暂时出县境。全部人马连夜经过六家子、门坎哨,通过浑河至木匹沟,4日进至油葫芦沟。在油芦沟发生战士逃跑事件,团长戴昊作了政治动员,稳定了部队情绪。随后部队在敌人的空隙中,穿山越岭,终于在11月14日安全抵达八道江与军分区和省委取得联系。沈铁抚联合县党政军900多人基本上整建制地撤到南满后方。在八道江受到辽东军区通报表扬。

鱼水情深

  1946年10月初,国民党大举进攻辽东各县,我东北民主联军主力部队与沈铁抚联合县机关、保安团全体人员,向八道江转移。有些伤病员不便随部队活动。西大林子、李家堡、树基沟的群众主动要求把伤病员留下,安置在山沟养伤。西大林子村农会干部康景荣和乡亲们,集粮食、药品和所用物品。已走到清原县六家子,铁岭县鸡冠山区的群众跑几十里地报告国民党军队活动情况,该区下峪村妇女冒着危险把群众做的军鞋送交保安团。伤员们被百姓精心照料,一个月部队回来后,终于使这批伤病员康复归队。

回师孤家子

  在八道江,除县委副书记苏华返县外其余成员无变化,县政府班子做了调整,杨竺桓另行分配工作,苏简继任县长。保安团和县直机关进行了精简和整编,部分干部和全部妇女以及保安团中的病弱伤残同志留在后方,选拔了一部分战士充实主力部队,决定返回敌后的有570余人。在更换了冬装补充的给养后,下旬遵照上级指示,在辽宁二地委军主力部队的配合下,沈铁抚联合县、开原、西丰三个县区武装迅速回师辽北。

  11月19日,从八道江出发,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6天连续进行了5次战斗,经过20多天的边走边打,于12月8日,到达夹河厂、孤家子一带。

首战白旗寨

  县区武装撤走近一个月时间里,国民党军在凡河沟、柴河沟等重要据点仍驻有新六军运输团、207师等主力部队驻守。各村又搞起了反共自卫团,少的20多人,多的70多人。建立保甲制与警察所,实行连坐法,一边抓兵、派款、征粮、反清算,一边搞反动的欺骗宣传,破坏共产党和群众的关系。

  为尽快在敌后站住脚,坚持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沈铁抚联合县保安团和开原县大队作为先头部队,决定联合行动,确定同时在东部山区,率先拔掉敌人防守比较薄弱的柴河沟黄旗寨、凡河沟白旗寨、鸡冠山等三个据点。

  12月10日,县保团兵分三路,突袭敌军。在沈铁抚联合县保安团突然袭击下,毫无防备的白旗寨守敌仓促弃寨,夺路而逃。

  再回到白旗寨时,当地农民在生活极端困苦的条件下,自动上山打野味,给县大队改善生活。这些军事行动不仅初步打开了局面,生存了下来,而且为在辽北开辟敌后根据地提供了初步经验。

白旗寨歼敌

  1947年6月下旬,联合县保安团配合东北民主联军一纵队三师(号称滨海支队)在白旗寨同国民党新六军十四师作战,打死打敌人160多人。

白旗寨阻击战

  1947年7月11日,我东北民主联军四纵队十师和十二师两个团,完成对驻鸡冠山国民党二十七师一旅三团和一个弹炮营的包围,联合县保安团配合我主力攻克白旗寨并阻击抚顺增援之敌。

2022年7月8日刘兴晔整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