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是写的什么(罗贯中无心一笔)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人】,蜀中孔子谯周的得意门生,西晋著名史学家。其著有史书《三国志》,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权威的三国史籍,后世将此书列为中国二十四史前四史,与史记、汉书、后汉书齐名。

罗贯中是写的什么(罗贯中无心一笔)(1)

陈寿素来有良史之称,他虽然是蜀国人,也在蜀国为官多年。但是在编写《三国志》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偏私蜀国。比如魏国是曹丕承继汉朝而立,在书中他仍然尊奉魏国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曹丕、曹睿写了本纪。当然!他更没有偏私魏国,虽然在名义上尊魏国为正统,实际上却是将三国单独立传,收集各国的资料综合考证,最后编辑成册。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而并非魏蜀吴中某国的一家之言。

同时期夏侯湛也在作《魏书》,当他看到陈寿的《三国志》之后,认为自己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了,就毁弃了自己本来的著作。——即说明陈寿的《三国志》,是叙述非常全面以及非常公正的三国史籍。

罗贯中是写的什么(罗贯中无心一笔)(2)

然而!在评价诸葛亮的时候,陈寿说了这么一句话。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亮之器能政理,抑亦萧、管之亚匹也!意思就是说,诸葛亮善于治理,奇谋、将略稍逊一筹。在政治方面与萧何、管仲是同一流人物。即是陈寿说的“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因为缺一位韩信一样的良将辅佐,所以北伐事业未能成功。

罗贯中是写的什么(罗贯中无心一笔)(3)

很多人把这段内容当作陈寿在故意贬低诸葛亮,由于诸葛亮的影响力过大,导致很多人对陈寿不满。

殊不知,诸葛亮对后世的影响力,根本就离不开陈寿的推波助澜。如果没有陈寿的《三国志》,他的生平事迹又有几人真的知晓呢?蜀汉投降后,在写《三国志》之前,陈寿就将诸葛亮的文章、兵书、奏折编辑成册,撰写了《诸葛亮集》上报朝廷。——按理说,陈寿应该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才对。没有必要因为喜欢诸葛亮,而去刻意抹黑陈寿!

罗贯中是写的什么(罗贯中无心一笔)(4)

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并没有错,说其不善于奇谋,事实确实如此,历史上的诸葛亮确实没有献出比较经典的奇谋。但这并不代表陈寿否定了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因为军事也分为很多种。比如韩信就是善于奇谋,善于统军征战四方的军事家。而张良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精于战略与奇谋。张良当然也是军事家。陈寿这么说并没有否定诸葛亮是军事家的事实。

陈寿把诸葛亮比作萧何、管仲之辈,同样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本就常常自比管仲、乐毅,陈寿的定位,跟诸葛亮的自我定位基本是一致的。并不存在冲突性。

罗贯中是写的什么(罗贯中无心一笔)(5)

——网络上抹黑陈寿的人,主要认为陈寿是陈式的儿子,说陈式是马谡的参军,街亭兵败被诸葛亮一并斩杀了。因此!他们认为陈寿记恨在心,故意抹黑诸葛亮。

笔者已经遇到过好几次了,说陈寿的《三国志》不公正,故意贬低了诸葛亮,因为他是陈式的儿子。对此!我非常的愤怒,也非常的不解。

事实上!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陈寿怎么可能是陈式的儿子呢?在《三国志》中,但凡提到陈式,书中都是直呼其名,古人最讲究的就是长幼尊卑。如果陈式真的是陈寿的父亲,他敢在三国志中直呼其父的名讳吗?岂不会背上大逆不道之罪。况且马谡被斩的时候,并没有所谓的参军陈式陪葬。陈式在第三次北伐战役中,还奉命攻打武都、阴平二郡呢?这件事在《后主传》中有明确的记载。

罗贯中是写的什么(罗贯中无心一笔)(6)

这种说法并不是民间传说,而是源自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因《三国演义》大火之后,一传十,十传百,后世大多都信以为真了。在罗本“演义”第四次北伐战役中,陈式被诸葛亮斩杀,原文小注中提了这么一句。原内容如下:

后陈式之子陈寿为晋平阳侯,编《三国志》,将魏延为证,绝言孔明入寇中原。

罗贯中为了体现诸葛亮的十全十美,或许也就是这么随便一说。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句话在后世,反而成了人们抹黑陈寿的一手资料。罗贯中的无心之失,致使陈寿背负了百年骂名,使一度被以公正示人的《三国志》,也屡次遭到了质疑。——不过这句话很快就被删除了,毛宗岗评改《三国演义》的时候,认为这句话不妥,便删掉了这一段。因此!现在我们市面上的《三国演义》,几乎都没有这段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