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遗址铜铃(金沙石磬礼乐之声)

金沙遗址铜铃(金沙石磬礼乐之声)(1)

金沙遗址 本报资料图片

金沙遗址铜铃(金沙石磬礼乐之声)(2)

出土的石磬 图片由金沙遗址博物馆提供

开栏语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蜀文化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其中也包括音乐和舞蹈方面的文物。这些音乐舞蹈文物,贯穿了各个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及浓郁的地方特色,为研究我国古代音乐舞蹈的发展、了解古代蜀人的文化娱乐和精神生活,提供了生动而形象的实物资料。本版推出文史学者卢升弟先生的《四川音乐文物》系列专栏,以飨读者。

音乐舞蹈作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们的原始形态虽然大多已经消失湮灭,但在博物馆和民间收藏中,依然保留着大量的音乐舞蹈文物,有的甚至还深埋在地下,等待着人们去挖掘发现。

2006年,成都金沙考古遗址现场,第六次考古发掘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这天,磨底河南侧的梅苑祭祀区一个探方坑内,一大一小两块石片出现在考古人员的面前。在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教授十分兴奋,确认这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乐器——石磬。据专家介绍,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石磬,也是“我国首次发现在祭祀遗迹中出土石磬的唯一例证”。

磬在远古时代被称作“石”和“鸣球”, 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石磬就是石制的“磬”,我国古代典籍《礼记·乐记》中说“石声磬”, 唐代人孔颖达解释道:“石声磬者,石磬也。”

早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劳动中偶然发现,敲击一种片状石可以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令人身心愉悦。于是,他们便在劳动之后的空闲时间或是丰收时节,一边敲击着这种石头,一边戴着野兽面具,踏着节拍,手舞足蹈。“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益稷》)、“既和且平,依我磬声”(《诗经·商颂》)就是这样的情景再现。后来,这种用于敲击的石头,就逐渐进化演变为打击乐器——磬。

石磬的形状,主要有直背、折背、弧背和倨背四大类型,十多种小的形式。磬的制作材料早期主要有石灰石、青石和玉石,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开始使用金属材料。

石磬的种类有两种。单件较大的磬,称为特磬,最早用于民间乐舞娱乐,后来被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殿堂礼仪等活动。西周以后,特磬逐渐被编磬取代。由若干件磬编成一组使用的叫编磬,较之特磬,编磬发出的声音更为丰富。编磬大约出现于商代晚期,以3件为一组,后来逐步发展到16件为一组。编磬可以演奏旋律,主要用于宫廷雅乐和盛大的祭典活动。自商代晚期之后,我国历代宫廷乐中一直都在使用编磬。

据考古发掘报告介绍,金沙遗址出土的这两件石磬,出土时一左一右平置于夯土层中。

较小的一件石磬石质坚硬,灰中泛白。长76.0厘米,高36.0厘米,厚3.7厘米,双面对钻穿孔。磬体呈马头形,六边,表面光滑,厚度比较均匀。磬体表面有两条阴刻的双线平行直线和打制琢磨的加工痕迹。

较大的这件石磬,同样石质坚硬,灰中带黄。体长107.0厘米,高58.0厘米,厚3.7厘米,是目前已知我国古代出土的最大的石磬。制作较为粗糙,出土时保存完好。形状为半圆弧状,对钻穿孔。磬体的加工比较复杂,一面较平整,另一面则有些高低不平。边缘有打凿痕迹,形成大小不同的扇形层面,应当是调音加工留下的痕迹。悬挂时垂直下沉,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敲击时基本无晃动。

这两件石磬,形制相差比较大,并且被有意摆放在一起,似乎可以认为它们是一套由两件石磬组合的编磬。

古蜀曾是青石的产地。史料记载,蜀中有青石山,“此山,天下青石无佳于此,可为钟磬”。据专家考证,青石山即今潼南县南的青岩山。著名学者蒙文通先生认为,《山海经》中关于磬石的记载,应当在巴蜀和荆楚一带。我国古代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也有梁州(大致范围在今四川和陕南地区)出产磬的记载。从这些资料分析,金沙遗址出土的这两件石磬,很有可能就是由蜀本地出产的石材制成。

金沙祭祀区内同时出土两件石磬,说明早在3000多年前,古蜀国已经有了大型的祭祀仪式和比较规范的礼乐制度。这两件石磬对我们了解灿烂的古蜀文化,研究我国古代礼乐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6月9日,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由各方专家对石磬进行电子音乐声学测试的场面:当特制的木槌撞击磬面时,随着电子仪器上不停闪烁的音频和振动的声波,一阵阵来自远古的礼乐之声回荡在观众的耳中,清亮、圆润、祥和,余音缭绕,经久不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