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斐然才高八斗(百年萃英门之孙云锦)

孙云锦是甘肃贡院考出去的举人中最沉默的一位,虽然为博学进上,但在黑暗政权的统治下,加之他恃才傲物的性格,最终屈没一生。

文采斐然才高八斗(百年萃英门之孙云锦)(1)

昔日的兰州老街

孙云棉(1861-1913年)原名东善,字天章,庄浪县水洛镇李庄人,为庄浪五进土之一。他是一位非常用功致学的人、年轻时,曾独自一人吃住在紫荆山后堡四五年,不与人来往,潜心苦读,博览群书,终得胸载万卷,出口成章。他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后在京应试期间,北京发生了近代著名的“公车上书”事件,他与庄浪举子柳缝原二人参加了这一爱国运动。

文采斐然才高八斗(百年萃英门之孙云锦)(2)

昔日的紫荆山

光绪二十五年,孙云棉在京城股试中戊成科三甲172名进士后,签封四川候补知县。这期间,他受邀曾任灵台县教谕,主讲于阿阳书院、固原书院,任紫荆山道南书院山长和宣统元年《甘肃新通志》分纂等职。

昔日的兰州

孙云锦一生性格孤僻,恃才傲物,蔑视权贵世俗。他在《赋得松柏耐岁寒》一诗中写道:“阅尽繁华境,山空木叶干。唯留松与柏,独耐岁之寒。本性终难改,绿险不可干。孤标凌岭上,劲节纵云端。”他乐于助人,有求必应,对于写写文章、议议家事之类的事,从不推辞。他曾写过这样的话:“不论贫富裕贵贱,谁家有事我出贤。”

孙云锦,堂堂一位博学进士,在黑暗政权的统治下无用武之地,屈没一生。陇上名士孙燕天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天之既生贤哲,缘何湮没殆今,烨然而来,脱然而去,是今人不可解也。”

文章出自《百年萃英门》,主编:李玉民,出版于兰州大学出版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