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人口远期目标(重庆主城都市区增加至2800万人)

前几天看到的这样一条消息,规划至2035年,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常住人口增加至2800万人?是的,你没看错,这都得益于重庆主城区的扩容,把渝西地区的12个区县纳入了城区主城区,使重庆主城区的城市规模再度扩大,产业发展也将升级,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强劲有力的支撑。

重庆主城人口远期目标(重庆主城都市区增加至2800万人)(1)

重庆主城区风光(图源:网络)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重庆主城都市区的人口才2050万人,2020年至2035年之间要增加800万,每年增加50万人左右。其中:原主城九区的总人口才890万人,到2035年增加至1000万人,还得增加110万人左右,还预留了30万人的空间。而主城新区的总人口才1160万人,到2035年增加至1800万人,还得增加640万人左右,使主城新区成为重庆“一小时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重庆主城人口远期目标(重庆主城都市区增加至2800万人)(2)

重庆主城都市区规划(图源:重庆日报)

那么问题来了,主城都市区的人口增加至2800万人,渝东北和渝东南的人口是不是要减少800万人?

其实当然不是,据我分析,规划至2035年,重庆全市的常住人口有望达到3600万人左右,最高3800万人。如果以2035年常住人口达3600万人为例,主城都市区人口2800万人,那么渝东北(除了万州)和渝东南的人口应该是800万左右,减少了200万人。

重庆主城人口远期目标(重庆主城都市区增加至2800万人)(3)

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图源:重庆事务所)

目前,渝东北和渝东南的常住人口总共为1086万人;其中:渝东北的常住人口813万,渝东南的常住人口273万。预计在未来15年的时间里,如果渝东北(除了万州)和渝东南这两个区域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话,那么会减少200万人,将减轻生态压力。

重庆主城人口远期目标(重庆主城都市区增加至2800万人)(4)

“一区两群”协同发展(图源:上游新闻)

所以说,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和“一区两群”的战略驱使下,留给渝东北(除了万州)和渝东南的经济调整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渝东北和渝东南能够发挥好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把生态优势转为产业优势,才能减少两群中的人口外流。

重庆主城人口远期目标(重庆主城都市区增加至2800万人)(5)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图源:百度百科)

我们再来解释一下括号里打的“除了万州”的意思:在之前的《万州加快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区发展》这篇文章中提到:从人口分布来看,主城都市区的人口已经呈现出净流入状况。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除了万州)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人口还是净流出状况,但是随着重庆主城都市区的经济发展快速崛起,两群中的人口(除了万州)正在加速向主城都市区聚集,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未来规划着重发展旅游和生态是对的。

重庆主城人口远期目标(重庆主城都市区增加至2800万人)(6)

万州城市新貌(图源:平湖万州)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万州的人口已经是回流状况,从2009年到2019年之间,万州的人口由155万增加至165万,常住人口增加了10万人左右。目前,万州人口还在不断的增加,不像渝东北和渝东南其区县一样,因为万州以前作为地级市,现在依然发挥较强的辐射能级,既是区域中心城市又是经济中心,定位也很高,发展潜力大,未来要立足大城市格局,加上已有的国家级开发区,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规划至2035年,万州的常住人口有望达到200万人以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