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最亮的星叫什么(夜空中最亮的星)

昨晚关注各大直播间也没等到“七星连珠”的天文奇观,今天在网上各种搜,只为找相关的照片欣赏一下这一奇观。

天空中最亮的星叫什么(夜空中最亮的星)(1)

在想,九大行星一直沿着自己的运行轨道围着太阳转圈圈,能转到一条线上,这是时间与概率问题,这么难得一遇的奇观错过了确实会感到些许遗憾。

天空中最亮的星叫什么(夜空中最亮的星)(2)

然而,看着窗外的夜空,肉眼可见的“夜空中最亮的星”也就那么几颗,没有天时和地利,完全分辨不清。

科学家根据计算结果,选出了近300年间(1850——2150年)7个以上行星的“行星连珠”,θ角的最大值,把角度小于13度的列入“行星连珠”,这种天象共有17次。

所以,人的一生能遇见一次多难得。

距现在最近的一次“行星连珠”发生在2000年5月20日零时(一说时间是2000年5月5日16时08分),θ角12.6度。此时,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冥王星,这七大行星排列在12.6度的范围内(注:这一次七星连珠(Seven stars in a row)地球在太阳的另外一侧,其他行星在太阳的一侧),上一次“七星连珠”发生在1965年3月6日9时(一说时间是1962年2月5日9时),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冥王星排列在9.3度的范围内。

2149年12月6日4时发生的将是“八星连珠”,其余16次都是“七星连珠”。2000年的“行星连珠”为30年一遇。

由于各行星环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不同,它们在天空中的排列组合呈现千姿百态。“七星连珠”只是一个称谓,不特指哪七颗星星(不像“北斗七星”),只要是太阳系内行星、大卫星(月球)、太阳之中任意七颗星排列在很小的角度上都叫七星连珠。

太阳系上演的这一罕见的天文奇观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些穿越剧。

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通俗的是指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A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B时空)的事件。

看过清宫剧《宫锁心玉》都知道晴川和良妃都是穿越而来的。

天空中最亮的星叫什么(夜空中最亮的星)(3)

这段剧情描述提到“钦天监”和“九星连珠”。虽然是虚构的成分,但是小说作者和编剧也不是胡编,也是根据一些史料进行了改编。

钦天监是一个官署名,掌管天文、历法等,历代多有设置,名称不同。周有太史,秦汉以后有太史令,属太常寺。隋设太史曹,后改为太史监。唐初设太史局,武后时改名浑天监,不久复为太史局,中唐以后又改为司天台。宋元改为司天监。明清称钦天监。设监正、监副等官职。随着西方宗教的传入,亦有个别欧洲传教士供职其中。

天空中最亮的星叫什么(夜空中最亮的星)(4)

在公元前206年古籍中记载了一次“七星连珠”,这是历史上最早关于七星连珠的记载,这一年秦亡汉兴。还有一些学者研究后认为,在公元前1059年也出现过“七星连珠”,这一年周朝取代商朝。公元690年也出现了“七星连珠”,这一年发生了武则天“废唐建周”。

因此,在古代,“七星连珠”被认为是不祥之兆。

还有一本叫《最后的灾难》的书准确地预测了2000年七星连珠的事情。作者认为“七星连珠”时,这七颗行星发出强大引力,将毁灭世界。该书引用巨石阵、 金字塔隐藏的密码、不明飞行物等资料,得出的结论是,强大引力,使地轴倾斜,将使南极的水吞没世界。还描写了灭世时的恐怖画面。

故事纯属虚构。

事实上那一年,什么灾难都没有发生。

我国的易学大师曾仕强认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有一个周期,往往七百年就会迎来一次大的变化。比如从周朝到汉朝是七百年,从汉朝到唐朝大概也是七百年,而从唐朝到明朝正好又是七百年。

所以发生“七星连珠”并不是什么不祥之兆,比如此天象发生时,秦朝灭亡但是汉朝却兴起了,这对于秦朝是凶兆,但对于汉朝却是一个吉兆。这说明,“七星连珠”带来的是推陈出新,迎来盛世。

出现七星连珠这样的奇观后,因地球在七星中位置的不同,同样会引发潮汐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地球肯定是有影响的,或是洪水或是干旱等。

有人认为,理论上说,七星连珠,至少会造成磁场引力变化而影响地球,可能导致地球一系列变化。有可能是气候到了一个轮回期,中原地区的气温,又要回到4600年前的状态。雨水充沛,草木茂盛。

古人把七星连珠又称之为“五星聚”,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颗太阳系行星的聚集排成一条直线,在古代是祥瑞之兆,可能会有“大人物”降临。

例如《史记》中就曾提到过周文王受命于“五星聚”后的1-2年。

当然,从现代科学角度出发,“五星连珠”以及“七星连珠”等天体连珠现象算是一种特殊的巧合。

提起“五星聚”,可能会提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一说辞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古代的“五星”指岁星、荧惑星、天星、太白星和辰星。天地回转,日月流逝,五星难以聚合。然而,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于东井,这在《天宫书》、《汉书》、《张耳传》、《汉纪》均有记载。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

天空中最亮的星叫什么(夜空中最亮的星)(5)

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面料上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篆体字样,边上用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绢带,其中3条残断。现藏于新疆博物馆。

长期以来,“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总被拿来与国家命运相连,很多人都将其与五星红旗和新中国联系到一起,由此还产生了相应的预言学说。其实,“五星”指五大行星,“东方”指古代星占术中特指的天空位置,“中国”则指古代的中原地区,即黄河中下游的京畿地区,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国家概念。连起来就是:当五星聚会出现在东方夜空,是对中原军事有利的。

如果不懂这些概念,是很容易被误导的。但是,在后续的考古挖掘中,专家又找到了另一块织锦碎片,上面还有三个字:讨南羌。通过对比发现,这两块织锦其实本来是一块,只是不知什么原因被撕扯成了两半,那么整句话就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

有了这三个字,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再产生与国家命运相连的歧义,显然这是对战争获胜的一种希冀与祷愿。实际上,这种祝福方式是古代占卜上一种十分常见的措辞,比如同期出土的“琦玮并出中国大昌四夷服诛南羌乐安定与天无疆”,意义相似。

“讨南羌”之战事,被记录在《汉书·赵充国传》中,西汉讨伐南羌前,汉宣帝曾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作为祝语写在诏书里面,以祈愿这次出征能够胜利。古人迷信这个,皇家更盛,足以见证天文星占在历朝历代发展史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