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我是一个高雅的人(郭德纲借古人来高雅的那些事儿)

郭德纲我是一个高雅的人(郭德纲借古人来高雅的那些事儿)(1)


商肆集中的地方,在古代又称作“市井”,《管子·小匡》曰:“处商必就市井。”在市井之中诞的文化,我们称之为“市井文化”,它是与高雅文化相对应的市民社群综合性的通俗文化。

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文化的演进总是伴随着雅俗文化的对应,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雅文化也是在通俗文化的基础上提高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市井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郭德纲在《你要高雅》这本书当中,介绍了很多古代有趣的市井文化。它们有的已经成为历史,有的在新时代中被继承发扬,有的随着社会的变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听戏、打牌、随份子、年会、春运......让我们随着郭老师,过一把古代人生活的瘾吧。

郭德纲我是一个高雅的人(郭德纲借古人来高雅的那些事儿)(2)

棋牌游戏

棋牌游戏,一直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其实古人也爱玩这些。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情况下,他们也需要通过娱乐来进一步提高生活的品质。

①双陆棋

“打马双陆”就是指双陆棋,它历史很长,最早起源于中东,有的人认为是埃及,有的人认为是巴勒斯坦。它在中国的起源也有两种说法,宋朝人高承编写的《事物纪原》记载:“陈思王曹子建制双陆。”说明双陆是曹操的儿子曹植发明的。但是潘自牧《记篆渊海》记载,“双陆乃出天竺”。他说双陆棋是从古代印度“进口”的。

郭德纲我是一个高雅的人(郭德纲借古人来高雅的那些事儿)(3)

国际上流传下来的双陆棋现在有统一的制式,黑白各十五个子,两个骰子。棋盘也是黑白两色,分成两个部分,上面画上两种颜色的三角形,每部分各十二个,一共是二十四个三角形。下的时候,点数大的先走。它看似简单,其实也复杂,是因为这其中的走法变化多端,像围棋,像跳棋,又像飞行棋。走的过程中也可以给对方的棋子设置障碍,不让对方走。

郭德纲我是一个高雅的人(郭德纲借古人来高雅的那些事儿)(4)

中国人玩双陆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玩法跟这个差不太多。唐朝人有一本叫《宣室志》的书,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是有个秀才做梦,梦见十五个老道跟十五个和尚在那儿排兵布阵,第二天醒来就顺着梦里的记忆找,结果还真找出一副双陆棋来,他这副双陆棋也是三十个子。而且根据考古挖掘,1974年辽宁就出土过一副辽代的双陆供,那副就是三十个子,印证了史书的记载。

郭德纲我是一个高雅的人(郭德纲借古人来高雅的那些事儿)(5)

②古代版“大富翁”:升官图

除了棋,我们现在还很流行玩桌游,大富翁就曾经风靡一时,其实古人也玩桌游。

升官图应该是中国礼最早的“大富翁”。

据明朝人朱国祯写的《涌幢小品·选官图》中记载:“今之选官图,唐人谓之骰子选格。”里面说的“选官图”就是升官图。根据这一记载可以判断,这个游戏至少在唐朝的时候就玩开了。

那这款古代的“大富翁”怎么玩呢?玩法很简单,就一张图纸和三粒子。图纸上面画满了中国古代大大小小的官职,玩家从“白丁”开始玩。刘禹锡的《陋室铭》里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白丁就是指没官没品的百姓。《三国演义》里管这个叫“白身”。

顺着这一格从外面一格一格、一圈一圈往里走,走到最中间的位置,就是图里面最大的官职,一般是“三公”之位——太师、太保、太傅。谁先走到这儿了,谁就算赢。

郭德纲我是一个高雅的人(郭德纲借古人来高雅的那些事儿)(6)

《大富翁》里面走几格、谁先走,都是靠据般子决定,升官图也一样。但是升官图里的筛子是特制的,数出来的数字,分别对应“德”、“才”、“功”、“赃”四档,代表做官时候的四种表现。如果是“德”、“才”、“功”就是往前走,如果是“赃”就是往后退。

升官图经历演变,每朝每代也都不一样,清朝的时候,达到顶峰。家家户户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必玩升官图。根据《海云堂随记》记载:“年除日,正月十五、三月十五......口上商民玩叶戏、扑老鸡、掷升官图,打满地锦着,再在皆是。”一直到民国,这个游戏还很流行。

郭德纲我是一个高雅的人(郭德纲借古人来高雅的那些事儿)(7)

古人开车那点事

现在说到开车,大家就会想到考驾照,很多人提起这个就是一把心酸泪,但是古人开车也很难。在古代,马车不是人人都坐得起的,那平常人要出个远门怎么办呢?骑骡子、骑驴,甚至骑牛。

能够熟练地驾车,是古代壮年男子必须要掌握的技术。君子六艺里的“御”说的就是驾车,以前有专门的“五御”来考核人们的驾驶技术。

现在考驾照是三个科目,但古人得考五个,分别是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这五大科目要是能考过,你就能顺利地“开车上路”了,那要是没考过怎么办呢?没关系,也能再考。不过考的次数有限制,甚至一直考不过还有惩罚。秦朝《除吏律》里就规定,如果考了四次还不过关,就会被取消考试资格,并且还要服四年的徭役。

第一个“鸣和鸾”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油门和离合的配合。鸣、鸾,是古代马车上挂的两个铃铛,一个挂在车厢上,一个挂在车辙的横梁上。马车走的时候,铃铛肯定会随着响,要求你在驾车的时候,两个铃铛的声音得协调一致,有节奏,不能稀里哗啦乱响。这要求确实不低,现在开车都不一定做得到。

第二个叫“逐水曲”,其实这就是给你一段曲折的水沟让你开,专挑路况糟糕的,考察开车人的临危应变能力。

“过君表”,君表是指标国君位置的旗帜,以前国君在组织打猎、会见诸侯、出兵打仗的时候,所在位置都会有旗帜标示。过君表,就是驾车经过君表的时候要向国君行礼。

科目四,“舞交衢”。“衢”说的是往来的大路,舞交衢就是在人流车流多的路口行驶,考验你的综合上路能力。

最后科目五叫“逐禽左”,这是实战考试,要求驾驶人追赶禽兽,将这些个禽兽驱赶至车辆的左侧,方便车上的弓箭手射杀。

看到古代的“驾考”难度,是不是瞬间觉得现在考驾照是个很简单的事了?

郭德纲我是一个高雅的人(郭德纲借古人来高雅的那些事儿)(8)

要是在古代要是出了交通事故,怎么处理呢?

唐朝宝应元年六月,高昌县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唐朝对外贸易发达,高昌城也是个国际化的大商都,街上的路人多马杂。一天,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一家商铺门前玩耍,这时一个工人正驾着一辆牛车,把城里的土坯送到乡下去,可能是因为疲劳驾驶,牛没驾好,车突然不受控制,冲向了两个小孩儿,把两个小孩儿的腰都撞骨折了。那个年头,腰部骨折基本上相当于瘫痪,能不能保住命都难说。

唐代的律法里,对驾车伤人的情况有专门的规定,肇事者可以先申请“保辜”,按现在的理解就是先取保候审为伤者筹集医疗费,等伤者情况确定,再按律法做出裁决。最后这肇事者被判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乡。可见古人的交通法也够狠的,我们还是要遵守交通规则,否则就真的要“行车不规范,亲人泪两行”。

其实不仅是撞伤人要受罚,对超速超载的处理在古代也有明文规定。根据《唐律疏议》,在没有公私合理缘由的情况下,在街道上飙车得挨板子。超载则是根据超出重量的多少打板子,超重越多,挨板子越多。如果超载太多,就不仅仅是挨板子,还要吃上两年的牢饭。

郭德纲我是一个高雅的人(郭德纲借古人来高雅的那些事儿)(9)

除了这些,书里还讲了诸如听戏、随份子、年会、春运等等古代的市井文化。看完书你会发现,你以为枯燥无聊的古代生活,其实也充满了平常人的乐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井文化"却也成为了人们追寻过去那种最质朴、原始、纯真的生活方式而认同的一种文化现象。

比如沿街叫卖的小贩各种腔调和韵律的呼唤声、某地街头特色小食品、摆地摊练把式、街头斗蟋蟀、路灯下众人围观的棋局、夏日里晚间街头竹躺椅上摇扇聊天喝茶的市民、吹糖人捏面人、沿街排开的剃头匠简易廉价的理发挑子......这些都属于“市井文化”范畴,不管它们是否高雅,作为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们都有其独特的美感与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