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婺剧全集白蛇传(婺剧白蛇传穆桂英两台好戏即将亮相西安)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见习记者 赵梓希)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团队即将在5月25日-26日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场演出,上演剧目分别为婺剧·滩簧《白蛇传》和婺剧·徽戏青春版《穆桂英》。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婺剧·滩簧《白蛇传》,由巫文玲、杨霞云、楼胜主演,该剧取材于民间传说“白蛇传”。全剧矛盾冲突以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同法海“人妖怎可混淆”的阻挠为主线,一方要冲破蛇与凡人间的障碍,另一方要维护天道秩序,情节跌宕起伏,大喜大悲,是一出符合现代观众审美趣味的爱情颂歌。这出戏唱腔优美文雅,委婉悠长,灵活多变,演出风格刚柔相济,文武兼具,演武戏时,则大锣大鼓,急剧强烈、气势激越,大胆吸收综合了其他现代艺术形式的表演技巧。其中《断桥》一折,在婺剧传统戏中脍炙人口,遐迩闻名,被誉为“天下第一桥”,更体现了婺剧文戏武做的表演特色。

金华婺剧全集白蛇传(婺剧白蛇传穆桂英两台好戏即将亮相西安)(1)

婺剧·滩簧《白蛇传》剧照

婺剧·徽戏青春版《穆桂英》,由陈建旭、高倩、李烜宇、姜窑红、汪光明、陈晓建、武延兴、陶永晶主演。故事主要讲述大宋年间,穆桂英与杨宗保相识相恋,最后大破天门阵的故事,这是一段中华民族巾帼英雄的千古佳话。

金华婺剧全集白蛇传(婺剧白蛇传穆桂英两台好戏即将亮相西安)(2)

婺剧·徽戏青春版《穆桂英》剧照

婺剧,俗称金华戏,含六种声腔。从六种声腔产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最早是产生于400多年前明代的高腔,依次是昆曲、乱弹、徽戏,这四种声腔在清代中期已表现为相对成熟独立的四个剧种,涵括了中国戏曲大类的主要单声腔剧种;清末,金华、衢州一带的徽班和乱弹班,将本地的说唱艺术滩簧和时调陆续搬上舞台,于是又增添了滩簧和时调两种声腔。至新中国成立,“兼收并蓄”,统称为婺剧。婺剧传统剧目和唱调音乐十分丰富,剧目有500多本,曲牌数以千计,并显有历史特征和地域特征,被专家学者誉为“明清戏曲文化博物馆”。

舞台表演乡土气息浓郁,粗放强烈;重武功,多特技,善夸张,见长文戏武做;有“大花过头,老生平耳,小生平肩,花旦平乳,小丑平脐”等动作特点。六种声腔,分腔分治,唱调、唱腔音乐多姿多彩,主奏乐器各不相同,尤以乱弹,因具风格独特的支声复调音乐而著称。

身为婺剧龙头的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依然生机盎然,展现出当今婺剧根在农村、枝在城市、花开境外的新景象。以中国戏剧“二度梅”获得者陈美兰为代表的又一代婺剧人,矢志不渝,追求艺术创新,通过创排《昆仑女》、《梦断婺江》、青春版《穆桂英》、《铁血红颜》等新型剧目,在继承婺剧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将婺剧艺术推向更高层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