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常规学习笔记(教师学习笔记教育教学二)

教师常规学习笔记(教师学习笔记教育教学二)(1)

教师教育教学知识点:

1、课程标准一般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部分构成。其中,前言部分主要阐释课程的性质与意义、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价值诉求、课程设计思路与总体框架(或结构),这是统率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依法执教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关系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政策等是人民意志愿望的反映,是维护人民利益点。依法执教是完成本质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它是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最根本的道德标准,具有现实意义。

3、素质教育的具体实现途径包括:

(1)国家各项教育政策措施,它能够确保素质教育发展路线;

(2)学校文化变革,它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3)新课程改革,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4)学校的基本改革措施,它是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

4、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因素。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期望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构成。自我期望能力,是个体设定自我发展愿景的能力,它是自我教育内在的目的和动力。自我评价能力,是个体对自我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评判能力,它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自我调控能力,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觉调节、控制自己思想与行为的能力,它是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机制。

5、常用的教学原则有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巩固性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6、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道德修养法和品德评价法。

(1)说服教育法侧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

(2)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情感和环境的因素,以境陶情,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3)角色扮演法指通过让儿童扮演处境特别的求助者或其他不同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使扮演者对他人及其社会角色的理解和认同。

(4)实际锻炼法则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7、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和操行评定。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班级成员的基本构成;

②班级群体的学业状况;

③班级群体的发展状况;

④班级日常行为表现。

(2)了解和研究班级个体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学生的基本情况;

②学生的社会关系;

③学生的学业和品德状况;

④学生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状况。

8、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感知运算阶段侧重于表现出靠直观动作认识世界、获得客体永恒性等特点。前运算阶段主要变现出自我中心、“泛灵论”、思维刻板不可逆、未获得守恒概念等特点。具体运算阶段强调守恒性、思维可逆性、依靠具体事物和表象进行简单抽象思维等特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从多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