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峰谈武术发展(武术科普的历史责任和重要意义)

武术科普的历史责任和重要意义

(摘自《武术科普为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第三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深耕文化资源,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转化、创新发展中,让传统武术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武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与自然和社会斗争中生存的“法宝”,它以特有的文化形态延续着我们民族的精神血脉,代表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维护正义、惩恶扬善、勇于拼搏的爱国主义精神。尚武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虽然随着冷兵器战争时代的结束和时代的进步发展,武术在战场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在减少,但由于武术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行悟道、延年益寿等多重价值而仍沿着体育的方向发展,仍然承担着“强民、强种、强国”,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维护民族尊严的历史责任和重担,应当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武术科普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唤醒沉淀在民众灵魂深处的尚武精神,激发民族的血性和胆气,凝聚民族的精神意志和力量,捍卫民族的尊严与自由,塑造中华民族强大的思想和灵魂,让民族的尚武精神永远高扬,让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薪火相传、代代传承,让中华文明的瑰宝更加绚丽多彩。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保护和传承中华武术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所有武术人和武术爱好者的伟大使命,我们要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让武术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武术科普是提高全民健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向全社会普及武术知识、弘扬体育科学精神、传播体育科学思想和锻炼方法,促进武术运动健康发展,对于推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武术科普可以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涵养民族的精神和气质,提升文化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软实力”,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展积极作用。发展武术要以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为基本前提,将发展武术文化作为武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化的力量助推中国武术向前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化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与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思想,增强传承传统文化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深入挖掘传统武术文化价值内涵,激发武术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着力构建武术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群策群力,迎接挑战,自立自强,奋发有为,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实际行动全力做好武术科普各项工作,让武术运动融入到群众体育运动中,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主力军”,成为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武术科普对于弘扬武术精神、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民心民力,促进文化强国建设,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徐浩峰谈武术发展(武术科普的历史责任和重要意义)(1)

武术经历几千年历史的洗礼和沉淀而流传下来,以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大力弘扬中国武术文化,赋予武术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凝聚民族尚武精神,增强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民族和文化归属感、认同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武术蕴含着许多历史人物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不仅影响着每一名中国人的气质和性格,更能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是我国战胜挫折和抵御外来侵略的重要精神支柱。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树立崇尚英雄的信仰,培养尚力、尚智、尚勇、尚武、尚德的品质,追求强健体魄、健硕刚健力量之美的理念,培养敢于亮剑,敢于挑战,勇于迎战,勇于担当,善于斗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阳刚思想和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英雄主义精神,让尚武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民族文化精神财富,让武术运动为塑造中华民族崇文尚武性格品质和强大的精神灵魂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中国文化以文、武形式相融汇而成,而武术是成就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主体基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有地位和影响力。武术是民族文化生命传承力量,在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弘扬中华民族武术精神,传承、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有利于对国民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有利于国民不断提升团结和凝聚意识,使之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对中国未来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武术扎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土壤中,几千年来,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武术诞生于中国,影响于世界。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武术已成为中华文化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作为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符号和文化名片,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武术必将会以全新的面貌,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徐浩峰谈武术发展(武术科普的历史责任和重要意义)(2)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强大主要是思想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和发展的推动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沃土,也是今天我们提振精神、凝心聚力的重要支撑。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诸子百家丰富深邃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根基,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世代相传,汇集成的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代表性,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撑起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思想和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要从中华民族灿烂深邃的思想文化中吸收营养,剔除、针砭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并不断吸收外来文明之精华,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和理论支持,同时也为中国武术思想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丰富的理论滋养。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精神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我们要倍加爱护,万分珍惜,真正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光大。新时代加强武术科普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施武术振兴发展战略,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实现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提供体育科普支撑。坚持强身健体,弘扬尚武精神,提升全民健康为理念,构建武术体育科普工作体系,助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让发展武术运动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让武术文化的积淀在现实社会中绽放出新的生命和活力。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奋鞭策马。武术科普是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需要全体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让武术科普工作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服务,为实施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体育强国、教育兴国、健康中国建设助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向所有为武术科普工作做出贡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徐浩峰谈武术发展(武术科普的历史责任和重要意义)(3)

作者: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海卢氏,飞宏子,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共产党员,武术世家,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文圣拳全国总会副会长、秘书长,文圣拳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研究专家,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吉林省武术科普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文圣拳武学三部曲》编者,即第一部《圣拳经典》(作者:卢飞宏、张丽光),第二部《文圣论道》,第三部《大道之行》(上、下册)约200余万字的武学巨著。

2022年9月7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