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税收制度有哪些(谁建立了税收制度)

古代税收制度有哪些(谁建立了税收制度)(1)

最近这几年,国家对偷税漏税抓得特别严格。特别是明星和网红这样的高收入人群,一年的收入就能抵上普通人不吃不喝几千年的工资,却还要想尽办法地偷漏税。从阴阳合同,到税收洼地,到税收核定,手段层出不穷。

不过大家要是以为,逃税是这些年才出现的事儿,那可就错了。咱们纵观古今中外,可以说,自打人类社会从原始部落走向国家,只要有税收,就会有人避税、甚至是逃税,和国家的税务部门展开一场猫鼠游戏。

这税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夏商周建立以前,三皇五帝说起。

古代税收制度有哪些(谁建立了税收制度)(2)

上古时代留下来的文字记载几乎没有,所有的故事只能口口相传,几百年上千年地传下来,就容易变味儿,变得有些神话色彩,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神话和传说就都是好事者凭空捏造的。所以,咱们说税收的历史,还是要从传说时代开始讲起。

怎么判断一个上古社会有没有出现税收呢?当然得看当时的经济和生活条件。一个社会如果要有税收,肯定得满足这么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个,生产力得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吃饱了还有的剩。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要有一定的剩余产品,要不自己还不够吃不够用,哪里还有那个能力交税呢?

第二个,必须得出现私有制。如果没有私有制,所有的东西都是大家共同所有的,那还谈什么税不税的?不就是把东西从一个口袋里掏出来,然后放进另一个口袋里吗?

第三个,已经形成了国家。国家的几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有疆域的划分,而且有专门的公共权力,行政啊国防啊等等,都不用靠人们自己来。

古代税收制度有哪些(谁建立了税收制度)(3)

《淮南子》里,有这么一段话,说在神农氏治理天下的时候,“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又说神农氏“威厉而不杀,刑错而不用,法省而不烦, 故其化如神。

可以看得出来,在神农时代,虽然已经出现了那么一小撮领导集团,但神农氏干的事儿,有点像后来大家族里头族长干的活儿,祭祀、调解纠纷、请家法。人们搞的是集体经济,吃的是大锅饭,种出来的粮食是一起分的。虽然每隔一阵子就要考核一下劳动成果,内部可能相应的核算和分配,但是和税收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别。

神农之后,黄帝治理天下。那个时期,一样属于氏族社会的部落联盟。像诸北、儋耳这样的周边的小部落,如果想要加入这个联盟,那就以部落为单位来上贡,作为加盟费。这也算不上是税收。

一直到尧舜禹时期,才出现了早期国家的雏形,也出现了早期的税收文化。

1. 大禹治水也治税

《孟子》里面,记载了孟子和魏国大臣白圭的这么一段对话。白圭听说,孟子主张低税率,就故意跑过来问他:“我想把税率定在二十抽一,也就是5%,你看咋样?是不是很仁政?”

谁知道,孟子听了竟然说不行,太低了。你要是个像北方貊国这样的落后小国,那5%就5%吧,估计够用。可你魏国地处中原,公共开支那么大,5%的税率怎么能撑得起来?最好还是沿用尧舜定下的规矩,十分抽一,也就是10%,这样最合适。

古代税收制度有哪些(谁建立了税收制度)(4)

在这里,孟子讲的是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顺便,也搬出了上古圣王尧舜的故事来加强一下说服力。不过,尧舜时候真的有税吗?税率真的是10%吗?我们暂且找不到其他能够支持的证据。但是,大家比较公认的是,尧舜之后的统治者,禹,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全国通行的赋税制度。

大家一定都听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吧?在四千多年前,气候骤变,降水异常,引发了一场持续几年的大洪水。当时执政的尧就派鯀去治水,结果治了九年,都没能把洪水给治好。后来舜上位,又派鯀的儿子禹去继续完成他爹没能做好的工作。

大禹接到命令,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尺就出发了,走遍了九州大地来治理水患。他不像他父亲,没有对洪水围追堵截,而是疏通水道,让水能顺利地东流到海别回来。就这样过了十三年,一直坚持在抗洪第一线,终于成就了治水大业。汪洋退去,农田山川又回来了,禹在人们心中的声望也达到了最顶峰。

古代税收制度有哪些(谁建立了税收制度)(5)

不过,大禹治水人人皆知,大禹治税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原来,这治水和治税,也有分不开的关系。

2002年,有专家在海外发现了一件西周遂公盨。距今已经有2900年的历史了。上面的铭文,一开头就是大禹治水,治水结束又收税的故事。“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迺差地设征。”《尚书》里也有这么一句话:“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您想,治理洪水,是一件大工程,得耗费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吧?在治理完洪水以后,汪洋变良田,也要重新组织开垦和生活吧?所以,大禹在完成治水以后,就重新划定了九州,确立了赋税缴纳制度,“任土作贡”。也就是,根据土地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贡赋的品种和数量。

这个时候的“贡”,就和以前的“贡”不一样了。以前的“贡”,是自发的、自愿的,属于各个氏族和部落对盟主的孝敬,没有什么义务性,更别提法律性。可是,“任土作贡”以后,谁要进贡多少,那就都是规定得清清楚楚,不能讨价还价。

古代税收制度有哪些(谁建立了税收制度)(6)

《尚书·禹贡》里甚至还提到,禹推出了一个“五服贡赋”之法。根据距离王城的远近,实行不一样的纳税办法。就拿最近的五百里甸服来说吧。第一个一百里,连谷穗到杆子,整株上缴。第二个一百里,只交谷穗。第三个一百里,交的是谷子。第四个一百里,交的是粗米。第五个一百里,交的是精米。为什么要这么复杂?因为距离越远,这运输起来不就越麻烦。

当然了,《禹贡》这篇也不是大禹时候写的。这个“五服贡赋”,其实也是后来人对上古时代的理想化。但无论如何,“任土作贡”,可以说是我国税收文化的源头。在禹之后,夏王朝的继承者们也把赋税制度发展得更加完善。

所以,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里总结道:“自虞夏时,贡赋备矣。”而后世的顾炎武也说:“古来田赋之制,实始于禹。”

3. 古代逃税第一人

上节咱们说到,大禹治水成功以后,开始实施贡赋之法。大小诸侯每年按要求缴纳贡品,以便统一管理。为了顺利地推行税法,大禹还开创了会计工作。

大家别误会,这个会计和现在的会计不一样,指的是天子把诸侯召集在一起开会,做一下绩效考核。《史记》里面提到,大禹是东巡到会稽,然后驾崩了。这个会稽,有人说就是现在绍兴的会稽山。这座山以前叫做茅山、苗山、涂山,就是因为大禹在这里会诸侯、计功过,所以才改名叫会稽山。

古代税收制度有哪些(谁建立了税收制度)(7)

防风氏,巨人族,有三丈三尺高

这么,这次夏王朝的诸侯大会,发生了什么呢?本来,大禹要在会议上检查一下税赋账目,总结一下诸侯们的各项业绩,然后论功行赏、论过处罚。各路诸侯都准时到场了,唯有巨人部落防风氏很不给面子,迟了三天都不到。

按照中国审计博物馆里对中国审计事业发展史的描述,大禹一声令下,全国第一次税收审计会议拉开了帷幕。会议重点审计了全国各地上缴中央财政的情况,结果表明,完成任务最差的是来自浙江德清的防风氏部落。

防风氏作为酋长,自认为是国家水利部门的精英,大禹治水的大功臣,不但谎称当地受灾严重,无力向中央政府交纳足额税款,甚至懒得按时参加会议,严重挑战了政府和财政权威。于是,大禹杀一儆百,以破坏财税制度的罪名,判处迟到三天的防风氏死刑。通过果断的杀伐决断,大禹在各诸侯国里树立了威信,也避免了中央财政收入被地方部落所侵蚀。

古代税收制度有哪些(谁建立了税收制度)(8)

按照这个说法,这个巨人防风氏,堪称是我国古代逃税第一人!不过,准确地来讲,逃税之说也是后人演义的一种说法。迟到的可能性很多,不一定就是偷税漏税,也有可能是单纯的藐视政权,甚至只是不幸碰上了交通拥堵。

但不管怎么样,大禹就这么杀一儆百地把防风氏给做了。《国语》里说,在千年以后,吴国攻打越国,还在会稽发现了一根大骨头。骨头之大,一车拉不下。吴国的使者就去请教孔子,孔子悠悠地说,这可能就是当年的防风氏!

作者:杨梅,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士,北京大学法律硕士编辑:凉三

@路上读书,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