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在今天人们的眼中,老虎只不过是动物园里憨态可掬的大肥猫,平日里最大的贡献就是以圆滚滚的姿态出镜的表情包,再加上表情包下面一句“胖虎我累了”,显得十分人畜无害。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就在20世纪50年代,湖南省曾发生过百虎围村的人间惨剧!

在这场惨剧中,村子里的牲口不仅被这群老虎们屠戮一空,甚至还有无辜的儿童也被老虎叼走。

为了向虎群复仇,也为了村子不再遭受老虎袭扰,猎户陈耆芳毅然扛起了猎枪,成立了打虎敢死队,势要将虎患铲除!

在6年里,打虎队总计打死虎豹138头,就连六百多斤的虎王也死在了枪下!

为何会出现百虎?打虎队又是怎样做的呢?他们经历了哪些艰辛?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2)

陈耆芳

“大虫”的起源

老虎,古称大虫,是极其危险的大型猫科动物。

有人会觉得,这老虎大倒是挺大,但与虫子却不沾边,为什么会有个大虫的称号呢?

其实在古代不仅老虎被叫做虫,其他的飞禽走兽也都被叫做虫,比如在我国部分地区至今仍有人将蛇叫做“长虫”,由此看来古人对“虫”这个字的确是情有独钟。

为什么古人喜欢将各种动物统统叫做虫呢,这还得从“五虫”这个词说起。

古人将“虫”分为五类,分别是指代鸟类的羽虫,指代虎豹等野兽的毛虫,指代乌龟等有甲动物的甲虫,指代鱼类的鳞虫,以及无毛无甲无羽无鳞的倮虫(即人)。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虎无疑应当归属于毛虫一类,而且还是最大、最凶狠、最狡诈残忍的那一类毛虫,属于毛虫之首,因此古人们便敬畏地将老虎尊称为“大虫”了。

另外,古人所说的“chong”也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虫”,而是另一个“蟲”字。

别看这两个字读音一样,但指代的意思却是天差地别。

“蟲”这一字在古代其实是对世间所有动物的泛称,一切动物都属于“蟲”这个范畴,哪怕是万灵之首的人也不例外。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就解释道:有足谓之蟲,无足谓之豸。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4)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这也是“虫豸”这个词的由来,后来由于汉字的简化,“蟲”这个字被简化成了“虫”字,而老虎也就从“大蟲”变成了如今令人费解的“大虫”了。

另外,关于“大虫”的由来其实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避讳!

证据是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那时的人们仍旧管老虎叫“虎”,因为在《礼记》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国苛捐杂税严重,老百姓们为了躲避徭役重税只好躲到了虎患肆虐的地方,孔子听说了这个故事后只好感叹一声“苛政猛于虎也”。

只不过到了唐朝时,因为唐朝皇帝特别注重避讳,不仅皇帝的名字要避讳,就连皇帝祖辈的名字也要避讳,如果谁不小心说出来带有皇帝名字的词,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5)

李渊画像

为了避唐高祖李渊的讳,龙渊剑不得不改名为龙泉剑。

当然了,宝剑这种事物为了避讳而改名倒也不算稀奇,最离谱的是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佛教里的观世音菩萨竟然也不得不去了那个“世”字,最后成了我们所熟知的观音菩萨。

由此观之,皇帝老儿的权利可要比神仙佛祖还大得多啊。

说回老虎,由于唐高祖李渊的爷爷名叫李虎,因此“虎”这个字民间是用不得了,于是唐代百姓便想到了虎乃毛虫之首,于是便称其为大虫了。

与虎结仇

20世纪五十年代,彼时的中国百废待兴,我国人民也是勒紧裤腰带建设废墟上的家乡。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6)

50年代老照片

为了让人民填饱肚子,当时的政策是鼓励人们狩猎山林中的野猪、野鹿等野生动物。

另外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少山林也被砍伐并被开垦成了农田,这就导致大量的野生动物失去了栖息地,野猪、野鹿、狍子等野生动物数量逐年递减。

据统计显示,一只华南虎需要70平方公里的区域生活,而且在该区域内梅花鹿不少于200只,野猪不少于150只,羚羊不少于300只。

在其他野生动物数量锐减的情况下,以中小型野生动物为食的老虎可就待不住了,没了食物的老虎们只好饥肠辘辘地下山觅食,这就极大地增加了人与虎正面接触的概率。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7)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在20世纪五十年代,老虎与人的冲突便达到了顶峰!

在虎患肆虐的顶峰时期,光是耒阳一个县城一天就有32人遭到了老虎的撕咬,被老虎吃掉的牲畜更是数以千计!

更是有传闻道,湖南通道县的一个名为高坪村的小村庄竟然发生了“百虎围村”的惨烈景象!

据说在老虎们围困村庄之前,村子里的牲口们便已经感觉到了异常,村子里放养的牛羊慌乱地跑回了圈子里,村子里的狗也在不安地吠叫,仿佛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正在阴暗之中酝酿,整个村子都笼罩在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不安之中!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8)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终于,一阵紧张急促的敲锣声打破了这种令人不安的氛围,村头有人大喊“老虎来啦”!

这时村子里的人们才发现,村子外面竟然围了许多只老虎!而且这些老虎越聚越多,竟然有超过百头的趋势!

要知道这个小村子里一共也就才八十来号人,哪怕是老弱妇孺齐上阵恐怕也敌不过村子外头的百来只老虎!

有些胆大的村民对着老虎敲锣打鼓,甚至还点起了篝火,可老虎竟然一点都不害怕,更没有因此散去!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9)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村民们只好关紧门窗,紧张而又害怕地瑟缩在家中,等待着老虎散去。

三天之后,老虎们在把村子里的牲口们屠戮一空后才心满意足地散去,甚至还有一个小孩儿也因为不小心跑出了屋子最后也被老虎给叼走了。

事后村民们梳理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发现整个事情的起因是一户村民将一窝虎崽带回了家中,母老虎闻着幼崽的气味找了上来,这才引发了这场惨剧。

眼看发生了如此严重的虎患,县长便请来了陈耆芳,希望由他来解决虎患。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10)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耆芳此人出生于湖南耒阳夏塘,他的家乡自明清时起便一直受虎患困扰,村中的牲畜时不时就会被从山上下来的老虎给叼走,就连陈耆芳十来岁的小孙子也在出门挖红薯时被老虎叼走吃掉了。

在与老虎结下了血仇之后,陈耆芳发誓要清除家乡的虎患,还自己孙子一个公道!

自那之后,陈耆芳便与两个儿子钻进了茂密的山林,与老虎展开了一场不死不休的战斗!

仅用一年,陈耆芳父子三人便猎杀了四十多头老虎!

周边地区的猎户们听闻了陈耆芳的事迹后也纷纷要求加入陈氏父子的猎虎行列,原本只有三个人猎虎小队很快便发展成了拥有五十多人、六个小队的猎虎组织!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群猎虎精英们不仅胆识过人,猎虎的手段更是多种多样,除了普通的陷阱圈套、弓弩猎枪以外,陈耆芳还自己琢磨出了一种神奇的猎虎毒药,把这种毒药往陷阱里一抹,老虎只要沾到一丁点就会动弹不得,最终只能坐以待毙。

除了普通的陷阱圈套,陈耆芳还专门针对老虎的硕大体型弄出了一款炸药陷阱,即在老虎啃噬过的猎物尸体上埋放炸药,当老虎再度靠近时就会触发陷阱,从而引爆炸药,最后达到重创乃至彻底杀死老虎的目的。

虽然说得轻巧,但猎虎队每次狩猎猛虎都要冒着牺牲生命的危险,为了鼓励猎虎队队员,县里大方地给出了每人每月三百斤粮食的补助,而且每打完一次老虎都要开一次表彰大会,从而鼓舞这些猎虎人的士气!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请来了陈耆芳以后,陈耆芳经过分析最终判断“百虎围村”必定是有虎王带领,正所谓擒贼先擒王,要想彻底清除虎患,那就必须先擒住这头虎王!

为了杀死这头虎王,陈耆芳带队深入山林,布下了天罗地网,最后终于一举击毙了这头体型壮硕的虎王!

事后有人称量了这头虎王的体重,发现这东西居然有六百多斤,光是体重就抵得上四五个成年男性!

在猎杀了虎王之后,群龙无首的老虎们陆续也都被陈耆芳带领的猎户队一一诛杀。

据统计,在1952年至1958年这六年时间里,耒阳共打到猛虎168只,其中有138只都是由陈耆芳带人杀死的,这也让陈耆芳得到了“打虎王”的美誉!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13)

周总理

不仅如此,由于打虎数量惊人,陈耆芳在1957年还被请去了北京,周总理亲自接待了这位打虎英雄。

然而也有不少野生动物领域的专家认为,百虎围村这一事件是以讹传讹的谣言。

因为猫科动物本就是动物里的独行侠,领地意识非常强,哪怕是小区里的流浪猫尚且会一言不合爆发战斗,何况是老虎这样的百兽之王呢?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老虎们只有在处于交配期时才会出现一公一母并行的场面,而在其他时间中老虎们之间根本不可能产生交集,更不会聚集起上百头老虎一起袭击村庄了。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14)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于村民口中的“虎王带领百虎袭村”,恐怕是因为当地百姓长期处于虎患的阴影之下,从而杜撰出的“鬼故事”,再加上湖南当地的确有虎患肆虐,于是便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形成了“百虎围村”这样的诡异奇谈了。

直至今日,“百虎围村”一事的真实性已经无从考据,曾经的当事人大多都已过世,只剩下“百虎围村”的怪谈流传至今。

目前网络上最被人接受的一种解释是:的确发生过猛虎袭村的事件,但袭击村子的老虎数量绝没有百来只那么多,顶多也就是十来只左右。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15)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他人得知了此事后便将其加工渲染,最后作为喝酒聊天时的谈资讲给旁人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原本普通的虎患袭村事件便逐渐演变成了骇人听闻的“百虎围村”了。

结语

上世纪的虎患不仅让湖南省的百姓们遭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也严重威胁到了当地人民的人身安全。

但谁承想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人人得而诛之的老虎竟然成为了珍稀的野生动物!

2001年,原本虎患严重的湖南省发布了一则调查报告,报告内容显示近些年来自然资源损毁严重,山林中的野生动物越发稀少,而曾经猖獗的老虎竟然成了濒危物种,整个湖南省发现的华南虎数量竟然不超过两位数。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16)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华南虎的数量锐减主要是因为栖息地的丧失以及上世纪人类对其展开的猎杀,据统计光是在1956年,全国售卖的华南虎虎皮数量就高达一千七百五十多张,由此可见华南虎被捕杀到了何种程度。

时至今日,华南虎已经沦落到只能依靠人工圈养才能存活的地步,而野生华南虎的数量更是稀缺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

但仅凭人工养殖是不够的,因为人工养殖繁育的华南虎势必会出现近亲繁育的现象,这样近亲繁育出来的华南虎不仅体格瘦小,更是在基因上有着先天不足,幼崽成活率极低。

河南熊耳山金钱豹(50年代的百虎围村)(17)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论是曾经的“百虎围村”,还是今天的华南虎逐渐式微,本质上都是人类对大自然索求无度所导致的。

希望我们能保护好大自然,寻找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从而让“百虎围村”的悲剧不再发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