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氏排名李姓排第几(百家姓历史名人)

百家姓氏排名李姓排第几(百家姓历史名人)(1)

百家姓

百家姓历史名人(五十八):李姓

195、铁拐李:

铁拐李(约公元前363年—前291年),原名李玄,字拐儿,又称李铁拐、李凝阳、李洪水,巴国津琨(今重庆市江津区石门李家坝)人 。中国民间传说及道教中的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之首。

据传李玄幼年时天资聪颖,闻名于巴国。老子骑牛云游巴国时机缘识得李玄,见其非凡,给予点化。巴王多次邀请李玄为官,均遭拒绝。公元前316年,巴国被秦惠文王(嬴驷,战国时秦国国君,秦孝公之子)所灭,李玄从此看破红尘,去华山学道,晚年修道于石笋山。成仙后,铁拐李精专于药理,并炼得专治风湿骨痛的药膏,恩泽乡里,深得百姓拥戴,被封为“药王”。

百家姓氏排名李姓排第几(百家姓历史名人)(2)

八仙过海

196、李昌:

李昌(1914年—2010年),原名雷骏随,乳名随三,土家族,湖南省永顺县塔卧镇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党青年工作、科教工作和纪律检查工作的优秀领导干部。1928年,李昌离家去杭州、上海求学。1931年秋,李昌进入同济大学附属高中部,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和爱国学生运动。1934年,李昌到北平华北中学继续读书。1935年,李昌考上清华大学物理系,后李昌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李昌任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团长黄华)第三先遣队队长。1937年2月,民先队召开全国大会,李昌被选为全国民先总队长。

1938年,李昌到延安后,主要从事青年工作,曾任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李昌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党委第一书记,国务院对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长等职。文革期间,李昌受到错误批斗。1977年后,李昌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中国科技大学第一副校长、中央纪委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2010年9月3日,李昌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6岁。

197、李强:

李强(1905年—1996年),原名曾培宏,字幼范。江苏省常熟市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线电专家、经济专家。1923年,李强就读于上海东华大学土木科。1925年8月,李强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李强任共青团上海浦东部委书记。1927年5月,李强任中央特科特务股股长,后任交通科科长。1928年,李强受中共中央委托,担负研究无线电收发报机的任务。

1952年,李强先后任外贸部副部长、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国务院顾问、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1996年9月29日,李强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一岁。

百家姓氏排名李姓排第几(百家姓历史名人)(3)

李葆华

198、李葆华:

李葆华(1909年—2005年),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之子。1925年,李葆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杀害后,李葆华经亲友掩护离开北京,赴日本留学。1931年,李葆华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东京特别支部书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葆华回国,参加上海人民的的反日爱国斗争。1932年4月,李葆华参加河北省反帝大同盟工作,后任中共北平市委书记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葆华任中共晋察冀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期间,李葆华任华北野战军纵队第一政治委员、华北局党校校长、北平市委第二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李葆华先后任水利部副部长、水利电力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安徽省第一书记、南京军区第六政委等职。文革期间,李葆华遭到迫害。1973年9月后,李葆华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二书记、贵州省政协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2005年2月19日,李葆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199、李寿轩:

李寿轩(1906年——1984年),曾用名李汉光,乳名武泗,湖南省宝庆(今邵东)人。1926年,李寿轩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唐生智,党代表刘文岛)当兵,参加了北伐战争。1928年,李寿轩参加了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李寿轩先后在红五军、红三军团任职,参加了长征。1937年,李寿轩任红二十七军参谋长。抗战时期,李寿轩曾任八路军总部司令部第三科科长、八路军前方总部教育科科长等职,率部参加巩固发展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李寿轩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参谋长、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支援辽沈、平津、渡江战役及解放全国的铁路抢修组织指挥工作。

1950年,李寿轩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曾任志愿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等职,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55年,李寿轩被授予中将军衔。1957年后,李寿轩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1984年9月22日,李寿轩因病在北京逝世。

200、李耀

李耀(1911年—2003年),原名李克新,安徽金寨人。1928年,李耀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李耀先后在鄂豫皖红一师、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红二十五军任职,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李耀在新四军任职,解放战争时期,李耀先后在太岳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陕南军区任职,率部参加诸多战役,完成了开辟陕南根据地和策应陕北及中原作战的战略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耀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顾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等职。1955年,李耀被授予中将军衔。2003年4月9日,李耀在北京逝世。

百家姓氏排名李姓排第几(百家姓历史名人)(4)

抗美援朝

201、李雪三:

李雪三(1910年—1992年),原名李育林,河南修武人。1928年春,李雪三在郑州考入西北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任排长。1931年,李雪三参加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在红5军团任职,参加了诸多战役和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到达陕北后,李雪三曾任红15军团政治部统战部长、陕南抗日第1军政治委员、红15军团警卫团政治委员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李雪三在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参谋长卢绍武)任职,参加了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参加了开辟豫北、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1年皖南事变后,李雪三到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雪三赴东北,先后在东北民主联军和第四野战军任职,曾任第四野战军第39军(军长吴信泉,政委吴法宪)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了攻打长春、保卫四平、三下江南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1950年10月,李雪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政委、志愿军后勤部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李雪三被授予中将军衔。1956年,李雪三回国后,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顾问。1978年初至1982年,李雪三任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政治委员。1992年12月22日,李雪三在北京逝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