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

在内地电视荧幕之上,老戏骨李幼斌凭借出色的演技,获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由他主演的《亮剑》、《闯关东》、《红日》、《国门英雄》等作品,也在不少人心中烙下了深刻烙印。

当然,如今的观众提起李幼斌,最深刻的印象还是《亮剑》里的“李云龙”。毕竟,这个气质凌厉、表情多变的角色,在表情包界有着太过显赫的地位。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1)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2)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3)

除了在电视荧幕中活跃,在电影大银幕上,李幼斌也出演过不少经典的作品。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一部,李幼斌主演的经典电影作品。

这部作品,根据清末时的一起民间奇案改编而成。电影的服、化、道设计到位,演员们也都表现出色,影片故事的节奏紧凑,主题也十分深刻。

但如今的影迷们对于这部作品的名字,却都不怎么熟悉。它就是上映于1989年的经典老片《老少爷们上法场》。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4)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5)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先对电影的故事,进行简单回顾,同时说一说电影故事背后,对荒诞人性的诠释

01、荒诞的“官府追凶”

这部《老少爷们上法场》的故事,发生在同治年间的天津。电影的一开始,一群蒙面人潜入大牢,救走了一名被关押的人犯。这起“劫狱事件”,很快传到了北京,同治皇帝派遣钦差,赶往天津,处理相关事宜。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6)

原来在不久之前,一伙土棍烧毁了洋人在天津设立的一座教堂。洋人将炮舰驶入大沽口,以此逼迫清政府交出16名凶手。

之前被劫狱救走的人犯,正是这起“教堂案”的嫌疑人。洋人要求十月十九日交出凶犯,时间迫在眉睫,16名凶犯没能抓到,重要的嫌疑人也逃走,这让钦差大人十分愤怒。

为了尽快结案交人,钦差大人告诉天津道台、天津守备,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手段。钦差的话,让天津守备“张大辫子”产生了不少想法。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7)

钦差大人训斥完毕之后,张大辫子便开始行动,带领手下四处抓人、充当疑犯,结果搞得怨声载道。

张大辫子的做法,让钦差大人十分生气。钦差表示,随便抓16个人交给洋人,到时候这些“疑犯”到洋人面前喊冤、反供,岂不是丢了“大清国”的面子。就算找人顶替,也要找那些铁证如山的、心甘情愿的

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天津道台与张大辫子商议,决定花钱“买人顶罪”,四百两纹银买一名“凶犯”。打定主意之后,道台便将“买凶犯”的工作,交给了张大辫子。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8)

张大辫子有个外甥叫“金螃蟹”,是地面上出了名的泼皮无赖。张大辫子以“一个人纹银二百两”的价格,将“买凶犯”的工作交给了金螃蟹。

金螃蟹在街面上溜达时,遇到了另一个泼皮“二狠子”。金螃蟹心生一计,将“买凶犯”的差事,以“一人一百两”的价格,交给了二狠子。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9)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10)

天津地面正被“教堂案”搞得沸沸扬扬之际。锒铛入狱的强举人,从牢中被放了出来。

这个“强举人”家中三代从商、家境殷实,但强举人的父亲晚年却痴迷戏曲,做了伶人。清朝的法令规定,伶人出身者,祖孙三代不得参与科举考试。

而这个强举人为了出人头地,瞒报家境、参与了科考,虽然考中举人,但却因为身份泄露,身陷囹圄。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11)

刚一出狱,卖纸扇的老者“赛道子”,就来拜访强举人。赛道子向强举人说起了最近发生的“教堂案”。而天津道台与天津守备“出钱买凶手”的做法,让赛道子十分看不过去。

赛道子决定四处散发告示,揭露天津道台“重金买凶”的丑闻,并呼吁民众,共对外敌。

赛道子不认识字,想让强举人帮自己写告示,而强举人认为这是正义之举,于是欣然接受。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12)

刚答应了帮赛道子写告示,邻居“邋遢张”也来找强举人,希望强举人帮忙写一副挽联。原来,邋遢张的父亲不久前去世了,家中正在办丧事。

出于礼数,强举人到邋遢张的家中探望、拜祭,结果发现邋遢张的家中人来人往、悼客不断。

此情此景让强举人倍感疑惑,邋遢张不过是街头一个买簸箕的小贩,为何会有如此广博的人缘。正当强举人疑惑之际,他遇到了前来悼念的二狠子。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13)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14)

从二狠子口中,强举人得知,这个邋遢张因为家境贫困,没钱给自己父亲办丧事,于是以身卖命,从二狠子手中拿下了一百两银子,顶下了“教堂案凶犯”的罪名。

大家听说邋遢张以命换钱,给父亲办丧事,都敬佩他是个孝子,于是都赶来参加他爹的葬礼。而葬礼结束之后,邋遢张也被衙门派来的捕快带走。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15)

02、可悲的“16名替罪羊”

妻子死后,强举人一直与“窑姐”艳秋关系亲密,但碍于“艳秋”的身份,强举人一直未给艳秋一个名份。入狱之后,艳秋对强举人年幼的儿子照料有加,这让强举人十分感动。

如今出狱,强举人决定帮艳秋赎身,并娶艳秋过门。然而,强举人的举动,引起了金螃蟹的不满。原来,金螃蟹对艳秋心仪已久,如今得知强举人要迎娶艳秋,于是便想强加阻挠。

金螃蟹知道,强举人一直想改变自己的户籍名帖,这样就可以让儿子参加科考,光耀门楣。于是,金螃蟹以此为条件,劝说强举人,顶下了“教堂案凶犯”的罪名。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16)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17)

入狱后,强举人在大牢里碰到了赛道子。原来,赛道子在张贴告示时被抓,审问中他揽下了所有罪状,于是被当做“教堂案凶犯”,关了起来。

金螃蟹接下了“买人犯”的差事后,借机报了不少私仇。为了艳秋,金螃蟹将强举人骗入牢中。而一直与金螃蟹不合的“李八爷”,也在金螃蟹的诓骗、暗算之下,成了“教堂案凶犯”。

在金螃蟹、二狠子的一番忙活之下,很快凑齐了15名人犯。眼看还差一人就能交差了,金螃蟹突然起了贪心,设局陷害二狠子,让二狠子也成为了“教堂案凶犯”,借机黑掉了二狠子那份“辛苦钱”。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18)

在狱中,16名凶犯集结完毕。这些人当中,既有赛道子这样的七旬老人,也有十岁的孩童。

大牢里的牢头,不忍这16人稀里糊涂的死去,于是将金螃蟹贪污赏银、设计陷害的真相,告知了众人。

甘心卖命的邋遢张,得知自己少拿了一百两的银子,当场便反悔了。知晓自己的户籍名帖是假的,强举人也不甘心坐以待毙。众人大闹牢房,引来了道台道人,而张大辫子贪污二百两赏银的事情,也随即被发现。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19)

为了让16人安心顶罪,道台大人答应了众人的条件,该追加银两的,就追加银两;该更换户籍名帖的,就更换户籍名帖。

16人的情绪刚刚得到安抚,之前越狱逃走的“教堂案”真凶“张大胡子”,便主动来投案自首。

原来,张大胡子听说了道台大人“花银子买人犯”的事情,为了不让无辜的人受牵连,张大胡子决定主动投案。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20)

虽然张大胡子投了案,但洋人坚持要16名人犯,为了凑足人数,这些“买来的人犯”也不能轻易释放。

为了能向洋人交代,道台大人放走了16人中那名十岁的小孩,将张大胡子与其余15人关了起来,等待第二天交给洋人。然而夜里,赛道子因为年纪太大,死在了牢中。

清晨,两名外国公使前来讨要人犯,但赛道子的去世,却让道台大人十分为难。此时,二狠子撺掇众人,一口咬定金螃蟹也是帮凶。为了能交差,道台大人捉拿了金螃蟹。面对众人的指认,金螃蟹也是百口莫辩,只能认命。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21)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22)

人犯清点完毕之后,16人被押赴刑场。

在前往刑场的路上,街道两旁的老百姓,都为16人叫好、喝彩,称赞他们有骨气。而这16人,也都穿上戏服,扮成古往今来的那些英雄、名将。一边唱着戏、一边前往刑场赴死。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23)

03、荒诞的时代,荒诞的故事

这部《老少爷们上法场》,通过一个荒诞的故事,对国人内心深处的传统思想、荒诞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讽刺。

“教堂案”发生后,道台与守备不想着如何缉拿真凶,反而是靠“花钱买凶手”的方式,应对钦差、解决问题。这种“创造答案、糊弄问题”的中式官场哲学,让不少观众感受到了真实的冲击感。

毕竟,这种“领导检查、解决问题”的场面,在大众眼中,实在太过普遍。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24)

为了一个“孝子的名头”、“优越的户籍出身”,甘心卖命顶罪的邋遢张、强举人,出色的还原了“中式面子哲学”的精髓。

而看到16人远赴刑场,一路上拍手叫好的路人们,更是精准的反映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那种“看客心态”。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25)

在这些看客们的拥趸之下,这16个为了不同目的、舍身逐利的人,也都感觉自己成为了真正的大英雄,一路上又唱又跳。这荒诞的场面,像极了《阿Q正传》里,奔赴刑场的阿Q。

本就是一群被生活反复毒打的小人物,最终在看客们的吹捧、鼓励之下,迷失了自我,丧失了对自我的认知,将自己活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26)

深刻的故事主题,配合上李幼斌、李大强、刘廷尧、赵乃勋、刘彦、王洪武等一群实力派的表演,使得这部《老少爷们上法场》的故事,触动了不少观众的内心。

这部寓意浓重、讽刺感满满的电影,在豆瓣上获得了8.2分的高分评价,这个成绩足见影迷们对于该片质量的认可。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27)

这部《老少爷们上法场》的故事,充斥着荒诞的气息,而更为荒诞的是,这个故事还是一起真人真事

04、改编自真实的历史奇案

《老少爷们上法场》根据1970年的“火烧望海楼教堂案”改编而成。望海楼教堂位于天津向北路狮子林桥旁边,是法国人在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所修建。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28)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29)

当时的法国人在三岔河口地区强行征地,修建了这座教堂。因为土地被抢,流离失所的居民心生不满,在教堂修建完毕后,对其实施了烧砸,造成了十余名传教士的身亡。

清政府迫于法国人的压力,决定严惩凶手,但是这些闹事的市民,在教堂被烧后一哄而散、无迹可寻。于是,当时的天津总兵就想出了一个“花钱买凶”的法子。

在清末民俗学家戴愚庵的《沽水旧闻》中,就对这起奇案进行过纪录。

同治九年五月,土棍若干,相聚攻教堂,共死教士十数人,震惊世界。法国将兴问罪之师,清廷乃惧,钦差来津查办。劫灰虽在,凶手无名。乃时总兵张某,接洽无赖,做顶凶之好汉,每名顶凶银二百两。刑期,说笑自若,从容就死。

——戴愚庵《沽水旧闻》

198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导演金韬,看中了“火烧望海楼教堂案”的故事,并将其搬上了大银幕,拍摄了这部《老少爷们上法场》。

在80年代末的内地电影市场上,这部《老少爷们上法场》既没有像《少林寺》、《木棉袈裟》那样,引起热映狂潮,也没能像《芙蓉镇》、《红高粱》那样,在各大影展屡获殊荣,所以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成为了内地电影大银幕上的一颗遗珠

虽然在过去的30年时光里,这部《老少爷们上法场》一直鲜为人知,但在今年的疫情期间,李幼斌这部古装经典,却被不少影迷翻了出来。尤其是在青岛、广州出现了“媚洋事件”之后。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30)

李幼斌电影叫什么名(李幼斌的电影经典)(31)

尽管电影的故事充满荒诞,但有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比电影更为荒诞。

原创丨文章版权系属:神奇的络腮湖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