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高长恭没有死(兰陵王高长恭年少鲜衣怒马)

北齐王朝,是中国古代不多见的残暴王朝,甚至很难称之为正统王朝。北齐王室统治时代一直被称为“最变态、最弑杀”的时代,被历朝历代人所诟病。若是真把它当做类似黄巾之乱等农民起义,又会被慕容绍宗的行为所干扰,成为“普通人没有出头之日邪?”难以鸣说。这个矛盾的北齐王朝中,最可惜的英雄就是兰陵王。

兰陵王高长恭没有死(兰陵王高长恭年少鲜衣怒马)(1)

高长恭雕像

一、高长恭其人

兰陵王是高长恭的爵位。高长恭是北齐宗室,北齐建立者高欢的孙子,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是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兰陵王在那个时代是一个异类,若是早一百年,他是魏晋时代的当世名流。若是晚一百年,他是盛唐时代大唐猛士。但是高长恭是在乱世为王,拥有乱世美颜的他,举起战刀保卫家乡,却被人妒忌,实在是一个悲剧。

兰陵王高长恭没有死(兰陵王高长恭年少鲜衣怒马)(2)

高长恭年青

二、乱世美颜

你听说过一个传说吗?在乱军之中,一位将军摘下头盔,露出他英俊潇洒的面庞。一时间军阵变动,我军军心大振,敌方军心大乱。于是我军在这位将军的率领下,带领军队以少胜多,战胜敌军。这不是传说,这个历史事迹,就是兰陵王高长恭的。

那是在南北朝乱世的北周北齐对峙时期,北周大将杨忠(后世隋朝杨坚先祖)联合草原突厥一起发兵对峙北齐,边陲重镇晋阳告急。于是北齐进行奋力反击,北齐派出了高长恭、大将军斛律光以及并州刺史段韶等人,在晋阳击破突厥大军,并且将北周大军赶到邙山之下,兵锋直指洛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北齐军队在兰陵王的率领下,将北周军队从山西太原一直打到河南洛阳。

兰陵王高长恭没有死(兰陵王高长恭年少鲜衣怒马)(3)

血战

此时北齐兵锋虽胜,但是已经是兵力所竭。北周虽然失败,但是有序后退,此时已经在邙山周围形成强大兵力,守卫洛阳。高长恭身边只有五百骑兵,他需要拯救在金墉城的北齐兵士。但是高长恭披坚执锐,率领骑兵从外围杀入北周大营,北周军队无人能够拦截。当高长恭带领麾下军士来到金墉城下,守城士兵甚至不敢开门——没有人能够闯入北周大军,名义竟然是拯救城中普通兵士。

于是高长恭摘下头盔,露出真容。在残阳下,一位面似皎玉的将军身穿黑甲,黑甲上已经都是敌方鲜血。他身后五百兵士虽然满身鲜血,但是宛若金刚一样矗立在城下,仿佛天下最强大的兵力。城中兵士高呼,立刻放下吊桥大开城门,城上乱箭齐发攻击北周大军,拥立高长恭入城。而北周士兵被兰陵王的容颜吓到,再无一人敢于进攻。

不久高长恭率领金墉城中士兵与城外北齐军队联手将北周大军击退,北周从邙山向洛阳三十余里地到处都是北周大军的辎重补给。高长恭此时已经是北齐军神,世人无不敬畏。

兰陵王高长恭没有死(兰陵王高长恭年少鲜衣怒马)(4)

面具

三、君臣猜忌

后来,北周军队多次攻击北齐军队,却被高长恭率兵击退。高长恭在北齐的声名大振,历任尚书令、大司马、太尉等官职。但是这也为高长恭的生平留下隐患。

早在邙山之战后,北齐皇帝高纬就曾问过高长恭,在金墉城下勇武无敌,若是有意外怎么办?高长恭回答:“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我在战场上不会想这些。”此时高纬对于高长恭就非常忌惮。而在不久后,《兰陵王入阵曲》传唱北齐,这让高纬更加忌惮。

不久,高纬就因为一件小事难为高长恭,高长恭被迫辞职赋闲在家。但是高纬不依不饶,派人送上了鸩酒。无奈,高长恭只有自杀。自此,兰陵王成了传说。

兰陵王高长恭没有死(兰陵王高长恭年少鲜衣怒马)(5)

雪夜

寒言冰语

在“刑天英雄”创作的初衷,是为中国古代出身普通的、有雄心壮志未能成功大业的普通人,特别是没能成为帝王的人立传的系列文章。这是因为我们的时代是普通人建立的时代,我们的时代没有王侯将相,只有平等的人与人关系。封建时代的等级制度是压迫人的原罪,比如本文的兰陵王高长恭就是其中之一。

高长恭为自己招祸,是因为他回答皇帝:“国事就是我们家事。”在中国古代,皇帝独尊,没有人能与皇帝独享这份荣耀,家人也不例外。用一句电影的语言:“朕给你的,你不用抢;朕不给你的,你不可以想。”皇帝就是这么一个职位,天下人人觊觎,但是天下只有一人能够胜任,别人不可以想。

高长恭的想法很简单:天下未定,贸然杀有能力的人,只会国破家亡。皇帝为了大的利益不会做出愚蠢的决定,特别是杀有能力人的这种决定。问题是在五胡乱华时代,能力强的人就是意味着篡权,皇帝不得不小心。特别是南梁萧家就有两代皇帝,国家国号都不同。而就算是同一个国号,兄弟们彼此杀伐的事件也很多,最典型的就是不久之前曹丕曹植争世子位。说白了曹丕只是占了个长男名分(不考虑曹昂,争夺世子时曹丕确实是曹操最大的儿子。),若是曹丕曹植的身份互换,那么继承魏王成为魏帝的就是曹植,而没有曹丕什么事。

所以皇亲国戚经常干一些坏事,留下把柄给皇帝,表明自己没有争雄野心。可是带来的后果,就是百姓受苦,所以我很讨厌封建特权皇族。

兰陵王高长恭在什么条件可以顺利活下来呢?一是如唐太宗李世民,宫廷政变。李世民杀害了李建成,高长恭就要杀死高纬。一是高长恭有个好父亲,比如李唐王室李渊、李旦,能够“主动禅让”。却不说唐太宗、唐明皇手段多么野蛮血腥,就是他俩父亲这么有“善心”的皇帝,历史上除了他俩也只出现过一个叫做乾隆的皇帝,再也没有其他人了。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但是结局依然是满地鲜血。所以封建势力必须抛弃。

那么高长恭成为“刑天英雄”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是长相和身份。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是谁?潘安、宋玉、卫玠和兰陵王,兰陵王专指高长恭。在这个头衔上,如果兰陵王能以普通人身份上榜,那么“刑天英雄”就应该有高长恭的位置。

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相貌风流的人很多,但是也有很多成为帝王人物,最典型的就是李世民。在魏晋时代,有个相貌非常帅气的人物,叫做司马师,史称晋文帝。史书记载“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这说明司马师的相貌非常好,是当时人杰。但是司马师不是以他的相貌出名,相反,是以他手段酷似曹操的作为闻名。正是司马师的铁腕手段,才让司马氏有了晋王朝基业。这说明帝王并不以相貌为关键因素,历史上也有以相貌为因素考虑,最后导致基业消失的人,那就是袁绍。所以相貌并不是一个人能力的全部。

既然相貌不是主要因素,那么提“中国四大美男子”的身份,又提出兰陵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提醒普通人——你的相貌再好,能比得过兰陵王吗?但是你的成绩,有兰陵王优秀吗?

这个才是兰陵王给世间人最大的启示。

在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最重视相貌的时期,带来的后果,则是中国最衰弱的时期之一。魏晋南北朝是从晋朝这个大一统王朝变成了四分五裂,其中关心相貌成了原罪,很多帅哥都是“敏慧纤细”之人,文不能提笔武不能拿枪,一群纯纯粹粹的废物。这些人只关心清谈,不要以为是今天的黄老之学,其实是古代的流行文学,就是今天所谓的“时尚”“流行”,一个一个的样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娘炮。

娘炮毁了晋朝,此话并不是爆论。

但是相貌英俊并不是错误,比如兰陵王。兰陵王的帅气和娘炮没有关系,他的人格魅力无人能敌。

兰陵王高长恭没有死(兰陵王高长恭年少鲜衣怒马)(6)

日本兰陵王雕像

乃至于《兰陵王入阵曲》在高长恭死后百年,经由遣唐使传到日本,成为亚洲共同的文化信仰。从这个角度说,兰陵王高长恭是一个英雄。

但是他大业未成,所以是“刑天英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