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写字轶事(贾平凹出了本有色小说)

贾平凹先生在当代文坛素有“鬼才”之称,他也是极少数能够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大文豪。

他的经典作品有《浮躁》、《老生》和《秦腔》等等,因为读者广泛,深受喜爱,不少人甚至认为他其实具备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

可是人总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估计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么一位优秀的文坛巨匠竟然也有“离经叛道”的一面。

贾平凹先生的“叛逆”也是从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1993年,他的小说《废都》首先发表在《十月》杂志上,后来这本描写当代知识分子世俗生活的小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贾平凹写字轶事(贾平凹出了本有色小说)(1)

这部长篇小说对于男欢女爱之事进行了非常直接露骨的描写,后来由于这个原因在国内还被禁止出版长达16年之久,但是却导致盗版横行、在国外火得一塌糊涂,甚至在1997年贾平凹先生凭借《废都》获得了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贾平凹先生这部毁誉参半的作品其实是他的一次大胆尝试,虽然他之前已经发表了《浮躁》、《商周》等作品,获得了一些名气和荣誉,但是一直都是文化层面的探讨。

他希望通过《废都》这部小说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与主题,更多地关注人生思考与生命本体的意义,只不过在《废都》问世之初就一直伴随着批评之声。

贾平凹写字轶事(贾平凹出了本有色小说)(2)

根据贾平凹先生自己的讲述,当时《废都》在文化市场上造成了一种两极分化的局面:喜欢这本书的人争相购买,恨不得早点一睹为快;但是不喜欢这部小说的人却尽是负面评价,甚至没有看书本内容就为他扣上了“流氓作家”的帽子,要求早日禁止出版。

这种现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坛还从未出现过,因为书籍本身带来的争议实在太大了,所以这本书和贾平凹先生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曾经有人统计了这样一组对比数据,世界名著《百年孤独》在全球被翻译成了50多种文字出版,总销量预计约为5000万册;贾平凹先生的《废都》在当年仅仅是盗版书就有1200万册的销量,这一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这种长篇小说更多地是面向社会大众的,但是因为两派观点剑锋相对,所以也引来了各大名家进行评论站队,观点同样分化为正反两派。

贾平凹写字轶事(贾平凹出了本有色小说)(3)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这本书“20年后将大放光芒”,从这一观点来看季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认为很多人会反对这本书,但是大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本书;

后来还有作家马原、诗人周涛、学者温儒敏和文艺批评家钟良明都对《废都》一书给予了正面评价;

这样说是针对当时很多人接受不了它,他希望大家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部小说。除此之外,马原、温儒敏、钟良明等人,也都对此诗给了正面的评价。

当然负面评价更多,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废都》极差,这纯粹是“大众文化和感官文化对精英文化排挤之后的畸形产物,情节线索也是全盘照抄《金瓶梅》”;

著名评论家李建军认为《废都》不管是精神层面还是艺术层面都具有严重残缺,、北大教授孟繁华说“《废都》是明清文字遗风的拙劣承结”,否定态度坚定而犀利。

贾平凹写字轶事(贾平凹出了本有色小说)(4)

但是在反对者当中或许大诗人杨宪益先生的观点是最为独特的,因为他直接写了一首打油诗来讽刺贾平凹先生,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忽见书摊炒《废都》,贾生才调古今无。

人心不足蛇吞象,财欲难填鬼画符。

猛发新闻壮声势,自删辞句弄玄虚。

何如文字全删除,改绘春宫秘戏图。

熟悉杨宪益先生的的朋友都知道,他也算是文坛的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了。他24岁在英国留学时就翻译了《离骚》,不仅提出《离骚》的原作者不是屈原、而是汉代淮南王刘安的另类观点,还惊动了当时的国家领导人;

杨宪益先生后来又翻译了《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作品,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了同时留学英国的钱钟书的好评,所以他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非同小可。

贾平凹写字轶事(贾平凹出了本有色小说)(5)

从年龄来看,贾平凹先生是杨宪益先生的晚辈,能够让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出来批评,可见这本《废都》在杨先生眼里确实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这虽然是一首打油诗,但是内容却颇为有趣。第一句话就给《废都》一书定调:这无非就是一本地摊上炒作起来的杂书而已,这个贾平凹的才华真是“横贯古今”啊!字里行间充满了讥笑讽刺之意。

接下来杨先生继续说:孤寂贾平凹是欲壑难填,想钱想疯了,不仅在各大新闻媒体上造势宣传,还自己调整文章内容故弄玄虚。

最后两句的批评更为直接:为什么不干脆把整本书的内容都给删了呢?索性去画出一幅一幅的春宫图算了。

贾平凹写字轶事(贾平凹出了本有色小说)(6)

由此可见,杨先生对贾平凹先生这本《废都》确实是失望透顶了。因为反对之声此起彼伏,最后不得已在《废都》出版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它彻底封禁了。

16年的封禁岁月让《废都》的封面上落满了时光的尘埃,很多国人都已经将它抛诸脑后。不过幸好,《废都》在2009年终于被重新“唤醒”,由作家出版社再次出版,让它在新时代的文化领域大放异彩。

而季羡林先生也是在见证了《废都》“大放光芒”之后才与世长辞的,正好印证了他当年的预言;更有文坛领袖评价《废都》一书说:“历经风尘,有民族血脉与生活之情致,你若未读此书便未读懂人生。”

贾平凹写字轶事(贾平凹出了本有色小说)(7)

我们能够接受《金瓶梅》,为什么不能够接受《废都》呢?虽然书中有很多大胆的描写,让这本书在当时受到了猛烈抨击,但是书中对知识分子的迷茫与抗争、对人生的思考与反省却是极其深刻的。

或许只有读过此书的人才会明白:用理性客观的眼光欣赏文学作品才能够为我们的人生增添无限智慧!你读完这本书有什么评价和感想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公众号:赏诗词品历史(SSCPLS),欢迎关注,领取更多惊喜福利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