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的八个样板戏(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拍摄电影花费了大量资金)

样板戏一词有很大的特殊性,很多人都了解这个词语,其实样板戏就是文艺作品,像我们熟知的“八大样板戏”,也就是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这八出戏本质上就是文艺作品,只不过后来被称之为“样板戏”,其实这么做也有一种人为捧高的感觉。

后来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拍摄出了电影版本,其实当时拍摄这些电影花费了很大的财力,要知道当时技术并不先进,而拍摄一出电影也不是那么容易。

再有凝聚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心血,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举两个例子。

上海京剧院有一出《智取威虎山》,这出戏位列“八大样板戏”之一,当时也是拍摄了电影版本。而主角是“杨子荣”,这个角色最经典的是童祥苓老师,但是当时童老师一度是退出舞台的状态,而为了这部电影的拍摄成功只得重新启用童祥苓老师。这也能够看出童祥苓老师的不可替代性,虽然有京剧演员也演过这个角色,但是拍摄电影还是得童老师。

六十年代的八个样板戏(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拍摄电影花费了大量资金)(1)

北京京剧团曾经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改编创排出了一出《沙家浜》,这出《沙家浜》的主角是“阿庆嫂”,曾经北京京剧团的张君秋、赵燕侠、刘秀荣三位名家都曾经饰演过,但是最后换成了洪雪飞。当时拍摄《沙家浜》电影之时赵燕侠老师是退出舞台的状态,并且在干校劳动。而拍摄电影版《沙家浜》之时也将赵老师调回了剧组参与指导工作,从这一点能够看出这些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虽然一些老艺人最终没能参演,但是背后也有他们很大的付出,因为很多唱腔、动作都是他们参与设计,并且融入了他们想法的。

六十年代的八个样板戏(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拍摄电影花费了大量资金)(2)

那么拍摄这些电影有什么好处吗?

六十年代的八个样板戏(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拍摄电影花费了大量资金)(3)

其实拍摄这些电影还是有好处的,那就是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当时无论是主角、配角以及幕后人物都是一个最佳的时期,他们一心都在艺术上,也正因为是这多方面原因才造就了电影的成功。说句实话,就是这些主演过了几年之后恐怕都演绎不出当时的精气神。

六十年代的八个样板戏(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拍摄电影花费了大量资金)(4)

我们看现在各大京剧院团也创排革命现代戏,并且花费也不少,但是创作出来的作品并不成功。而这些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的电影版也能作为一个参考,去看一看当时这些剧目的背景音乐是什么样的,这些剧目的主演是以一个什么样的精气神去演绎的,为什么这些剧目能够达到一个高峰,这些剧目有什么可取之处,只有不断地吸取成功经验,才能够创作出成功的作品。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江枫渔火怎堪愁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