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如何选取恰当的论据(正确使用事实论据)

正确使用事实论据(一)

教学要求

掌握哪些材料可以做事实论据。

掌握推出事实论据的方式。

作文指导

使用事实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即例证法,是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更是中学生常用的论证方法。但是在学生运用例证法写议论文时,又常常会出现种种毛病,例如:

不知例从何出。眼睛只盯在几个名人上,翻来覆去离不开陈景润、华罗庚、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其他例子就再也举不出来了。这固然是因为平时缺少积累,但对于究竟哪些材料可以作事实论据并不清楚也有很大关系。

叙例不当。运用例证法,自然要交代事例本身,勾勒它的来龙去脉,这就是"叙例"。学生在叙例时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叙得过多且千篇一律,一是叙无重点,与"议"脱节。因此,这就要求学生搞清怎样推出事例,如何突出重点。

叙而不析。叙例,是为了析理,是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议例"。有的同学不了解这一点,他们往往在提出论点后,再摆出几个事例,然后就得出结论。这种"论点加事例"的写法,是不会"议例"造成的。

语文如何选取恰当的论据(正确使用事实论据)(1)

下面我们就这几方面的问题,分三个单元来谈事实论据的使用。

1、哪些材料可以作事实论据

(1)发生过的、确凿可靠的事实。

这包括有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也包括当今世界出现的重大新闻、重要人物,还包括我们现实生活是所熟悉的人、事、物,甚至自己生活的经历等。例如我国历史上发生的官渡之战、淝水之战,可以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可以胜大、弱可以胜强的道理;二次大战不可一世的德意日法西斯战败,可以证实人民的意志不可阻挡、正义必胜的道理;最近席卷亚洲的经济风潮,可以证明盲目发展、泡沫经济的危害等。这些自然都是古今中外的大事,但是,发生在我的身边的凡人琐事、自己的生活经历就不能作事实论据吗?请看下面两段论述: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们家旁边又修路了,脏死了,真烦人!""又拆迁,这回上班可不方便了。"……由此得出的结论便是:建设施工是可恶的。这就是常见的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以一已的得失、好恶来判断事物的正确与否。

初中的时候,我迷上音乐,非常向往"高山流水"的意境,"夕阳箫鼓"的悠扬,"二月映泉"的哀伤。于是寻师求教,学起了弹古琴。可学起来才知道绝非想象的那样容易,找一个音,一根弦就得拨半天。指尖红肿起来,钻心地疼。我终于受不了这份苦,弃而不学。想起来真让人羞愧又遗憾万分。这次经历告诉我,经不起挫折、吃不得苦头,只能一事无成。

这两段论述,都选自1990年的高考试卷,两位同学一是以身边琐事、 一是以个人经历作为事实论据,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2)轶闻掌故、寓言故事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轶闻掌故和寓言故事,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们虽然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历史事实,但却往往反映出人们的心愿或生活的必然,所以也可以作为议论文的事实论据。

例如,我国古代刘向的《说苑》中记叙过一则"落水的说士与自负的船家"的故事:

说士西闾过要到东方去游说诸侯,一次他过河时落入水中,被一个船夫救起。船夫对他说:"你掉进水里,自己救不了自己,还怎么去游说诸候呢?"西闾过答道:"请不要以自己的长处伤害别人。你难道不知道'和氏壁'吗?这壁价值连城,可用它来作纺线用的纺锤,却不如瓦做的好用;你难道不知道'隋侯之珠'吗?这珠是无价之宝,但要是用它来弹弓的弹丸,却不如泥做的好使;骏马可以日行千里,可要让它去捕鼠,却还不如小小的猫;名剑可以削铁如泥,可用它去修鞋,却还不如细细的锥子呢。你整天弄舟江中,熟悉水性,这是你的长处;但如果让你去游说诸候,你那迷迷糊糊的样子,还不如一只睁不开眼的狗哩!"船夫无言以对。

这则故事,我们抛开这位说士对救命恩人大言不惭的态度不谈,其中含有的哲理,就可以论证: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均有它局限的一面;②人不能以一技之长,自得自负而去嘲笑别人,这样的人难免反落笑柄;③干大事业的人,不一定、也没有必要样样精通。等等。

再如,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个"罗马鹅"的故事:

有人赶着一群鹅到集市去卖。途中,鹅遇到一位过路人,就向他诉苦:"我们这些鹅好苦呀!主人连走路都不让我们安逸,在后面连轰带赶,搞得我们疲于奔命,大失尊严。要知道,我们可不是普通的动物,我们的祖先拯救过罗马城,罗马人永远纪念着他们呢。"

"那么,你们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我们勇敢智慧的祖先拯救过……"

"这些任人皆知――可你们有什么非凡的表现呢?"

"我们,我们,我们有勇敢智慧的……"

"别提当年的祖先了,光荣与尊严属于他们。而你们这些后辈子孙只有被人吃掉的份儿。"

这则外国寓言,可以论证:①先辈的伟大代替不了后代的努力进取,先辈的成就挽救不了无能后代的厄运;②人必须独立自强,而是不能借助老一辈的荣耀捞取名利;③后人必须继承发扬祖上的传统,不能拉大旗作虎皮,掩饰自己的无能。等等。

我们同学都听到、读到过不少的轶闻掌故和寓言故事,在作文时完全可以把它们组织成一段简明的话,作为事实论据。这样,除了找到了论据,还可以使文章活泼有趣。

(3)自然现象

很多自然现象也富含哲理,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蝼蚁之穴,可以溃千里之堤",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青出于蓝而青于蓝","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等等,无不为人们所熟知,给我们以教益,都可以作为事实论据。还有一些自然现象,含有更丰富的内容。例如:

山坡上有棵巨树的残干,据说它的存在已有400年了。当初它只是一株树苗,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曾遭闪电击中14次,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和风雨摧残,然而它顽强地生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可是,后来飞来一群甲虫,由树皮往里吃,以它们微小的却不停的攻击,渐渐摧毁了大树的内存力量。 它终于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碎的甲虫面前。

这个自然现象,可以告诉我们:①祸患常积于忽微,不注意小小危害,必会招致大祸,因此要防微杜渐;②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一定要注意外部的渗透;③创业艰难,守业更难;④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思想上解除武装是可怕的。等等。

(4)人们熟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

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内容和塑造的人物形象为人们所熟知,也可以作为事实论据。在我国,人们常把"诸葛亮错用马谡失街亭"当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和"死抱教条,必致失败"的例证;常把"三打祝家庄"当作"了解敌情,才能取胜"和"分化敌人,各个击破"的例证;也常把贾府的没落当作"寅吃卯粮"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例证。对于外国作品,人们也常把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赛罗当作误信谗言,鲁莽行事,终天酿成悲剧的例证;把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内容作为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人情冷漠的例证;把果弋理的《钦差大臣》作为封建专政制度下官场腐败、尔虞我诈的例证。如此众多的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和人物形象,给我们的议论文写作,提供一个广阔的材料空间。

(5)教材

在中学阶段,我们学了那么多的课程,读了那么多的课本,可是,我们的同学在写作文时,却只有很少人能够把教材这个"宝库"的打开。拿1990年北京地区的高考作文来说,有的同学联想到《风景谈》的例子,有的联想到司马迁《史记》中的《鸿门宴》,还有的引用了《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和《游褒禅山记》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等事例作为论据。如此这些,使阅卷人读来倍感亲切,也使自己的作文显得充实深刻。可惜,能这样做的同学太少了。

以上列出的几个方面,当然并不能概括所有的事实论据,这里无非就是说,事例,就在我们的记忆仓库中。

2、怎样推出事实论据

推出事实论据,就是"叙例"。叙例要注意有三个问题。

(1)概括精练

在议论文中,"叙"是为"议"服务的,是因"议"而存在的,绝对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像记叙文那样,要求叙得具体、生动。议论文中的叙例,要求概括、精练。概括,是说要抓住事例的要点;精练,是说要用简明的语言,把意思表明。概括精练还包含另一层意思,就是反对 事实论据的堆砌。要知道,并不是列举出的事例越多,道理就讲得越明;相反,事实材料过多,会给人单调、冗长的感觉,把议论文写成了"证明文",反而缺乏说服人的力量。所以,这里的"概括"除了指抓住例子的重点外,也指相同取向的事例,要以少概多。

(2)推出事实论据的方式

推出事实论据,要根据它在文中的作用,采用不同的方式,主要有提示式和简述式两种。

提示式:

主要用在列举若干事例,在将要展开阐述之前或展开阐述之后,印证阐述内容的实在性、普遍性时采用。例如,一位同学在阐述了"怕刺手就采撷不到鲜艳的玫瑰,怕经历挫折就不会有真正的成功"后写道:

司马迁若惮于酷刑后的精神压力就写不了流传千古的《史记》;曹雪芹若惮于饥饿和孤寂之苦,就留不下光辉闪耀世界的《红楼梦》;鲁迅先生若惮于白色恐怖的压力,也就写不出那一篇篇如投枪、似匕首的战斗檄文。

另一位同学在提出"要正视生活,不要为一时的困难和挫折所吓倒"的论点后,第二段写道:

自古以来,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都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对待多姿多彩而又变化莫测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问"人生几何",李白"青天明月几时有,我且停杯一问之",苏轼感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而贝多芬却"扼住命运的咽喉"。在二十世纪末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呢?是效仿曹操、李白?不,我们需要的是正确地把握人生,而贝多芬的人生观也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这是为下面展开阐述打基础的。

用于主要阐述的部分或主要分析的事实论据,需要较具体地写出事例,使事例更加确实可信。例如,在论述"天才出于勤奋"时,有一篇文章写道:

被称作"发明大王"的爱迪生,并不是一个"神童"。他幼年家境贫苦,只上了有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绩也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得的问题,他总是以无比坚强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写了40000页资料,试验过1600多种矿物和6000多种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79岁时,曾宣称自己已经是135岁的人了。

一般说来,在一篇800左右的议论文中,既需要提示式地列举事例,以示其"面";又需要简述式地写出事实论据,以示其"点";这样点面结合,有较强的说服力。但在具体文章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去决定。

(3)突出重点

推出事实论据并不是简单地把事实摆出,而是应当突出重点,使"叙例"同"析理"紧密地联系起来,避免叙、议脱节。突出重点的方法,一是在叙例时的有所侧重,将介绍的着眼点放在最便于体现论点的方面来;二是在叙例之后,注意运用一些概括意义的语言,将应该突出强调的思想内容和意义进行初步的提示。

我们知道,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事实论据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并不是单一的,而往往是多元的、多角度的。例如有一则"两面都是正面的铜钱"的事例,它是禅宗的故事:

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率军对敌作战,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及对方的十分之一。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众将士有些信心不足。于是,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寺庙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对众将士宣布:"胜负在天,神力无穷。方才神灵已经明示,这枚铜钱落地后若是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无往而不胜;若是背面朝上,我们就只能听天由命了。现在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说完,他将铜钱向上抛去,大家都神情严肃而又紧张地望着抛起的铜钱,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将军又说:"一次测试,恐有偶然,让我们再来一次。"当高高抛起的铜钱落地时,大家都清楚地看到:又是正面!全将士欢腾雀起,士气大振,终于获得了全胜。胜利凯旋时,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这时,将军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竟是一枚两面都是正面的铜钱。

这则故事可以论证的观点很多,择其要者:①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的命运操之在我,胜利只有依靠自己的奋斗才能取得;②关键时刻巧妙地进行鼓舞是十分重要的;③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 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力量。

如果用这个材料论证①的道理,介绍的着眼点就应侧重在将士们方面,他们以为有神灵的庇佑而英勇奋战,事后才知道胜利完全是由自己的努力取得的:

禅宗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将军率部与敌军作战,但双方力量十分悬殊,敌军的兵力是他们的十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时吗?众将士忧虑重重。于是将军占卜后向全军宣布神的旨意;他向空中抛出一枚铜钱,若正面朝上,神灵就会保佑我军,大获全胜;反之,就是神不佑我,必败无疑。结果,他一连两次抛出铜钱,两次都是正面朝上,将士们认为神灵在庇佑着自己,勇气倍增,终于大胜敌军。这时,将军才告诉他们,那枚铜钱两面都是正面。将士们这才明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命运操之于我,胜利完全是由自己英勇奋战取得的。

如果用这个材料论证②的道理,那么,介绍的着重点就应侧重在将军的方面,在紧急的关头,正是他对将士们的激励鼓舞,才提高了将士们的勇气:

禅宗有这样一个故事:面对严峻的形势,怎样才能鼓舞将士们的斗志,加强必胜的信念呢?……于是全军上下,士气大振,将士们无不以一当百,终于取得了全胜。

实际上,将军的这枚铜钱,两面都是正面。可见,在一发千钧的紧急关头,巧妙机智地进行激励鼓舞,有多么生重大的作用啊。(同上例相同部分用省略号表示)。

根据论点的不同需要,对事实论据的介绍有明显的侧重,并运用概括性语言加以强调,这样就突出了与论点相应的契合点,避免了赘余的叙述和事例与论述的脱节,这是正确使用事实论据的关键一环。

语文如何选取恰当的论据(正确使用事实论据)(2)

正确使用事实论据(二)

教学要求

辩证地分析事实论据

作文指导

对事实论据进行分析,是例证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常常看到老师在批改议论文时,写上"缺乏分析"等批语,而同学也常常发问:什么是分析?怎样分析?

分析,就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或一个概念分解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间的关系。人类和自然界的事物、现象等,常常是十分复杂的,人们往往只看到了这些事物、现象的本身,而对其本质属性和彼此间的关系未加注意,分析事例就是要通过分解,把它们的本质属性及彼此关系明晰地表现出来,使人们明白这些事物、现象存在和发生的规律性的东西,简言之,这里说的分析,就是从现象到本质地探讨事理,也就是"议"。议论文,重在重在一个"议"字,议得好,文章才有深度广度,才能显示它的精妙之处。所以,写议论文时,决不是在提出论点后,列举几个例子就能奏效的。

那么,该怎样分析呢?这既有思想方法问题又有操作方法问题。

无非是三个方面:

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任何一个事物总有它的发生、发展这种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活动中。所谓开拓思路,就是从各个方面去展开这种分析和综合事物的这种联系。杜甫有一首绝句《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前两句写安史之乱后,他和杜甫同样流落江南。饱经离乱,过着兵火余生的悲惨生活。诗歌正是从今昔对比中,抒发了一种盛衰之感,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任何一个事物又会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和制约,这是横的联系。有些作品采取横式结构,它的思路就是分析和综合事物之间的这种究竟的联系。中唐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伶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则是这样的结构。在这里,涧边幽草,深树鹂鸣,春潮带雨,野渡舟横,都不是各自孤立的景物。它们相异相通,缀合起来,便构成一个意境,烘托出诗人向往自然,寻求宁静的心情。

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分析和综合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个侧面及其发展变化的情况。按照这样的思路安排结构,往往更能见出作品的深度。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层意思,互相对照,深刻而形象地揭示了唐代社会繁荣景象所掩盖着的阶级对立,成为亘古未来的名句。南朝王藉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写景也使人叹绝。"噪"和"静","鸣"和"幽",都是对立的统一。蝉噪方觉林静,鸟鸣更显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这是诗人深入体察生活,写出了事物内部矛盾性的结果。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也都是对立的统一。层层分析,自然逻辑严明。例如毛泽东同志的《反对自由主义》,就是逐层分析了自由主义的表现、实质、原因和危害,才论证了必须反对自由主义的命题。

事物的联想和想象。这一条本来属于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没有共同点和相似点,不可能引起联想和想象。但对于文学性强的写作来说,这种艺术想象活动有无限的广阔性和丰富性。当联想和想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艺术形象就会逐渐鲜明地呈现出来。所以,法国作家莫泊桑说:"有才能的现实主义者倒是应该叫做臆想的创造者才是",可见这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能力。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里对吸血鬼、守财奴葛朗台的形象,有过这样的形象:

  讲起理财的本领,葛朗台先生是只老虎,是条巨蟒:他会躺在那里,蹲在那里,把俘虏打量个半天再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的钱袋,倒进大堆的金银,然后安安宁宁地去睡觉,好像一条蛇吃饱了东西,不动声色,冷静非凡,什么事情都按部就班的。……

这段话并不是真人的画像,而是想象的产物。既有着对于葛朗台性格的分析;也有着对同类事物表象的综合。一般说来,属于联想和想象的材料,从哪里引发的,就把它安排在哪里。

事物无论怎样纷繁复杂,从上述三个方面去开拓思路,就会比较开阔。按照上述一定的思路去组织材料,安排它们在文章中的地位,结构就能清晰缜密,就会有章法。以上所述,只是分而言之,结构思维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思路交叉的现象不可避免,不过总还以一方面为主,是同中有异,主次有别。

1、要辩证地分析事实论据

这是谈思想方法的问题,我们前面谈到,分析就是探求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相互联系等规律性的东西。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的,而且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着的,世上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所以,在分析事例时,就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事实,要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它们,去找出它们内在的深刻哲理。不少同学往往是忽略了这些,所以对各种事物、现象不知如何着手分析,其原因之一,就是不会辩证地分析。

A、发展的观点

我们用两个例子来谈。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则事实论据谈到"扫一屋"和"扫天下"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发展的观点,薛勤问得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扫除天下"的才干,是由"扫一屋"而锻炼出来的;"扫除天下"的伟业,更是由"扫一屋"而积累起来的;伟大的理想,无不是由一步一步实干而实现的。

<<韩非子>>中讲过这样的故事:商纣王用象牙筷子吃饭,大臣箕子见状十分担忧。他认为,用上象牙筷子,就必须用犀角与美玉的杯盘才能配套;而这样高级的器皿,就绝不能盛普通饮食,必装珍禽异兽;吃上了珍禽异兽,便不能穿布衣短衫,必须有锦绣绸缎;接着,又得有华屋大厦,有壮美的园林……这样下去难道不是很危险吗?他一再劝告纣王,然而纣王根本不听劝谏。果然,过了不到五年,纣王就建起了酒池肉林,设了炮烙之刑,终至国灭身亡。

这则事例从反面事物反映发展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起于青萍之末"。箕子由纣王使用象牙筷子,联想到这是他奢侈生活的开端,而无休止地追求奢侈生活,必然走向腐化堕落,最终导致覆灭下场。箕子正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洞见了其发展的趋势,可惜纣王根本不听劝谏。

人不能走进同一条河流。世上万事万物总是处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的,这是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任何事物都是遵循着这一规律的,因之,按照这一规律去分析事物,去认识事物,往往能揭示出本质的东西。上面举出的两则事例,虽然一是谈事业的本末,一是谈奢以致亡的变化,取向各自不同,但也都反映了一个本质的东西—发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可以从发展的角度去解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反映了世事代谢的不可变更; "青取之蓝而青于蓝",反映了后来居上的自然规律; "因时而化",表现了人们要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 "防微杜渐",表现了对不良事物要防患于未然……总之,用发展眼光看问题,可以探其根源,查其原因;又可以推其结果,寻其趋向。这是分析事实论据的一条重要途径。

B、联系的观点

也从两个事例来谈。

<<吕氏春秋>>中讲过一则寓言:齐国有个人喜欢打猎,但是打来打去却总也打不到一只猎物,这样,他觉得回到家里无颜见亲人,出了门又无颜见朋友,窘境引起了他的深思,通过和其他猎人的反复比较,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没有打好猎,并不是真正本领比人家差多少,而是缺少一只好的猎犬做帮手;而没有好的猎犬,又是因为自己没有钱财去集市上挑选。于是,他立刻停止了打猎,回家努力耕田。由于努力耕田,他取得了好收成,有了好收就有了好家境,有了好家境,他就使出一大笔钱买来最好的猎犬。这样,他每次打猎都满载而归,成了远近闻名的好猎手,也受到乡里的敬重。

另一件是:"百金买马骨"的故事:

战国时期,燕昭王即位后,一心想励精图治,重振国威。他意识到,只有招贤纳士,聚集天下英才,才能东拒强齐,南抗赵魏,成就大业。于是,他便去求教燕国的贤士郭隗。郭隗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给他讲了一则寓言,说的是古代一位君主想用一千金的重价买一匹千里马,但是他求购了三年,却一无所获。一位侍臣又奉命到更远的地方去找马。他得到某地有匹千里马的消息,就急忙赶往那里,可是也太不巧了,他赶到时,那匹千里马刚刚死去了。懊丧之余,这位侍臣用五百金重金买下了死马的骨头回去复命。君主见状十分震怒,要严惩这个侍臣。侍臣说:"大王,您不是想得到千里马吗?我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这样做的。您想,连死马的骨头,你都不惜重金买 了下来,那您肯定是真心爱马喽。天下人知道了,怎会不把千里马送来呢?"果然,不到一年,这位君主就得到了三匹绝好的千里马。郭隗讲过后说:"大王,如果真想招纳贤士,就从礼遇我郭隗开始吧。这样,您求贤若渴之心有目共睹,还怕比我强上十倍的人不来归附吗?"燕昭王深以为然,立即拜郭隗为师,给他筑起高级的府第。不久,这件事传开了,于是天下著名的贤士乐毅、邹衍、剧辛等人,都投奔燕国。燕国终于成为了当时的强国。

这二则事例,都反映了联系的观点。耕田和打猎,似乎并不相关,但耕田带来了财富,有了财富买到了优等的猎犬,于是打猎的成果大增;死马的骨头和千里马,也似相去太远,但五百金高价买马骨的消息一传出,千里马也纷至沓来。事实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其它外界事物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分析一个事物、一个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到它和有关事物有关问题的联系,而不要把事物割裂起来。在日常生活中,互相联系事物和问题比比皆是,例如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间的食物链和生存竞争、环境和人类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都属此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成语,也道出了事物间联系的复杂性。一般二元或多元的作文题,都是要着重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的。例如<<读书与思考>><<清流与活源>><<树木.森林.气候>>等。

C、一分为二的观点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就是不搞绝对化,避免片面性。请看下面两例。

一头大象和一只蚂蚁比赛气力,请仙人当裁判。大象挥动长鼻,拔起一株大树,卷起它来回走了一程,显得十分得意。蚂蚁呢,它不慌不忙咬断一根小草,吃力地拖着它走了一段路。仙人看了,出乎一切动物意料的评判道:"我认为蚂蚁的力气大。因为,大象固然能卷起大树,可大树的重量还比不上大象本身的重量;而蚂蚁呢,它所衔的那株小草,却已经等于它体重的25倍了。单就大树和小草的重量来说,大树自然要比小草重得多了;但是按照一只动物的重量和它能够拖走多重的东西比较一下,蚂蚁的力气要比大象大好几倍了。

俗话说"象负千斤,蚁驮一粒",表面看来起来,象确实比蚁的力气大多了,但寓言中仙人的评判,却从另一角度说明,"象比蚂蚁的力气大"不是绝对的,同它们自身力量相比,蚂蚁拖动的重物份量要大得多了。寓言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事物的两重性,反映到认识事物上,就是坚持"一分为二",即"两点论",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正面,也要看到反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片面性。

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实验"。实验人员先把一锅油加热煮沸,然后把一只青蛙扔进油锅,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那青蛙立即敏捷地做出了反应,它双腿一蹬,一跃而起,竟跳出油锅之外,安然逃生。

隔了半个小时,实验人员又架起一只锅,里面注满清水,然后又把那只青蛙扔进锅里。 这一回,那只青蛙游得逍遥自在,恬然自得。实验人员则悄悄在锅下面加热。青蛙并不在意,仍然是一副悠哉悠哉的样子。等到锅中水温不断升高,青蛙终于感到难以忍受的时候,它却再也没有那一跃而起的力量了,而只得葬身锅底。

这个事例同样证实了事物的两重性:舒适安逸的环境固然让人喜爱,但它却包含着隐忧;恶劣艰险的环境固然严峻,但它却可促人奋进。在顺境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自强不息;在逆境中,要勇于拼搏,勇于抗争。

古语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日常生活中,也处处都有两点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欲速则不达"、"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都是如此,都在提醒人们看问题不能绝对化、凝固化。两点论确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重要方法。

D、实践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并不是同三者并列的观点,因为前三者是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根本法则。这里突出实践的观点,是因为在解决作文中的问题时,应用相当普遍。也来看事例。

战国时赵国有位大将,名叫赵奢,他韬略超群、英勇善战,因功被封为"马服君",成为一代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往往过目成诵,他常常与父亲谈论兵法,父亲也难不倒他。于是赵括自认为是军事天才,连父亲也不放在眼里;可是他父亲不认为他是将才,认为一旦赵王用其子为将,赵军必定会惨败。赵奢死后,赵王果然起用赵括为大将,率领赵国的全部主力部队四十多万人,与秦军战于长平。由于赵括死背教条,并不会指挥战斗,结果落入重围。此时,他还在说:"兵法云'置于死地而后生'。"秦包围了四十六天,赵军水断粮绝,赵括这才率部突围,结果他被乱箭射死,四十万全军覆没,成了秦军的刀下鬼。

事例的主人公赵括,空学了一套理论,但却脱离了实践,结果,"纸上谈兵"得到了"身死人手"、"血染长平"的惨痛教训。

<<庄子>>中有一则寓言:有个叫朱坪漫的人,很喜欢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支离益擅长"屠龙"之术,便急忙赶去拜他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他前前后后苦学勤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龙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老师,开始仗剑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然而,可惜的是,他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其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理论,要联系实际;技能,要应用于实践当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朱坪漫的"屠龙术",在没有找到龙的情况下是如何学到的,本来就疑问殊多;而学到此技能后,又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它的优劣,这种空对空、没有实践意义的东西,只能让它束之高阁去吧。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谈实践的重要性的。他教训儿子:"汝果欲写诗,功夫在诗外。"也是让他到社会实践当中去增长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本领。

上面谈到的四个观点,对于分析事实论据是十分重要的,统观近年来高考作文题,大都是要求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认识问题。

语文如何选取恰当的论据(正确使用事实论据)(3)

正确使用事实论据(三)

教学要求

掌握几种分析事实论据的具体方法

作文指导

分析事实论据的方法

上个单元主要谈了分析事实论据的指导思想,现在来谈谈分析事实论据的具体方法,这又要从两个方面说:"一是思维方式,二是在行文过程中"叙"和"议"的位置关系。

分析事实论据的思维方式

(1)溯本求源

我们所举的事例,是表现出来的行为现象,而它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需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溯本求源,使内容逐步深化。例如:

包公大义灭亲,刀铡侄儿包勉,被后世传为佳话。可我们生活中的"包公"们处境如何?广播里也经常播出××领导不行贿受礼、依法办事,这样一尘不染的好领导自然有,但更多的是只是求洁身自好,随遇而安者。正因如此,才使一些投机分子钻了空子,而到头来真正吃亏的则是身无半职的"平民百姓";受损失更大的则是我们的国家。可这类不正之风为什么能够久行不衰,以至党和国家采取种种措施都很难克服呢?这里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麻痹思想――见得多了,不以为怪;或者虽以为怪,但"胳膊扭不过大腿",不如"睁只眼,闭只眼"。

这段文字指出不正之风久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广大民众没有起而抵制不正之风。紧扣了全文的中心,提高民众的觉悟。这正是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溯本求源的结果。

(2)循规推果

事物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性,依照事例自身的发展规律,往往可以推导出它的趋向、结果或归宿,也就是以发展的观点,论断列举出的事实论据"将会怎样"。这也是分析事实论据的方法之一。这里又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对于正面的事实论据,其论断的结果应是前进、发展和成功。例如

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并不显得聪明,被老师骂作"最没出息的人",后来竟被勒令退学。回家后妈妈充当了他的老师,针对他的优缺点采取了适当的教育方法,使他的学习显著进步,九岁就能读成人书籍,十几岁就自办报纸,后来又成为一个大发明家……

由此可见,对于差生,只要能找出其"差"的原因,因势利导,是可以把他培养成人才的。这就需要老师们去研究学生的特点,发现学生的特长,并且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这样,不仅优秀生能更快成长,而且"差生"也可以成才,学校中不仅出现杰出人才,而且会出现大量的杰出人才,人才荟萃的中国成为先进的、现代化的强大国家。

这里,就是由爱迪生成长的事实论据,引出对"差生"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他们也将成长为杰出人才,进而推导,有了众多的杰出人才,国家的建设必突飞猛进。

另一种是反面的事实论据,其论断的结果是倒退、没落和失败。例如,一篇文章在列举了种种考试作弊的事实论据后说:

考场作弊,说穿了,无非是平常不肯动脑筋动手,不愿付出辛勤劳动,但到了考试时,却想获取好的成绩,于是不惜投机取巧,采取种种手段,把不该是自己的硬装作是自己的。这种恶劣行为,不正是剥削阶级的损人利己、不劳而获的思想表现吗?如果说,当学生时考试作弊还算不上政治原则性的大事,但将来带到社会上、发展事业上、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营私舞弊,就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损失,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里的分析,揭示考试作弊的思想实质,指出合乎逻辑的规律性的结果,确实是令人警醒。

还有一种情况,它是对一个事实论据,正面的也好,反面的也好,从正面和反面都进行推断,两个推断形成对比,结论也更明显。例如,一篇文章举出有人把正直、热心的人、坚持正义的人上出来同邪恶现象作斗争称为"狗咬耗子,多管闲事"的事例后说:

不畏流言,不怕指责,明行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还是大有人在。你看吧:在错误路线出现的时候,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在不法分子进行犯罪活动的时候,在儿童落水的时候,他们总是挺身而出。正是因为有这些:"多管闲事"的人,人民的生命财产才免受威胁,犯罪分子才不敢猖獗,落难儿童才得以及时抢救。如果大家都不愿"多管闲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风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这里,既从正面谈有这些"多管闲事"的人,社会将会大受其益;又从反面谈,若人们都不去"多管闲事",社会风气将会不堪设想;两种推断正反对照,表明了社会对这种"多管闲事"者的需要和呼唤。

(3)假设反推

"循规推果"是从已有的事实(即事实论据),推断其合乎规律的发展变化;还有一种情况,是假设这些事实并不存在,而当初的情况是沿着一条完全相反途径的发展,其结果将会如何,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假设反推"。例如

马克思在年轻时,曾做过当诗人的梦,确也写过大量的诗。但在他父亲的劝告和出版家的拒绝下,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长于逻辑思维而短于形象思维。写诗难于成才。于是他扬长避短,毅然放弃当诗人的设想,把精力集中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为人类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试想,要是马克思根本不听旁人的忠告,一味地坚持已见,即使他写上一百部诗集,也许未必抵得上他那一部《资本论》的价值!

这里,作者假设马克思当初并不是沿着研究社会科学,而是沿着诗歌创作的道路发展,并以其合乎逻辑的结构来同事实相比,证实了马克思由于 听取别人的人忠告而取得伟大成就。这里,是正面举例,从反面推断。再来看一例:

王安石的笔下,有位神童,名叫仲永。他五岁能诗,指物作诗立就,确是可造就之才。但是他的父亲不但没有为他创造学习条件,使他日有所长;反而带着他"环谒邑人",换取别人的招待。结果,一位天才终天黯然失色,"泯然众人矣"。惋惜之余,我们不禁设想,倘若当初仲永的父亲不是带着儿子四处炫耀,混吃混喝,而是为他择名师,选教材,创造充分的学习条件那么,也许在我国历史的文坛是,会出现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我们的文学宝库中,也许会增添不少流传千古的华章呢!

这里是反面举例,从正面推断。

(4)欲擒故纵

举出反面事例后,先退让一步,承认这种事例在某些方面的可行性,然后循着被认为"可行"的逻辑推导,得出反面的结果来,从而否定了那种所谓的"可行",得出正确结论,也就是"归谬法"。例如,一篇题为《浅议"作弊"》的文章,在谈到有些作弊者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作弊"而又未被发现才是真正的"本事"时说:

其实,假的只能是假的。考试时作弊,即使不被老师发现,所获得的也是虚假的成绩。一次得手,胆子更大。久而久之,连自己都会被虚假的成绩所骗,最后成个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典型。要是作弊时一旦遇上个"包公"式的老师,当场捕获,照章办事,就会鸡飞蛋打,成绩未得,脸面丢尽。更应指出的是,作弊犹如流行性病毒,如不及时扑灭,就会相互感染,不断蔓延,败坏整个班级、学校以至社会的风气。

这里,承认作弊有可能不被发现,但其后果怎样呢?还是不会有好的结局。这就是"欲擒故纵"。

行文中"叙"列举事实论据和"议"分析事实论据的位置关系:

①画龙点睛

列出事实论据后,及时归纳总结,明确点出这个事例的意义,把它牢牢地扣在要证明的中心论点上,这就是"画龙点睛"。例如

在世界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篇《丑小鸭》中,那只丑得不能再丑的小鸭,在同伴的冷嘲热讽中,经过长期艰苦磨炼,终于变成了美丽可爱、众所仰慕的白天鹅。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赛中,15岁的加拿大运动员皮特尔.斯米德曾遭到人们无情的奚落和嘲讽,因为,他落后于冠军100米,100米啊!但是,他坚定地说;"我蔑视这些嘲笑……总有一天,我将打破这项世界纪录!"事隔四年1980年加拿大主办的奥运会上,他终于力克群雄,如愿以偿。事实证明,"凉水"既能浇灭一些人的热情,但也能激发一些人的信念。"丑小鸭"皮特尔.斯米德的成果是辉煌的、令人欣羡的,然而,他们不为"凉水"所压倒,在嘲讽中坚定地走完自己的路,这种坚毅不拔的精神更值得推崇。

这里要注意的是:一要准确地概括事例的意义,二要紧扣全文的中心。

②叙议交融

"画龙点睛"是先列举事实论据,其后再归纳总结,点出意义。而有很多时候,在列举事实论据时,便随之议论;在议论时,又夹有列举事例。叙中有议,议中有叙,边叙边议,叙议交融。例如,一篇文章列举"东施效颦"的事例时说:

东施之所以仿效西施,是因为她羡慕西施的貌美,也想使自己变得漂亮些而为世人所瞩目。西施绝美,吴越尽知。东施虽丑,但她毕竟也是年轻姑娘。既然谁都承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何东施爱美,就成了笑料,成了罪过呢?

"东施效颦",不仅不应遇到人们的耻笑,相反人们应当向她表示足够的敬意。东施既想"效颦",说明她有自知之明,既知自己貌丑,也知貌丑者不为人喜,不该轻易抛头露面。但东施毕竟是东施,她不自暴自弃,不避已丑,不畏外嫌,竟然敢冒风险,在众目睽睽之下效法西施的身姿。虽然,她失败了,但她这种肯于美和敢于美的勇气,实在可嘉;比那些因貌丑而终于藏闺以至遁身空门的人,要强得多了。

③首括终评

前面的两种,一种先叙后议,一种则叙议交融,这里再说一种情况:列举事实论据前,就点出要旨,列举事实后,又归纳评议。例如:

勤出聪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久日长,知识与日俱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

这段文字起首便点明主旨:勤出聪慧。在后面列出两个事实论据:一是古希腊德摩斯梯尼,勤奋锤炼自己,虽禀赋、条件都不如人,却成为著名演说家;一是宋代学者陈正之,聪慧远不及常人,但他不懈不怠、勤学苦练,终成博学之士。一个天资较差、一个反应迟钝,但"勤"字却使他们大获成功,所以,作者在列举两例后,又随之加以几句精到的评论,既归纳了段意,又呼应开头点出的主旨。这种写法一般是用分论点的阐述中,全段的首括终评,使本段浑然一体,将分论点展示得充分而有力。这里要注意的便是与全文布局的吻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