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享(道德与法制学科教学建议及课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常规)

一、教学建议1.研读教材课标,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享?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享(道德与法制学科教学建议及课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常规)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享

一、教学建议

1.研读教材课标

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准确理解课程的思想性、

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性,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览教材,

了解与教材相对应的课标内容及教学要求,明确教材编写意图和

知识要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确立单元、课时学习目

标。

2.开发课程资源

精心选取与教学相关的鲜活案例和生活素材。根据学习目标,

联系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开发课程资源。注重利用校内资源、

4445

乡土资源、学生和老师自身的教育资源等。整合相关课程资源,

并做适当的加工处理,提高资源的课堂使用价值。

3.关注学生发展

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学习起点,知道学生在知

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明确各单元、备课

时教学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备课时要预测课堂上可能

会出现的疑惑点、争议点和课堂意外,做好必要的课前预设。

4.设计学习活动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能够体现学生体验、合

作、探究学习的活动板块。学生活动设计要目标明确、环节连续、

适度有效。学生活动要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避免形式化,摒弃

为活动而活动。活动板块内还应该有教师活动设计,注重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

5.重视问题设计

突出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善于从情境冲突中发掘问题,引发

学生积极思考。所设计问题必须切口小,指向明确,深浅适度,

并有一定的生活背景和实际意义。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思辨力,

有利于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注重情感体验

教学要注重启发引导,倡导无痕德育,避免灌输说教,让学

生在活动中抒发真情实感,提升思想认识。要注重创设情境,渲

染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情感在学习中有所触动,形成共鸣。

7.强调实践感悟

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鼓励学生在

实践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和道德践行能力。重视学生在实践中体

验,在感悟中成长。

8.注意课程整合

要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整合相关学科

资源(或同一学科不同年级知识内容)和教学方法。特别要重视

与学校的一些专项德育活动相结合,重视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等课

程的整合。倡导创新教学活动形式,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9.倡导作业多样化

可以布置口述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如生活化作业、

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布置课前、课内、

课后作业,作业布置要适量。提倡布置生活化、实践性作业。

10.评价突出思想性和应用性

坚持正确价值观引导,体现立德树人、能力为重的理念。纸

笔测试的试题要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

发展状况,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

力,突出学以致用,注重学生的知行合一。

二、具体课型要求

(一)新授课

1.注重正面引导。教学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弘扬社会主

义主旋律,选择正能量的案例,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

极健康的生活。

2.提倡多样化学习。重视问题情境创设,引导开展体验学习、

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多样化学习。鼓励学生积

46极体验、主动学习。

3.重视情感体验。营造有情有义、温暖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

让思想品德课触及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走进学生心灵,真正实

现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价值。

4.基本流程:新授课一般包括“时政点评→情景导入→精心

设疑→探讨交流→巩固提升”等五个环节。具体要求是:①时政

素材要精练、典型,分析要准确、全面。②情景要新颖,导入巧

妙自然。也可利用第一环节中的时政素材导入。③问题设置要科

学、合理。④学生先看书,自主探究,而后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⑤归纳小结,练习巩固。

(二)复习课

1.目标明晰。帮助学生系统建构知识体系,解决难点、困惑

点,扫除盲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解题

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进行思想教育。

2.内容合理。复习课容量合适,能关注学习的重点、难点,

重视学生的困惑点、易错点、易漏点。练习题内容科学,注重知

识运用,题量合适。

3.方法引导。引导学生学会知识梳理、归纳、重组方法,使

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可以用思维导图形式)。注重提高应用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基本流程: 复习课一般包括“考点梳理→典题例析→时

政点击→模拟演练”等环节。具体要求是:①指导学生掌握教材

的主要知识点及其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②精选相关的中招

试题,了解命题的趋向和解题思路。③结合时政热点,引导学生

47回顾知识,发散思维。④模拟演练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拓展能

力。

(三)讲评课

1.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课前对学生答题情况了如指掌,

明确各题错对率,确定讲评的重难点,做到讲评精、准。

2.时间合理:合理安排老师讲评时间(或学生互评时间)、

学生纠错时间、反馈时间、训练时间,杜绝一言堂。

3.方法灵活多样。课前尽可能全批全改,实在做不到,可以

全过目、抽样改,也可以互批互改然后过目,一定要掌握学生真

实、全面的信息,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

4.基本流程:讲评课一般包括“情况通报→讲评试题→巩固、

反馈→课堂小结”等环节。具体要求是:①课前要分析学生考试

的基本情况,统计错误的类型,确定讲评重点;要将试卷发给学

生,要求分析错因。②讲评应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

思路分析,讲究对症下药”。提倡学生讲和评。③课堂小结的目的

是概括本节课讲评的主要内容,归纳解题方法,并强调注意问题。

④要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针对性练习。

(四)实践活动课

1.活动前有方案。活动有主题、目标、内容、流程及方式等,

并结合相应的评价制度开展实践活动课。

2.活动中有要求。活动有组织,有分工。活动过程有合作、

有记录。记录注重活动中的个人表现和体验,并为今后总结评价

提供依据。活动过程中要与有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确保安全。

在活动中教师要发挥主导、协调作用。

483.活动后有交流、有评价。活动结束后,要组织、指导学生

总结活动成果及经验教训,展示、交流活动成果。活动后要有重

点地对活动过程、活动成果进行分析评价。活动评价要坚持正面

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倡导全程评价,多元化评价。

4.基本流程:思想品德活动课一般包括“围绕主题、收集资

料→比较归纳、理论升华→解决问题、指导行为”(也可称为“实

践——理论——实践”)等三个环节。具体做法是:第一步,教师

可根据教学内容、目的以及学生的认识能力,确定调查的内容、

对象和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第二步,归纳、

比较、统计分析整理信息、资料,在班上进行交流,讨论、展览,

共同探讨其中的观点,提高到理性认识,解决学生原有的疑惑。

第三步,用已得出的结论、观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

时提出行为要求。可采用演讲,专题报道,小论文等多种形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