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易解67(特稿论语易解)

【原文】

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孔子说:“在文化知识和先天禀赋上,我和大家没什么两样。可我还没能躬行实践,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啊。”

【注释】

(1)《朱注》:“莫,疑辞。犹人,言不能过人,而尚可以及人。未之有得,则全未有得。皆自谦之辞。”

(2)程石泉《论语读训》引但植之《释论语文莫》云:“按《汉书·食货志》,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质而取熔。如淳曰:‘钱一面有文,一面幕,幕为质。民盗摩漫面,而取其熔质,以更铸作钱。’是文莫犹文幕、文漫也。古音漫同幕。文莫犹言文质。言文质无以异于人,犹俗言学问资质等于常人耳。”

【解读】

关于“莫”字,历来有多解。孔安国解为“无”,王引之认为是“其”之误,刘宝楠认为“文莫”是燕齐间俗语“勉强”之义,朱子以为是“疑辞”。不过但氏认为“文莫”即“文质”,似更有道理;程石泉更据此推断:“‘质’字错而为‘莫’,盖以原简漫漶,后人猜度致误耳。”(《论语读训》)另《论语》谈文质关系甚多,如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6.18)、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12.8)等,此解也更契合《论语》文意,故译文采之。这当然是孔子之谦辞。

最值得注意的其实是“躬行君子”一语。从孔子关于言行的诸多论述中,我们已经知道,孔子始终是将“行”置于“言”前的,这里又特别提出“躬行君子”之说,并称“吾未之有得”,可见“躬行”是君子的一个很高的标准。躬者身也,后用来代指自身。如《周易》蒙卦六三有云“见金夫,不有躬”,就是讲六三见到有钱者(九二)而自献其身,此“淫贪之女”(李士鉁语)也;此“躬”即指作为阴爻的六三本人。故此处之“躬行”,当指身体力行、亲力亲为之意,《中庸》所谓“力行近乎仁”者是也。

《周易》之六画卦以三、四爻为人位,也特别强调“躬行”“力行”之义,如乾卦九三云“君子终日乾乾”,九四云“或跃在渊”,《乾文言》即解释说:“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这里的“行事”当然是指“进德修业”,但特别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自试”则讲一个人的修为如果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要勇于站出来,主动承担更大的责任,要敢于尝试和实践——由此理解“躬行君子”,或有新的体会。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论语易解67(特稿论语易解)(1)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阅读海淀#

#思维博物#

#世界读书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