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步骤(如何鉴赏诗词一)

如何鉴赏诗词 (一)思怀诗的鉴赏,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步骤?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步骤(如何鉴赏诗词一)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步骤

如何鉴赏诗词 (一)

思怀诗的鉴赏

当今社会,喜欢诗词的朋友不少,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有非常多优秀的古诗值得这些喜爱诗词的朋友去赏析。

古诗的类型多样,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可以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又可以分为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又可以分为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从表达内容看,近体诗主要有思怀诗、边塞诗、田园诗、咏物诗、怀古诗、赠别诗、情友诗等形式。

词鉴赏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考察,一是思想内容,一是艺术手法。由于篇幅限制和为了能较为深入分析,我们这期先来谈谈如何鉴赏近一篇好的思怀诗,以此抛砖引玉,与喜欢诗词的朋友进行交流。

一、思怀诗的思想内容

思怀诗是在抒发羁旅生涯之中思念家乡亲人的诗词的统称。它主要以叙写眼前的景色为起点,来表达身处异乡的孤独、寂寥、伤感,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亲人的思念情绪。主要有以下两类。

1、触景伤情

例1、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山夜雨,连绵不绝,涨满池塘。纸上情结,与秋雨交织在一起,此情此景,激起诗人对妻子(一说是友人)无边的思念。这是一篇由景引发思情的典范诗词。

例2、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枝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等上翠楼,看见枝头杨柳色,令少妇想到青春易逝,以及当时和夫婿折柳而别的情景,激起思念情结,这又是一篇由眼前景物引发思情的典范诗词。

像这样的诗词还有不少,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之夜等

例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市),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登高望远,遍插茱萸的日子,诗人却远在他乡,从而激起无边的思念亲人的情结。

例2【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在这明月当空,万家团圆的月夜,诗人望月激起无限感怀,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二、思怀诗的艺术手法鉴赏

用于写景:虚实结合、引发联想

托物传情:月亮、大雁、羌笛、杨柳、红豆、落花等

鉴赏方法: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

(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

例1、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枝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第一句点出“不知愁”,表现少妇的青春的快乐的形象,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第二句的用春日登楼赏景展示她的“不知愁”。春日凝妆登楼,起初不是为了排遣愁闷,而是为了观赏春色。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句的幽怨和思念夫婿作铺垫。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忽见”正是关键词眼,起到了一个转关的作用,体现少妇不经意的一瞥,却骤然改变了心境。而“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它令少妇联想起青春易逝,联想起当时和千里之外的夫婿折柳赠别的情景,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思夫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读到这里,我们的眼前就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少妇,站在高高的阁楼上赏春景,她的面部表情由淡淡的笑意,忽而转变成淡淡的思愁。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例2【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背景的诗,整首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的中秋之夜的画面。此诗借景抒情,想象丰美,韵味无穷。“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在这寂静的夜里,鸦鹊的聒噪声已经进入了睡乡。简短七个字,点明了时间,地点,以及环境。“冷露无声湿桂花”,则更耐人寻思。“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悄然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它带给人十分丰富的联想。“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由景抒情,对月感慨,表面上,诗人在发问“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其实,这不正是诗人自己在抒发对远离的家乡,对远离的亲人的思念吗?

像这样的诗还有唐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这是诗人在除夕之夜思念母亲的诗词。

好了,我们这期先谈到这里,下期我们接着谈“边塞诗”的鉴赏。敬请期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