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知久病床前无孝子(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清.慈禧

出人意外的是,这是慈禧给母亲六十大寿写的一首诗,饱含深情,感人至深。

尤其是这句“可怜天下父母心”,真是悟得明白又透彻,一语中的,直接说到天下为人父母者的心坎上了。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父母对子女可谓是竭尽全力,他们的爱深沉又厚重。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为人子女,我们要懂得感恩并努力回馈父母的爱,珍惜今生来之不易的父子(女)母(子)女缘分。

香港电台主持人梁继璋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他说:“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母亲节快到了,整理出几首写给母亲的古诗,真心希望每一个读到的人都能够有所感悟和领会。

谁不知久病床前无孝子(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感悟:孟郊很有才华,却仕途不顺,直到50多岁了才考中进士,而且只做了个小小的县尉。

他出身贫寒,多年来,他在家和考场之间往返奔波,母亲为他付出了许多心血,真是操碎了心,熬白了发。

这首诗写于他做县尉的任上。转眼又离开家许久了,想起家中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不禁悲从中来,自己这辈子是如何努力也难以报答母亲的深恩啊。

谁不知久病床前无孝子(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2)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元.与恭《思母》

感悟:父母在,不远行。可是,白发娘亲仍健在,与恭先生却遁入了空门。

看到头发花白的老母亲独自倚着柴门焦急的盼着儿子归来,这情景,怎不让人潸然泪下?!

都说养儿为防老,又有谁会料到年迈的老母亲本来有儿子却又会如此地孤苦无依呢?!

典当法衣籴米归,又岂如粗茶淡饭膝下承欢?!

如今,诗人看到寒霜下的芦花,想起故去的老母亲,她再也不能孤独的倚着柴门盼望着自己回去了,忍不住泪如泉涌,这其中的辛酸只有诗人自己才能体会吧。

谁不知久病床前无孝子(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3)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清.蒋士铨《岁暮到家》

感悟:母爱是最厚重的,只要及时归来就会让她惊喜万分心满意足,她只在意子女的健康和平安,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你若安好,就是晴天。

只有做了父母,才会知道父母的心意,此话一点不假。

父母对子女的爱和牵挂是没有止境的,不论我们有多大的年纪,在他们的心里我们都是孩子,都需要他们的照顾和操心。

这是一首描写骨肉亲情的诗作,情真意切,语浅情深,读来温暖又幸福。

谁不知久病床前无孝子(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4)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元.王冕《墨萱图·其一》

感悟:原来,萱草花和康乃馨一样,也是母亲花,它代表着母亲对游子的爱、牵挂和思念。

堂前种萱草,是为了化解母亲的忧愁,因为只要子女在外,他们就没有一天不牵肠挂肚望眼欲穿。

儿行千里母担忧。老母亲倚门望子归,更心疼孩子一路上的万苦千辛。

只要有一点点关于孩子的音讯传来,母亲也会心满意足了,怕就怕渐行渐远渐无书,对母亲来说那将是多么痛苦和煎熬啊,所以说,不让母亲担忧,才是做子女尽的最大的孝心。

谁不知久病床前无孝子(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5)

读龙应台的《目送》,对于母亲的病逝,她非常难过和伤心,因此,写下这些文字,用来告诫天下的子女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所谓母子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她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在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她逐渐消失在转弯的地方。她用她的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不必追,追不上,也追不回,只能眼睁睁地看她走远,却无力挽留,不管我们有多么的舍不得和不甘心,她还是会离开会走远,今生只能缘尽于此。

所以说,尽孝要趁早,别给人生留遗憾,当一切都来不及的时候,只有无可奈何,只有空留遗恨。

父母在,人生还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不论我们多大年纪,还有父母健在。进门喊一声“妈”,再叫一声“爸”,就是此生满满的幸福,且行且珍惜吧。

谁不知久病床前无孝子(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6)

本文刘玲子c andy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删,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