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带头人培训(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刘波文)

刘波文

语文学科带头人培训(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刘波文)(1)

刘波文,中共党员,宝鸡市渭滨区宝桥小学语文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渭滨名师、宝鸡市学科带头人。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疫情期间,网络更加成为师生很好的学习平台。对一线教师来说,随时可将最新的教学信息和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融入线上教学,不断丰富课堂内涵。对学生来说,在最先进、最便捷的网络中读阅查搜,实现网络阅读和信息规整,学生容易感兴趣,从而提升语文学习效果。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贴近学生实际,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信息环境下的语文学习主动性?我是这样做的:

一、紧扣教材激发需求,问题驱动“网络预课”

语文是资源极为丰富的学科。疫情期间,结合语文教材需要,我将网络作为孩子们预课的资源,拓展学生语文预习空间,达到有效、快捷开展预习活动。但这也是学生个性差异表现最为突出的环节。有的孩子能正确利用网络,有的孩子目标不清晰,学习效率低。于是,我紧扣教材,开展“问题驱动式”的网络预课活动。

在预习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单元时,我布置网络学习作业,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通过关键词搜索完成预课:

1、汉字的起源、构造特点、字体的演变过程、汉字的作用、地位、世界影响?

2、我国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有哪些著名的书法作品?世界上有多少所孔子学院、有多少人实用汉字?

3、我国有哪些与汉字有关的历史遗迹、历史文化?

4、有哪些关于汉字的谜语、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

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我提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让学生通过关键字搜索,开展网络查阅学习,再对查阅资料做摘录笔记,进行简要分析,形成预课成果,通过手抄报《遨游汉字王国》来集中呈现和交流。

二、搭建平台催生兴趣,线上构建“网络文学”

线下作文靠“一支笔几张纸”来完成。学生草稿修来改去,面目全非。疫情期间,我在线上指导学生开展网络文学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像大人一样创建属于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美篇等,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网络文学创作。我觉得这种可以随时构思、谋篇布局的网络创作方式,是学生融入信息时代的必备技能。让孩子早些接触这种文学创作方式,有利于兴趣培养。学生快速地把想好的话形成电子文稿,随时修改,开展无障碍表达,非常方便。同时能激发那些文字功底较差但电脑功底较好的同学开展文学创作的兴趣,提升写作主动性。

在 “评议批改”环节,我在线上审阅,通过语音进行指导,促进学生二次修改完善,再通过网络发送给老师或全班同学,让老师和同学帮助修改。与此同时,通过微信群,展示学生中优秀文学作品,供全班同学共同赏析和评议。这种基于网络的评议批改,由于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同一篇作品,大家可以同步对一篇文章加以欣赏、剖析,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可以免去线下习作教学中当面解剖别人或被别人解剖的尴尬,能使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参与评议和修改。在这一种互助活动中,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因而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疫情期间的学习,网络功不可没。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需要建立一个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交流平台,通过相应的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完成认知与创作的过程,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认知结构的作用和功能。鼓励学生业余时间书写微博、美篇、微信公众号等,开展网上投稿、读名著、建网站、自制个人作品集、与老师学友QQ聊天、交流心得。

教师作为网络交流环境的营造者、线上教学的实施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要有的放矢,深入钻研,认真研究学生,优化教学过程,细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线上学习活动中来。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