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天培虎门炮台抗英(生在淮安浴血虎门的六旬老将关天培牺牲时挺立不倒双目圆瞪)

历史上的人物我们很少认识全面,除了一些大人物被我们所熟知,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人和传奇的事迹,构成了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关天培虎门炮台抗英?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关天培虎门炮台抗英(生在淮安浴血虎门的六旬老将关天培牺牲时挺立不倒双目圆瞪)

关天培虎门炮台抗英

历史上的人物我们很少认识全面,除了一些大人物被我们所熟知,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人和传奇的事迹,构成了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今天要说的这位是关天培,1781年出生于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是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大敌面前不惧色,勇于抗敌,是一位非常爱国的人士。

关天培

关天培出身于一个职位低微的行武家庭,自小耳濡目染,习兵练武,驾船航海。1803年(清嘉庆八年)考取武庠生,中武秀才,授把总。历任把总、千总、守备、游击、参将等职位,经过经验的积累逐渐升为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需要把漕粮通过海运送往其他地方,关天培则押粮船上千余艘一路上排除万难,将漕粮完整平安运送到达天津,道光帝闻讯大喜不久就升为了副将。第二年,又被提升为江南苏松镇总兵。1832年春,被任命为江南提督。1834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增阶因疏于防务、事不力而被革职,于是关天培被调任为广东水师提督。

关天培很尽职尽责,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勤于防务。自从关天培到达广东接任后,就致力于加强广东沿海的防务。赴任后,他亲自查看周围的地理形势,积极整顿防务,筑炮台,铸重炮,造暗礁,训练士兵,使得海防十分牢固。他亲自监督铸造大炮八千斤、六千斤者四十尊,六千斤以下者数百尊,并分别安置各炮台到合适的地方,以加强防守力量。

与此同时,他又加紧训练水师部队,亲自驻扎在虎门督军操练,每年二月末、八月初,亲自率领五百士兵,分别到威远、镇远、横档、大浇、永安、巩固六地进行实战演习,操练枪炮。关天培还将建设虎门要塞的经验和汇集的有关资料,编成《筹海初集》四卷并附有许多详细的地图和训练图、表等,体现了他关心时事、抵御侵略的海防思想。

此外他致力于禁烟。1839年(道光十九年),清政府任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南下广州,主持禁烟运动。关天培除了积极配合两广总督邓廷桢打击鸦片走私贩外,还坚决支持林则徐的禁烟行动,并出动水师,首先承担了收缴和销毁鸦片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共收缴英美两国商人的鸦片两万多箱并全部交给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这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事件。因为关天培在禁烟运动中积极配合林则徐,立下汗马功劳,因此受到了清朝廷加一级的奖励。而损失惨重的英国开始采取武力报复,自此发动了数次进攻,都被关天培率水师击败,因而得到了道光帝的嘉许,赐号法福灵阿巴图鲁。

1840年九月(道光二十年),林则徐被撤职查办。广东地方官吏大多改变了与侵华英军“和谈”的态度,而关天培却不为所动,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坚决主战。这一年十二月初十,虎门要塞的沙角、大角炮台均被英军攻陷,守将陈连升等战死。关天培坐镇虎门,仅剩数百名将士跟随他坚定的死守要塞。他曾多次向两广总督请求支援,但均无法取得有力的援助。当时任两广总督的琦善仅派遣二百将士进行敷衍,还斥责关天培说:“你这么干,惹恼了洋人,你敢负责吗?”关天培气愤极了,关天培知道这样下去无法挽回局面,于是就下定了决心以战死报国,可见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誓死的爱国精神。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初六,英国军队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他们用战舰10艘、汽船3艘,而且还有登陆部队,猛攻关天培所在的靖远炮台。战斗从中午到深夜,进行得异常激烈。年逾六旬的关天培亲自指挥,在战斗中受伤了十余处还坚持亲自开炮还击敌军。英国司令向关天培发出最后通牒,让他放弃虎门各炮台,关天培并没有理睬他们。

到了傍晚时英军攻入炮台,关天培持刀奋战时被砍伤左臂,受伤十多处,但他仍屹立阵前,亲手燃炮射击。后来关天培被枪弹击中,即便是伤痕遍体,他仍然口中大呼杀敌,关天培和部将麦廷章还带领士兵们宣誓: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体现了他保家卫国的决心。

关天培雕像

为了不让提督的印章落入英国敌手,关天培赶紧命令一名随从将他的提督印章带走,即便这个随从哭着拽住他的衣襟,请求他们一同撤走,关天培也厉声拒绝,坚持指挥,激励战士们奋力苦战。但是,敌人又一发炮弹袭来,导致这位年逾六旬的老将不幸中弹牺牲。可是关天培以身殉职时,仍然挺立不倒,双目圆瞪,映出了他坚定的身形。英军见“关天培挺立如生,反骇而仆”,个个吓得目瞪口呆。最后,守卫炮台的400多名将士,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殉国。

道光皇帝闻此噩耗,痛失将才,亲自作了祭文,并对关天培优恤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谥“忠节”,入祀昭宗祠。另外命令地方官多多关照关天培的年逾八十岁的老母亲的生活,“给银米以养余年”。他的儿子关从龙承袭世职,官拜安徽候补同知。后又在虎门建立祀关天培专祠。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他的儿子依着关母的遗嘱,用朝廷所发的抚恤金和筹措的资金在县东街建造了“关忠节公祠”。

林则徐为关天培撰写的挽联: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乡关面如生。

《清史稿》评价他:“海疆战事起,既绌於兵械,又昧於敌情,又牵掣於和战之无定,畏葸者败,忠勇者亦败。专阃之臣,忘身殉国,义不返踵,亦各求其心之所安耳。呜呼,烈已!偏裨授命者,附著於篇。”

参考资料:《清史稿》,《第一次鸦片战争》等。

谭论古今,让历史告诉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