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画派与松江画派的差异(吴中四才子都有谁)

吴中四才子,又称“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我国明朝中叶生活在吴中地区的,祝允明(祝枝山)、唐寅(唐伯虎)、文徵明和徐祯卿四人。现在文史界在提及此四人时,大都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有的甚至将他们看作为一个文学社团。

吴门画派与松江画派的差异(吴中四才子都有谁)(1)

江南四大才子扇面

那么问题来了,吴中四才子因为有哪些共同之处?人们才将他们看成为一个整体的;他们又各自有何艺术特色呢?下面就来谈谈这两方面的话题,希望大家喜欢,并参与讨论交流。

一。吴中四才子的共同之处

之所以称他们为才子,从字面意义上就能想到,这四位都是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在以“前七子”为首倡导的复古之风大盛之时,他们能够不依傍其门户,而特立独行,以诗抒写性情为第一要义。

四人之中的徐祯卿虽也在前七子之列,但其诗多佳作,诗论也有许多独到之处,而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则不仅能诗,还擅于书法、绘画、文章等,即他们均以多才多艺见称。

吴中四才子的上述共同之处,是由于他们有相似的人生经历,从而使他们之间相互产生了共鸣,拥有了共同语言、共同志向、共同爱好,因此才走到了一起,并最终组成了一个文学社团的。

吴门画派与松江画派的差异(吴中四才子都有谁)(2)

吴中四才子剧照

他们四人在古代入仕的唯一途径:科举考试时,都不是很顺利。如祝允明历经5次(前后持续9年)到32岁才通过乡试;之后又经历了7次(历经21年)会试,连他的儿子都通过了,年龄已达53岁的他还没有中进士,最终他杜绝了科举的念头,决定以举人选官才得了个知县。

我们再来看文徵明,他竟然前后共用了27年,参加过九次应天府的乡试都没有考中,之后是通过好友举荐,才短暂入仕为官的。徐祯卿虽然中过进士,他之前也曾是屡试不中,而且入仕后因相貌丑,朝廷不得让他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

我们的大才子唐寅虽然在苏州府试、应天府乡试中都获得了第一,却在后来的会试中,被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不仅考试不过,而且被坐罪入狱,出狱后被贬为浙藩小吏。

吴门画派与松江画派的差异(吴中四才子都有谁)(3)

唐伯虎剧照

正因为他们四人的科举之路都不顺利,造成之后他们没有能在官场上,谋取到合适的位置,没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所以,他们的政治生涯也都非常短暂。他们只能将对古老科举制度的怨恨、对官场腐败现象的痛恨,全部倾注到他们各自的作品之中,并共同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二。吴中四才各自的艺术特色

唐伯虎因才华横溢,人生道路上大起大落,所以在丧失了科场进取心后,他开始游荡江湖,专心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并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的山水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其笔墨细秀,布局紧疏明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则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的笔法效仿赵孟頫,其书风奇峭俊秀。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并工于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吴门画派与松江画派的差异(吴中四才子都有谁)(4)

祝允明剧照

祝枝山家学渊源,是四才子中家庭最富裕的一个,他专攻书法,亦善诗文,其书,隶、楷、行、草诸体都很擅长,尤以草书成就最为特别,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世人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祝枝山的诗取材丰富,造语华丽;其文多奇气,潇洒自如。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亦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

而文徵明可以说是这四位才子中最特殊的一个,因为他既没有唐伯虎的才子风流,大起大落;更没有祝枝山的愤世嫉俗,恣意张扬;也没有徐祯卿的年少轻狂,诗才逼人。但他却是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享年90岁,这在现代也可称为高寿啊。

文徵明先天条件并不好,长到8岁还不会说话,生平九次乡试不中,但他在短暂为官生涯结束后,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经过他勤奋、踏实的艰苦努力,终于大器晚成,成为在诗、文、书、画无一不精的,人称“四绝”的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与鉴藏家。

吴门画派与松江画派的差异(吴中四才子都有谁)(5)

文征明照

文徵明作画方面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其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他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其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年被人称为“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可见其读书认真刻苦。在毫不容易考中进士后,却又因长得不好看,被朝廷贬官。迫使他愤然离开官场,专心文学创作,以泄心中不平。

徐祯卿擅长诗歌创作,他因其“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在文学流派上,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

吴门画派与松江画派的差异(吴中四才子都有谁)(6)

徐祯卿剧照

徐祯卿的书法亦是一绝,并著有《迪功集》、《迪功外集》、以及文学批判著作《谈艺录》。他后期信仰道教,还研习养生。可惜他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年仅33岁就过世了。成为四才子中最早离世的一位。

综上所述,在吴中四才子当中,四人的诗作都有名气,而其中唐伯虎擅长作画;祝枝山精于书法;文徵明诗、文、书、画“四绝”全能;徐祯卿专注于诗歌创作。他们四人各自特点明显,真是各显其能、各具特色啊!

总之,吴中四才子,又称“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我国明朝中叶生活在吴中地区的,祝允明(祝枝山)、唐寅(唐伯虎)、文徵明和徐祯卿四人。他们作为当时的一个文学社团,具有其共同之处,也各自有其艺术特色。

他们用各自的文学作品,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湖泊美景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科举不顺、官场失意的不满情绪,并且抨击了封建社会的腐蚀制度,反映了贫民百姓的艰苦生活。其创作精神可嘉,他们的艺术作品值得人们欣赏与借鉴。

吴门画派与松江画派的差异(吴中四才子都有谁)(7)

江南四大才子照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