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人生七苦(年轻时不读呐喊)

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巨匠,在现代文学史上,他应该是一座翻不过去的高山。

我很幸运,幼年尽管涉猎课本外的文章很少,可那时候,课本中节选鲁迅先生的文章比较多。且鲁迅的文章几乎都是各大考试重点出题的对象,因此,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学生的梦魇所在。

说心里话,让高中及以下的学生读懂鲁迅,确实有点要求过高了。话说回来,假如中学的心里没有鲁迅的影子,不知道呐喊,到中年的时候,人生很多时候真的可能会彷徨。

鲁迅的文字是可以咀嚼一辈子的,每当遇到大事的时候,假如你对鲁迅的文章熟悉,也许你就能从中找到一段来应景,绝对地解压,那些话好像是鲁迅当年写完,就一直搁在那儿,以便后续场景出现一样。

在读《呐喊自序》前,读过《呐喊》里面的小说,可当时的理解,超不过教学参考书的范畴,读了《呐喊自序》,跟着鲁迅的介绍,似乎提纲挈领地把握了《呐喊》中每一篇文章的思路。

其实,我更觉得《自序》比里面的文章都要好,这是我读懂的鲁迅的第一篇文章。

《自序》看着是在叙事,文章中有一根主线一直在贯穿着,那就是治病。文字从父亲治病抓药开始,当年他从跟他一般高的柜台,一边是当铺,一边是药铺,中医讲究的是“中和佐使”,结籽的平地木,蟋蟀是配对的,这样的引子确实不易得到,也许是因为难得,所以人们才觉得那是有效的,现在想想也许就是中医的噱头。

然后是,因为家里的境况,他只好选择了西医学,当时学西医是被人鄙视的。可在学医的课堂上,他看到了日俄战争的胶皮,从而让他认识到即便有强健的体魄,对于愚弱的国民来说,不过充当无知的看客。

由是,他开始想从思想上来治愈国民的“通病”,他改行文学创作,当初,他是为了办杂志,可惜由于投资人撤出,杂志荒废了。他回到国内在教育部任职,当时他居住在绍兴会馆,这个会馆现在还有遗址,我有幸趁着整修的师傅不注意,溜了进去。

那段时间,鲁迅的精神上是最萧索的,他每天在抄写古碑度日。也就在这个时候,《新青年》的编辑钱玄同找到他,邀请他给《新青年》投稿,中国第一篇白话史小说《狂人日记》诞生了。他开始用自己的笔给中国人治精神上的病,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喜欢《自序》,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其中的语言非常精彩,在很多时候,都可以用到,比如“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这句话经常被人引用。还有就是“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此外,还有“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如遇到合适的场景,你复述一下这几段话,觉得心里非常解压,读完心里会感到通透一些。

最喜欢的还是那个需要呐喊的类比,这确实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假如一群人关在一间不透风的铁皮屋子里,就这么昏昏沉沉地,最后都因窒息而死,这也不是最坏的悲剧,悲剧是,当屋里的人醒了,最后活活地被憋死,这是人世间最惨的事。可鲁迅说,假如唤醒了屋里的人,他们一起努力,最后把这间铁屋子打破,以此来获得新生呢。

这个比喻既形象,有非常贴切。在不喊叫之前,也许会有智者说,难得糊涂。糊涂对于那个处境也不是最坏的结果。可反过来,假如一个的呐喊始终叫不醒一群装睡的人,那会是什么样呢?

《自序》于我,常常有治愈的功能,在文思僵硬的时候,我会重读《自序》,我觉得其中蕴含了很多能量,可以无限次地汲取。

最后,还有一点我比较喜欢的是,他说,“《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我也喜欢这样的文学设计,因为,文学必须给世人以希望,这才是治愈的目标。

因为我读了且读懂了《呐喊》,所以,生活中少了很多彷徨。

年轻时的人生七苦(年轻时不读呐喊)(1)

年轻时的人生七苦(年轻时不读呐喊)(2)

那天趁装修师傅没注意,我偷偷地溜进去拍了两张绍兴会馆的内景。

年轻时的人生七苦(年轻时不读呐喊)(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