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北方分界是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线究竟有何意义?

秦岭-淮河线途经陇、川、陕、豫、皖、苏六省,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这一地理分界线最早由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先驱、著名教育家、爱国志士张相文(1866-1933)提出。

为什么南北方分界是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秦岭-淮河)(1)

除了南北分界线,它还有着诸多界定意义。如:一月份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界线;农作物一年两熟(南)和两年三熟、一年一熟(北)分界线;是水稻与小麦种植分界线;还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以油菜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为主等等。

为什么南北方分界是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秦岭-淮河)(2)

在封建时代,秦岭-淮河沿线还是分裂时代南北政权对峙的大致前沿阵地,三国时期、后秦与东晋、北魏与宋齐、东西魏与南梁、金与南宋、蒙古与南宋、清与南明等等。我们常可听见“守江必先守淮”的军事用语,而在此基础之上,流露出的是南方政权对于秦岭-淮河线重视(尤其是淮河沿线),也从侧面体现了当时南方政权的弱势一面(除了朱元璋由南向北实现大一统,其余大一统王朝均由北向南进行)。由于南北政权的政治经济中心分别位于长江、黄河流域,淮河恰好处于中间地带(略微偏南),淮河流域便使得南北政权都拥有一定的战略纵深,并在此处反复拉锯,互有胜负。

为什么南北方分界是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秦岭-淮河)(3)

随着时代的发展,秦岭-淮河线的军事意义逐渐消退,取而代之更多的是经济文化差异。虽然南方在分裂时代总处于下风,在地理、人口、综合实力上被北方压制,但是长久以来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南方的经济水平很高,相对于北方有着很大的优势,南方人的思想也更为新潮、开明一些。

如今,秦岭-淮河线给我们带来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以及其所衍生出来的地域文化。秦岭-淮河线的存在,使得一些省份存在很大的省内文化差异,其中以江苏,安徽,河南三省差异较为明显。以江苏为例,从饮食角度上看,苏北人口味偏向咸辣、爽口,饭店的菜品规格注重足量;苏中人口味偏向清淡、鲜美,淮扬菜系更是国宴的主打菜系,极具普适性和代表性;苏南人口味偏甜,菜品注重精致甜美,颇具江南风格。从方言上看,苏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与河南山东相近;苏中方言属于江淮官话;苏南方言则统属吴语。一般来说就是,苏南苏中人可以听得懂苏北话,而苏北人很难理解苏南苏中的方言。此外,一条淮河隔开皖北与皖中,二者的语言饮食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为什么南北方分界是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秦岭-淮河)(4)

以上就是我对于秦岭-淮河线的一些浅见,大家有什么问题意见,欢迎在下面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