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上课像在说顺口溜(老师上课讲段子)

还有两年,零零后都成年了!

现在的高中老师,上课说话的时候,是不是常常引用网络用语、热门事件、搞笑段子?听到这些段子,同学你是否会哭笑不得甚至摸不着头脑?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生活深深影响了90后、95后、00后们的生活,他们早已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网络中娱乐的方式和内容,尤其是“段子”广受追捧,其影响乃至延伸进学校和学习的课堂。

近日,一篇《“段子式”课堂95后买不买账 传统课堂怎么变》(点击阅读)风靡网络,文中老师用他的段子课堂得到了不少学生的好评,大大提高了学生听课的认真程度。“段子式”的课堂,竟已经如此流行!

老师上课像在说顺口溜(老师上课讲段子)(1)

越来越多的老师成为“段子手”

所谓段子式课堂,是指借鉴了相声、小品等曲艺节目的表现手法,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如同曲艺演员吸引台下观众注意力一样,赢得学生们的“抬头率”。老师中到底有多少段子界的高手,先看看同学们的记录吧——

1.我初中的化学老师,两只手捏拳放在两边脸上,一边说:一个水分子……激萌,我觉得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2.高中语文老师第一堂课:“我先做个自我介绍。请大家翻开课本第一页,找到副主编,那就是我的名字。”

靠段子撑着的课堂

真的有助于学生学习吗?

对于“段子式”课堂,不少老师、网友表示担忧:“强行植入段子有时其实很尴尬,最多只能短暂拉回注意力。”“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段子,是否会影响实际授课质量?让学生“丢西瓜捡芝麻”,听个热闹,得不偿失!”

“让课堂氛围一直‘嗨’下去,让学生没心思上网,没时间私语,这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比较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段子’应当与课堂内容相联系,否则就会把课堂变成了娱乐天地。”有老师这样认为。

老师上课像在说顺口溜(老师上课讲段子)(2)

段子的尺度把握不好

反而会把课堂庸俗化

在某校的毕业典礼致辞中,有老师这样说道:“船舶专业的可以继续搞船;船电专业的可以专心搞电;轮机专业的可以专心搞基。”

此句一出,立即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热议,其中不乏批评意见,认为“尺度”有点大了。

而一些老师之所以反对段子的形式,也是出于此。“段子的尺度如果把握不好,有些低俗的段子也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显现有悖课堂的基本教育目的,会把课堂变得庸俗化、粗俗化、低俗化。”有老师这样说道。

老师上课像在说顺口溜(老师上课讲段子)(3)

课堂吸引力

真的不是段子就能撑起来的

名师们的课堂或许没有花哨的样式,没有有意思的段子,但就是能有办法让听者听得津津有味。

有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位语文老师叫周艳,有一次上《故宫博物院》。她先问学生“世界有哪四大宫殿”。有个男生大叫:“子宫!”教室里一片笑声。很显然这个答案是胡说八道的,而且可能是故意扰乱课堂,哗众取宠。很快,教室安静了下来,大家都等待着周老师怎么处理这个同学。

如果遇到没经验的老师可能会把这个学生大骂一顿,如果那样,课就无法继续上了。周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周老师走到这个男生面前,笑眯眯地说:“其实,你答得真好!”同学们有些惊讶。周老师继续说:“因为子宫的确是人类最伟大的宫殿!”

看,这就是名师眼中的魅力课堂!这就是教学机智。

老师上课像在说顺口溜(老师上课讲段子)(4)

段子并非必需品

新思维才是王道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高中老师的思维是不是也该变一变了?

创新思维

课本上的那些文字内容或许是无味的,但能让这些文字变得有味的就是老师的教学。老师们在备课时,应拓展思维,不要被课本束缚,应多加注意如何把这一部分讲得生动有趣,比如无聊的公式可以用生活中的比喻来解释,难记的历史事件可以通过故事化的描述变得记忆深刻……一节课不应该只是做个课件,按着上面的内容一字不落地念下来,更多的应该是体现老师的个性,体现老师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

新媒体思维

上海一位语文老师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三百字团”栏目,学生们每天在这个栏目中发表自己三百字的小文章,以此来锻炼写作能力。学生们每天努力去观察生活发现素材,坚持写作,而公众号上的作品还被家长、其他老师看到,并分享到朋友圈中。

“三百字团”栏目很好地利用了新媒体平台,将以往在作文本上的写作转移到网络中,从而将教学由线下扩大到线上,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增多,也能更好利用课后的琐碎时间,学习时间也能有所增加。

互联网时代下,在教学中,老师们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来扩展课堂。可以通过微信群解答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将课堂上的答疑解惑搬到社交平台进行;可以通过直播授课,打破以往学生只能来校与老师进行互动的常规教学模式。

用户思维

其实,课堂归根结底是为了将知识更好的传递给学生,所以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有点用户思维。

北京市十一学校的周老师将弹幕带到自己的教学中,学生手持平板,随时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疑问,而这些问题将会同步在课件之中,老师可以及时调整授课过程和进度。这样的“实时互动”实际上是给学生们提供及时表达困惑、评论的机会,把学生们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既是对尊重用户的体现,也便于老师自己根据学生评论的内容及时去了解和反馈。

老师们在互联网时代,要做的远远不仅是“上课管纪律”;高中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也不应该一味地想在课堂上听段子。当段子成为师生之间的调节剂,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才是真正的好课堂!

对于老师上课讲段子,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老师上课像在说顺口溜(老师上课讲段子)(5)

by高中生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