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

在我们已知的生命世界中,恐龙是体型最大的爬行动物,也是最古老的物种起源。早在二亿年前,地球属于爬行动物时代,丰富的植物为庞大的恐龙群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链,在恐龙称霸的一亿年的历史中,到处都是它们的乐园。

然而,这些巨无霸也没有逃脱掉厄运。

在6500万年前,它们神秘的消失了,只留给人们大量的骨骼化石。原因何在?至今依然是科学界争论、探讨的课题,也是电影电视编撰不断的内容,曾经的乐园成为了地狱。

古动物伊甸园再现

提起甘肃,人们首先会想到荒凉二字,但是早在3000万年前,当你的脚下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时,这里是茂密的森林和草地,生物链丰富,数量庞大的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聚集此地,这里成为古动物生存的乐园。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1)

万分之一比例的乐园

和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为临夏回族自治州管辖,平均海拔2200米,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恰为祖国版图的万分之一。这是个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中间地带。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政县域农民在兴修水利或耕地中经常会挖出白花花的化石,到了九十年代末,民间贩卖化石的现象引起了地质学界和古生物学界专家的关注,随着考察工作的深入,在700平方公里范围内陆续发现50余处古动物化石露出点,经过挖掘,许多前所未见的化石问世,而且数量、种类大的惊人,这些古生物化石为新生代晚期巨犀动物群、中中新世的铲齿象动物群、晚中新世、上新世的三趾马动物群、早更新世的真马动物群。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2)

和政古动物化石种类之多,密度之大,数量之巨,举世罕见,一经发现便引起了世界范围的轰动,这充分说明了在1500~3000万年期间,和政地区是世界上最美的绿洲,因此,古生物学者们赞誉这里是“古动物们最后的伊甸园”。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3)

大象的祖先栖息地

我们印象中的大象有两颗长长的象牙和长鼻子,它进食是通过鼻子来摘取,喝水也是用鼻子先吸上来,可谓无所不能。而在1500万年前,大象先祖们的鼻子只是个附属品,它们进食时靠的如同铲子一般的下颚,这个下颚有多大,只有看到化石才能知晓。这个大象的祖先叫铲齿象,巨大的下颚不仅是进食的利器,也是攻击敌人的利器,比象牙还要锋利。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4)

铲齿象主要生活在河湖边,由此可得出结论是和政地区在远古时曾有大面积的湖泊,或者是清澈的黄河流经这里。它们的体量非常大,食量也非常的大,据推算一次要吃下一吨的食物。首先用铲齿切断并铲起浅水中的植物,然后再靠长鼻子帮助把食物推入嘴中。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5)

铲齿象化石最早在欧洲、非洲零散的被发现,残缺不全,大多为头骨。而像和政地区发现的铲齿象的数量、完整性和体量都是其它地方所无法比的。铲齿象食量大,因此需要丰富的食物,加上数量又这么多,由此可见1500万年前的和政地域是水草丰盛的地方。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6)

三趾马的家园

三趾马一名自1924年就在中国广泛使用,为哺乳动物纲奇蹄目马科的一个灭绝的属。

体型比现代马小,前后肢均为三趾,中趾粗而着地,侧趾较小而不着地。门齿有凹坑。颊齿高冠,棱柱形,前臼齿已臼齿化。

马,不但一直是牧民及赛马者偏爱的动物,也是古生物学家所偏爱的,因为根据北美洲马类化石的确定,可以把马的进化阶段清楚的列出来。马的进化时代是从第三纪的始新世开始到现代,经过了始(新)马、山马、渐(新)马、草原古马、(上)新马和真马阶段。

三趾马在我国其它地方、在北美都有发现,而在和政出土的数量之多,骨骼的完整性,可谓世界之和。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7)

电影常客剑齿虎

剑齿虎生活在中新世——更新世时期,它们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上犬齿最长可达120毫米,看过这个标本就清楚了,牙齿比头骨甚至都要大。纵然口合起来,其犬齿仍然清晰可见。从剑齿虎化石骨骼看一般都比现今的猫科粗壮,像熊一样的魁梧。两只利爪,与头骨大小。它们以食草动物为主,让我想起了铲齿象。与恐龙一样,剑齿虎也是电影作品中的常客,《史前一万年》《冰河世纪》《军刀牙》让观众对剑齿虎的威猛印象深刻。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8)

镇馆之宝:独一无二“和政羊”

“和政羊”是在和政古动物化石群中唯一发现的物种,也是世界独有的,由此成为和政古动物化石中最有价值的。和政羊虽然在个体大小和体态上与现生的羊很接近,但它不是羊,与现在的羊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它是一个已经灭绝的物种。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9)

“和政羊”化石头骨的构造、角的形态和颈部的特征与现今仅生存于北美阿拉斯加的麝牛非常接近,是麝牛类早期的祖先类型。它们具有短而粗的角心,其横切面呈三角形,左右角心的基部在头骨上非常靠近甚至愈合,这是麝牛亚科的重要特点之一。

和政羊的发现表明麝牛这 类动物的起源地应该在亚洲,只是后来才通过白令陆桥迁徒至北美的。

“和政羊”不是羊是牛,至于为什么叫“羊”,那得问问当初给命名的那个人,绝不是指鹿为马吧?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10)

和政县出土的古动物化石,不仅数量丰富、种类繁多、保存完好,而且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产地,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马——埃氏马,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11)

最大的鬣狗巨鬣狗

我们在《动物世界》中常见的鬣狗主要在非洲,骨瘦粼粼。而在3000万年前,它们可都是大胖子,体重苗条的也在300多公斤,重的达到近千斤。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12)

巨鬣狗是化石记录中已知最大的裂脚类食肉动物之一,上面的化石以其身体比例与其他鬣狗相似为基础推算的体重超过380公斤。强壮的巨鬣狗齿列毫无疑问是鬣狗型的,显示其完美的碎骨能力。对于这样大型的食肉动物来说,以犀牛为对象的捕猎或食腐行为都可能存在,很可能与高度机会主义的斑鬣狗完全相似。

难以想象体型如此巨大的巨鬣狗如果与现在的鬣狗一样是群体行动捕猎的话还有什么动物能够阻挡他猎食的脚步。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13)

路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巨犀

1993年,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出土了一具天山副巨犀,高5米,身长9米,体重近30吨。躯体抵得上一架飞机那么大。它生长于距今约3000万年的吐鲁番地区,它是陆地上曾经生活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时隔五年,在和政地区,也发现了巨犀的骨化石,它们的牙齿比铅球还要大。巨犀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至少要吃500公斤食物,由此证明了这一地区古动物物种的多样性和植物的丰盛。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14)

修复散落于泥土中的化石,是一件非常枯燥和耗费精力的事情。工作人员首先要判断眼前的化石是适合做成科研标本还是科普标本,而这其中对修复工艺要求最高的,就是科普标本,这源于它对化石复原完美性的追求,不亚于完成一件雕塑作品。

先用一个个体动物从头到脚的系数参据,计算出它的数据,数据计算出来后用雕塑的手段复原出它真实的模型。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15)

馆藏各类化石标本3万多件,分三纲8目150个属种,其中一级品43件,二级品176件,三级品804件,分属新生代晚期的4个不同哺乳动物群:距今3000万年的巨犀动物群;距今1300万年前的铲齿象动物群;距今1000万年左右的三趾马动物群;距今200万年前的真马动物群。其中和政羊化石、三趾马化石、铲齿象化石、披毛犀化石、埃氏马化石、巨鬣狗化石占据六项世界之最。尽管如此,还有好多标本应该可以说是埋藏在地下,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仅仅发现了十分之一或者不到十分之一的标本。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16)

当几千万年前这块土地上的主人形象被复原,人们仿佛进入电影《侏罗纪公园》的情境中,现在干旱贫瘠的土地却是当初水草丰美的乐园。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17)

这是“披毛犀”的复原骨架,展板的介绍上说披毛犀是史上最著名的冰期动物之一,和政的披毛犀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还有句话说,和政的披毛犀是大冰期开始的重要指示。这种古生物有非常粗壮的骨架、厚重的皮毛和巨大的前后角。总觉得在哪部电影里看到过披毛犀,是《黄金罗盘》还是《史前一万年》,亦或是《博物馆奇妙夜》?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18)

走进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犹如打开了通往远古的一扇窗口,同时我们也将感受到生命的辉煌与悲壮,心灵为之震撼,思维将飞跃历史的时空隧道。去感受生物演化的万变奇妙与大自然变化的丰富多彩。每个热爱大自然的人来到这里,都将经历一次心灵上的极大震撼。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19)

灾难让你鲜活千万年

如今你们重见天日

这里记载着地球的历史

古动物们的伊甸园。

地球阵痛时产下的宠儿

失去呼吸留下血肉

失去血肉留下筋络

失去筋络

留下骨架

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迷

也留给人类无比的财富。

恐龙灭绝了还有哪些动物(这里是古动物最后的伊甸园)(20)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官子 更新:2018.07.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